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021-05-30饶冬万晶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学

饶冬 万晶

摘要:高职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人才类型之一,但是随着目前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学习压力不断增加,高职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有所提高。因此需要重点针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纠正不良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形成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状态。基于此,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野角度出发,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实施研究,以期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4-0075-03

高职是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应用型技能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高职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性格发展和价值观塑造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学习效果的提高,不利于高职大学生未来发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相关人员愈发重视对高职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将新的理论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重点改善高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其中,积极心理学是主要使用的教育理论之一,侧重于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促使高职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能动意识,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1 积极心理学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国外所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体系,拥有完整的心理学教育方法模式。积极心理学重在针对个人内在所包括的美德进行研究,挖掘个人所具备的积极意识以及潜力,促进个人向的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成长[1]。积极心理学对人文主义理论以及科学主义心理理论进行了融合,对以往心理学领域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弥补,更加重视人性所存在的积极一面,促使人能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但是在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积极话语霸权的问题,没有认识到传统心理学研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针对高职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要结合具体教育现状,合理使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保证能够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功能和作用。

2 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2.1 家庭因素

对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而言,家庭因素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均会给高职大学生的成长带来重要影响。当前多数家庭属于独生子女,由于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使得高职大学生出现了心理脆弱和依赖性强的问题,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当前社会离婚率不断增加,也使得高职大学生的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让学生从小缺失父爱或者母爱,这会影响到高职大学生的性格发展,出现淡漠或者孤僻的现象。

2.2 高职院校因素

高职院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刚开始进入高职院校时大学生对环境较为陌生,可能会出现安全感较差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干预和管理,容易让大学生出现内向、不敢表达的现象。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内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否融洽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情绪,需要教师加强班级管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3 社会因素

当前社会上的竞争愈发激烈,很多人已经表现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想法,这就会让高职大学生承担过多的期待,并且会成为一种压力,使高职大学生出现身心负担过重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上普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持以有色眼镜,认为该类院校的学生普遍能力不如本科生,这会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3.1 入学心理健康测试过于简单

当前很多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前都会实施心理健康测试,但是這一测试存在过于简单以及形式化的问题,难以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或者障碍,虽然多数同学其问题并不严重,但是也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很有可能在日后逐渐发展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将心理健康测试的数据收录在信息系统中,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对这一数据进行应用,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除去入学的测试之外,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监测,难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

3.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但是尚未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部分学校甚至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在教学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过于枯燥,普遍学生对于心理学知识均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学习时发现所教学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所差异,会降低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在教学时教师也是以理论化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信息接受度不够高。

3.3 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

高职大学生普遍进入社会的时间较早,需要更快的面对就业压力。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这也使得每年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2]。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展示,2018年毕业生总人数为820万人,2019年毕业生总人数为834万人,2020年为874万人,2021年将创历史新高达到909万人。而高职院校学生在学历方面缺少良好的竞争力,这使其面对的竞争压力有所增加,在就业时难以寻找到符合自身要求和标准的工作,在就业时容易使高职大学生出现心理情绪焦躁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寻找,也会容易让学生在不断的挫败之中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

3.4 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服务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意见,但是高职院校内普遍没有配备专业负责心理咨询的场所,难以满足高职大学生日渐提升的心理咨询需求。高职大学生在信息化时代下能够接受的信息变得更加多元,引起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也逐渐增加,心理咨询需求变得愈发多样化。为了能够缓解自身压力,学生普遍会选择像亲人或者朋友进行倾诉,但是亲人以及朋友只能进行一时的安慰,无法提供专业意见。长期以往会容易让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无法解决的意识,加重心理健康问题。

4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1 加强心理健康问题监管

要想能够及时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高职院校应当利用积极心理学中的预防策略,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施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隐患。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前应当设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测试,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对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制定针对性教育模式,由班主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点进行引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避免问题加重。在高职大学生学习期间,学校也应当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测试,合理利用信息化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监测学生心理情绪变化。

4.2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课程体系的完善,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首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要求每个专业在进行教学时都需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专门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让学生可以对心理学知识有深度掌握,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其次,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改进。高职院校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添加有关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更好的发挥教学内容的价值,带动高职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如抑郁症是当前发病率较高的心理疾病,很多学生都会因个人情绪的低落怀疑自己是否患病。高校可以将这一疾病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措施,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合理地对抗抑郁情绪、消极情绪。

4.3 重点实施就业创业教育

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以往义务教育阶段有很大差异,往往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业方面的管束力度有所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使学生产生大学不需要学习的错误认知,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此时,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管理,积极关注学生的成绩波动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业方面的适当引导,提高其综合学习能力。高职大学生即将面临就业这一问题,这需要辅导员能够重点关注该专业的具体就业动态情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就业技能以及就业观念,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目前严峻的就业现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发展自己,形成良好的就业竞争力,缓解高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焦虑心态。

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其重视挖掘个人内在的力量以及优秀品质,其理念和创业教育相符合,通过挖掘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进行创业。特别是在就业形势艰难的情况下,更加需要重视实施创业教育,能够让高职大学生在毕业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岗位。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其中,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存在的特长,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面对创业,拥有创业信心。教师可以适当举本校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以案例作为示范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教育效果。同时在校内教师也应当和创业帮扶社团进行沟通,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避免学生因创业失败而出现过于沮丧的情绪。

4.4 结合内心需求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当前高职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需求持续增加,类型也愈发复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重视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深入探究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咨询服务[3]。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在校内构建专业心理咨询室。咨询室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并且可以和咨询人员进行面对面沟通,拥有私密的倾诉环境,可以让高职大学生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获取学生的信任,从而逐渐引导学生说出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专业心理咨询室的构建能够满足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并且所给予的意见也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的,能够不断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其次,针对心理咨询服务进行细化。不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有所差异的,这需要在心理咨询室内对不同的服务模块进行细化。心理咨询室的相关人员应当根据学业问题、情感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等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服务模块,能够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人进行倾诉。最后,通过心理咨询室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积极心理学下,更加重视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心理咨询室拥有专业的人员,可以定期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如组织免费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能够激发高职大学生参与兴趣,使高职大学生可以主动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接受心理咨詢室的帮助,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加重。

4.5 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要想能够加快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改革速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促进教师队伍工作能力的提高,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优质人力资源。第一,保证辅导员数量和质量。高职院校应当针对不同专业分别配置专职辅导员,其比例应当达到1:150,即150个学生需要配备1个辅导员进行领导。同时还需要对辅导员的自身素质进行提升,积极鼓励辅导员参与博士学位的攻读,强化辅导员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拥有专业的能力以及素养,保证推进育人工作的创新。辅导员能够在生活中和学生进行紧密联系,更好的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配备辅导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及时性。第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能力。这需要高职院校能够针对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共同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心理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提高教育效果。向校内教师进行培训,为其讲解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应用意义,利用观看视频的方式了解具体应用策略,能够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第三,邀请专业的心理学领域专家担任外聘教师。专门负责研究心理学理论的专家对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着更加深度的认知,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所存在的特长和优势,培养高职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

5 结语

高职大学生是我国主要培养的人才类型之一,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高职大学生的数量持续增加,满足了社会上对于优质人才的需求。在高职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可忽略的,该问题会影响到高职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如果没有对其心理进行积极引导,甚至可能会导致犯罪问题的出现。目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入学心理健康测试过于简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的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此,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应当重点针对高职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问题监管,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重点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结合内心需求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肖潇雨,于小雯,田国伟.“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20(21):99-100.

[2]芮雪,吴虹雨,马长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课程建设探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0):48-50.

[3]张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441.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学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