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心处不必在远 韩羽品读齐白石画作之妙

2021-05-30郑从彦

藏书报 2021年37期
关键词:白石作画齐白石

郑从彦

《我读齐白石》

韩羽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大家都读齐白石。读齐白石的画笔,感受妙趣横生;读齐白石的画跋,参悟文字奥妙;读齐白石的篆刻,欣赏红白之趣。大家叹之,复好奇之,又横看竖看,边思边评,期求在这位大家身上窥探绘画的堂奥。

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工作者、动画短片《三个和尚》的创作者韩羽先生也是齐白石的忠实粉丝,作为一位“90后”,虽年事已高,却对艺术永葆初心,韩老从齐白石画作本身切入,由画理推及文思,由艺术观照人生,由喜爱升华痴迷,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作真正的追星。“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是韩老读白石老人画作时必兴之叹。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韩老将齐白石画作读得深,看得透。《我读齐白石》甄选50余篇韩老对齐白石画作的品读文章,从画作艺术本体出发,以“趣眼”品读“趣画”。每篇文章短小精审,图文呼应,童真与睿智的光辉闪烁于字里行间。

人言作画贵在画龙点睛,读画的重点也恰在轻轻一“点”,一击而中。观《小鱼都来》,韩老认为没有钓钩的钓竿颇堪玩味。在人看来,钓鱼之乐,在闲情逸致,在消烦解闷;可在鱼看来,那是充满杀机,是大祸临头。“没有了钓钩,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在齐老的画里,韩老看到了人鱼和谐,其乐融融。赏《牧牛图》,韩老指点小友细看缰绳。“那缰绳是弯曲着哩,还是直着哩?”小友顿悟:这拽直了的缰绳,就是那个“急”字的形象化,牧童急着往家里走,因为他知道祖母和母亲惦记着他。在韩老心里,白石老人手上握的定是一支神笔,其在直白和含蓄间游走,既让画作一目了然,又令观者玩味不尽。韩老慨叹齐白石的画有如白居易的诗,“用常得奇”,看似稀松平常,其实内有乾坤,耐人寻味。

中国画,文画互动,画之趣常与文之妙,桴鼓相应。提到齐白石的讽喻人世丑恶的画作,总绕不开《不倒翁》与《他日相呼》。在韩老看来,《不倒翁》是“以丑对丑”,画中的形象是小丑,诗文“通身何处有心肝”则将那小丑剥皮抽骨,使之愈见其丑;而《他日相呼》是“以美对丑”,宠物干丑事——争吃,有“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之憾。白石老人加了四字“他日相呼”,不禁让人深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寥寥几笔,可数之字,小中见大,直击人心。

韩老读齐白石画作后作50篇文。一画一文,文画相生;文画之后,哲思满满。常言道,熟能生巧。可韩羽却日.“‘生也能生巧。”因为“齐白石作画,不囿于成法,不落方隅,总是能出新招兒,给人以意外、以陌生新奇之感,质以传真,吞吐有神”。这样的思辨,也恰印了郑板桥的论画名言——“画到生时是熟时”。韩老深信在艺术上最美妙的审美经验,常常是由不同感官的相互暗示来完成。于是在书写读画的文字时,也应向作画看齐,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点,在作者取题中就可见一斑。如《峰无语而壑有声》,是从“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一句中简化得之,峰指山峰,壑即山沟,看似“无语”,实则“有声”,用以暗指齐白石的《白菜冬笋》一画的跋语“曾文正公云:鸡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筵席二十四味。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炒白菜,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哲学和绘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抽象思维,一个是视觉观赏。但是,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中富含哲理,而这也助韩老一臂之力,悟得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真谛。

韩老以为,作画有三要:直观感觉,悟对通神,表述。白石老人俱达之。吾琢磨,韩老读白石之画似也有三趣:韩羽行文有童趣,如小孩子说话,用笔墨触及要害处;韩羽文思如泉涌,浑然天成是天趣;韩羽为人坦荡率真,实在有趣有趣。

猜你喜欢

白石作画齐白石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折段麦秆来作画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墨水作画
齐白石买假画
白石塔
红砖白石五店市
指纹来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