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道德经》中的异化思想

2021-05-30张正雨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24期
关键词:道德经自然老子

张正雨

摘要:异化指人的活动成果反过来危害或支配自身的异己力量,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对异化现象的批判及扬弃。老子的自然之道是他对异化问题扬弃的出发点和解决方法。在《道德经》中,异化表现为对“自然”的背离,老子的解决之道是基于向内探求而提出的,主张通过人回归自然本性来消解异化。异化思想反映了老子对当时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对现代个人、社会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子;异化;自然;扬弃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4-0033-03

1 异化的生成

异化本身是个复杂的概念,这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解释,如黑格尔所说异化是在对象化、外化的意义上来使用的一个哲学范畴。老子并没有明确提出过异化概念,但其异化思想在《道德经》中已有萌芽。“谓道无形,混沌而成万物,乃在天地之前。”“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道”是一种混沌的状态,孕育出世间万物,“道”与天地万物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道”具有唯一性和本体性,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法自然”是世间所有运动和生发都要遵循的基本法则,“天人合一”在合于“道”即合于自然法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道”是无为的,因为它不以任何目的而客观存在着;“道”又是无不为的,因为世间万物都不能违背“道”这一客观的自然规律。“道”总是顺应自然,不会妄为,所以才能够无所不为。正如陈鼓应所说:“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了解,我们也可以说,老子‘道的论说之展开,乃是人的内在生命的一种真实感的抒发,他试图为变动的事物寻求稳固的基础,他更企图突破个我的局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中超拔出来,将人的精神生命不断地向上推展,向前延伸,与宇宙精神相契合。而后从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的存在,来提升人的存在[2]。”老子论“道”的初衷和落脚点都是在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找到一个合理的依据,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普世关照。异化现象的生成在《道德经》里体现为人与“道”的背离,世间所有运动和生发违背道的基本法则,就会带来祸患。人的恣意妄为使人的社会性凸显而丧失其自然本性,最终导致对“道”的偏离。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时值周王朝“礼崩乐坏”之际,诸侯纷争,战乱不断,人们为了追逐权欲甚至罔顾性命。老子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维护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礼乐文化使人背离了自然性,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老子《道德经》中批判了复杂的社会礼法是对人自然本性的桎梏,指出“礼”是缺乏忠信和诚实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开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义之薄而乱之首[1]。”失去了“道”之后有了仁德,失去了仁德之后有了仁爱,失去了仁之后才有了道义,失去了道义之后才有了礼仪。礼乐制度规定了等级森严的行为准则,束缚了人的自然天性,是不合于“道”的“智”,老子认为“以智治国”是“国之贼”。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混乱,有忠臣。”老子把“仁义”“智慧”“慈孝”和“忠臣”看作是违背了“大道”之后才出现的与之反面相互依存的现象。“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1]。”天下禁忌越多、武器越利、人的技巧越多、法令越森严反而会使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老子认为对声色权欲的追求会给人带来危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五色、五音、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等都是人们膨胀的物欲,追求物欲的满足容易让人做出伤害道德的行为,扭曲了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物质文明看似丰富而精神文明却遭到破坏。“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1]。”因此圣人的物质需求只为生存而不是享受。不管是理性思维的智巧还是感性物欲的享受,都破坏了人的自然性。人的妄为,使得人与自然不再是融为一体的关系,而是相互对立,异化生成。

2 异化的结果

在老子自然主义哲学的语境中,异化是人与“自然”对立的现象,“自然”是指一切存在的本然狀态,所以其对立面就是人恣意妄为的危机状态。在个体层面上来说,异化导致人被物所奴役,膨胀的物欲会带来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危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1]。”老子认为过分沉迷于自己喜爱之物的享受必然会劳心劳力,使人过量消耗;过多收藏财物也必定会招致嫉妒怨恨,往往引起祸端带来重大的损失。“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最大的罪过是行私纵欲,最大的祸患是不知道满足,而最大的灾难是贪欲必得。“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1]。”欲望之孔塞住,杂念之门闭严,就不会因为欲望而烦扰一生;放任欲望杂念,则会困扰终生难得安宁。老子辩证地思考了人与财物名利身外之物的关系,告诫人还是要回归到自身,不要为物所困,为贪欲所累,丧失了自我的本性。

在外界层面上来说,被物欲和智巧异化了的人失去了与道同一的自然性,沦为一种出离道体的异化存在,他们的行为已然成了妄为,妄为在社会治理上导致混乱,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失序。“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1]。”如果统治者施政宽厚清明,百姓也会淳朴厚道;如果统治者施政冷酷严苛,百姓就会狡诈抱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臣,躁则失君[1]。”老子认为,统治者所享有的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和苛政霸权的统治方式就是轻浮和躁动,必然会失去稳重和宁静这种治国的根本,国家也不会长治久安。“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1]。”在这里老子指出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神器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没有固定形态的玄妙物质,天下就是这么一个玄妙的存在,有其客观的自然规律,不可以强行去改变。企图去改变必然会失败,企图去控制必然会失去。所以圣人不会妄为改变,也就不会失败;不强行去控制也就不会失去什么。

3 异化的扬弃

背离了“道”就会导致主客对立,形成异化。那么扬弃异化即是对“道”的归顺,遵循自然之道,“自然”是一切存在的本然状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法”在这里是动词,效法、学习、遵循的意思。王弼注解说:“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3]。”首先人生活在大地上,大地承载万物,所以人要大地上的法则,取法于地。而后天又覆盖了大地与万物,万物生存都离不开天的日月风雨,所以还要守制于天,顺应天时,地要取法于天。天也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道法自然”就是万物都要遵循的法则,扬弃异化便是让人的各种行为都遵循这个法则。

老子扬弃异化的思路是先从个体而言,向内而求,摒弃欲望和智巧对人的奴役,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从而这样“自然”的人即会复归与自然和谐无间的宁静状态,执守大道与外界和谐共处。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节制不符合自然性的物欲追求,“去甚,去奢,去泰[1]。”去掉过度的欲望,过由不及。老子肯定人为生存所需的物质需要,但要减少声色感官欲望,即物质需要在于“为腹”而不“为目”。存在于世间的万物都有自己的尺度,一个不会破坏其“自然性”的尺度。“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知道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到危险,人也要遵守“知足”和“知止”的适度原则才是长久生存的道理。

其二,“绝圣弃智”,“涤除玄览”,主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1]。”老子认为摒弃看似聪明的智谋巧诈和浮夸的学问,才能避免忧患,保持人素朴纯洁的本性。因为对“道”的体悟是向素朴内在而求,是不需要言说的教化。“当洗其心,使洁净也。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1]。”“涤除”即是要彻底排除物欲功利的干扰,保持内心虚静,返璞归真的自然状态,才能达到“玄览”即以直觉观照到心智,把握事物本质和整体的境界。在修心悟道上,老子提出“致虚极,受静笃[1]。”在修炼功夫上要做到专一不二地守住虚静之心,心灵空明一片,没有任何一丝杂念与污染,静谧到极点。这是一种修定功夫,也是虚静到极致的比喻。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才能不为纷繁外界所惑,一真在抱,即谓之道也。

其三,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在人类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知和曰常,知常曰明[1]。”懂得和谐是自然的规律,懂得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才是明智的。延伸到社会的发展也有其客观规律需要遵循,在社会治理层面,“清静,为天下正[1]。”老子将“道”赋予自然、无为、虚静等特性,认为静是动的主宰,静具有生发万物的力量,所以清静无为的统治者才是执守“道”的统治者,方可成为天下的正主。“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财富的人,往往不会过多追名逐利,而会与权欲享受保持距离;一个真正懂得治理国家的领袖,往往不会颁布严苛律令,而是选择无为而治。“为无为,则无不治[1]。”“无为”绝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而为才会实现“无不治”。回归自然,顺应自然才是万物发展的最好状态。

“道法自然”是老子扬弃异化问题的解决办法,“道”对事物发生、发展和规约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功能和价值,“自然性”是考量万物的限度,回归自然之道便可实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1]”的理想生存发展世界。执守大道,天下万物都会归顺,归顺之后就不会再相互伤害,从而和谐安定。

4 老子异化思想的当代意义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4]。”老子的异化思想表现出明显的主体关怀维度,直返自我,关注内在精神满足,追求人生境界,对现代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仍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老子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人的本性需要从对天道的阐释中获得自身规定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取法“自然”是人类的追求目标,也是人类行为的尺度,“知止知足”、“知和知常”则是两个具体的行为尺度原则。老子认为不论是欲望贪念还是文治教化都会使人丢失原始的淳朴,而这种观点也适用于今天物质文明繁盛而精神家园失落的现象,他针对这种异化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强调重视个体的整个生命状态,注重自我精神满足,节制欲望,“知止知足”的适度原则也是实践要求。“知止知足”不仅在个人物欲追求上需要践行,也是建设和谐的人與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不要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进行无止境地索取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经受来自大自然的彻底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5]”,要以长远的眼光来审视人与自然的生存发展问题,不能只顾眼下人类的物质需求,还要爱护无数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家园,重视保护环境资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知和知常”的原则是说要充分认识并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具备“自然无为”的工具理性。老子是这样描述万物的关系和循环往复的运动方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1],体现出万物生存运行方式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这种整体性的系统思维是因为自然环境并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被动的,而是运动的、协调的、主动的,在不被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它具有调节自身、修复自身、保持自身良性循环发展的能力。遵循这一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从而保证生态平衡。

老子以“道”为核心建立的哲学体系,“自然”是最高法则,“天人合一”在老子这里既合于“道”,也就是合于“自然”法则,是“人—自然—社会”的异化扬弃的最终理想追求,也是其异化思考的出发点,旨在实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1]的和合境界。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高文方译[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卡尔·雅斯贝尓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编:王锦)

猜你喜欢

道德经自然老子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智者老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