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谋发展 乡村振兴开新局

2021-05-30

青岛画报·新青岛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组织基层

大村镇地处青潍日三地交汇处,方圆218平方公里,辖20个新村、115个自然村,人口7.2万人,是新区村庄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九山百库星罗密布,白马河、吉利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大小水库145座,森林覆盖率58%,山水富足生态优,风景如画四季美,是“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山东省绿化模范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大村镇历史文化悠久,可追溯至600多年前的明清时期,诞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琅琊丁氏文化,孕育了大文学家戏剧家丁耀亢、明朝监察御史丁惟宁、江西广信府知府丁琰等名人大家,流传着《金瓶梅》、《续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文化典故,30多万丁氏后人遍及海内外,世代忠厚传承文化基因,“丁家大邨”由此而来。

近年来,大村镇坚持强基固本,积极开拓创新,以强化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激发镇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聚精兵强将,探典型路径,全面突破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全力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区域化党建大格局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根本和关键,努力打造黨建引领全面、凝聚全面、促进全面的“一线堡垒”。一是抓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创示范党支部。全面开展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明确了抓强基本队伍、抓好基本活动、抓实基本制度、抓畅基本机制、抓细基本保障“五个抓”标准,按照100%争创合格党支部、50%争创过硬党支部、30%争创示范党支部要求,分批逐级争创示范党支部。二是抓村庄结构优化,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实施村庄结构优化调整,以“六个不变”为原则,将115个建制村撤并为20个新建制村,优先设立20个新村党委,推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的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三是抓示范带动,先进典型多点开花。着力打造西南庄村、西十字路村2个农村“红旗党组织”和白马社村、绿色家园2个基层党建示范点,进一步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四是抓“关键少数”,打造一流“领头雁”队伍。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找差距、找短板、找不足,明方向、明措施、明任务。全力支持和激发4名遴选支部书记和19名乡村振兴工作队(社区治理工作队)队员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镇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全面提升。五是抓薄弱环节提升,切实补齐基层党建短板。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专班推进等方式,因村施策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明确问题、任务、措施“三张清单”。坚持“两个覆盖”,打造盛华隆和绿色家园2家“非公”党建示范点,对未建立党组织的5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14家社会组织均配备了党建指导员,加大党建指导员选派和培训力度,不断加强“非公”党建水平。

聚焦产业兴旺,激发融合化发展强引擎

打好投资攻坚战,科学谋划产业振兴集聚区“一主两翼”发展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和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统筹推进大村、理务关、市美三地协同全域发展。一是集聚区建成起势,平台推力释放加速。集聚区共引进各类项目25个,盘活闲置土地80亩、厂房3.3万平米,带动就业500余人,成为镇域产业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以新建材生产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初步建立,以“小专精”为特色的工业制造项目落地投产,传统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改转型和增产扩能,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实效。二是现代农业全域开花,富民增收成效显著。突出龙头带动、品牌强产,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鼓励支持特色农业“各美其美”,系紧产农利益,加快富民增收。现代农业龙头带动更加强力,4.0功能型农业农交中心成为全市最大的农副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企业,供销集团乡村振兴产业园与深圳大学合作建成全国最先进的气雾栽培种植基地,品牌建设让一系列“大村特产”走出“深巷”,产农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三是抓好产业扶贫和脱贫质量,加快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全镇10个贫困薄弱村、287户4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21个产业扶贫项目收益稳定,10个贫困薄弱村集体年增收204.8万元,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先进典型鼓舞人心、树立标杆,激励脱贫攻坚接续振兴、更加深入。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乡村旅游新业态蒸蒸日上。建成西南庄村史馆、黄岭村史馆、东方红红色博物馆等文化展示平台,建成10处农民文化大舞台,文化传承和创新载体更加丰富;青岛国际牡丹产业园创办“牡丹赏花季”,“五一”节假日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西南庄村打响“丁家里”文化品牌,从文化生态入门,从经济发展出门,改旧房、建民宿、搞旅游,与城发国际牡丹产业园实现产村相融、一体发展,村集体年增收200多万元,获评全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民生服务精准高效,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强化为民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城镇建设内外兼修,环境优势充分彰显。挖掘转化资源优势,守住擦亮生态底色,传承创新文化基因,充分展现小镇山水之美和人文底蕴。吉利河水库、白马河等重点水源地生态治理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冬季攻势全面发动,“百村千巷万户”全员联动,创建“美丽庭院”3886户,打造草场、黄岭2个垃圾分类示范村。二是精准服务提升,民生实事暖人心。以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为载体,精准精细推进2020年民生实事建设,组织实施了乡村人才振兴“千百十”工程、居民健康医疗补充保险、村级医疗卫生设施提升工程等8件民生实事,其中对镇内就诊就医居民实行补充医疗“零起付”,为115个村安装了净水设备,为17500户农户更换燃气安全阀和输气管,为19000户农户参保农村居民家庭综合财保,新建和修缮农村道路76公里,改造提升村卫生室15处。政务生态持续优化,实行集聚区建设指挥中心与便民服务大厅“两厅合一”,群众办事和企业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三是社会治理创新深化,社会总体稳定和谐。把抓稳定作为保基础利发展的长远之策,在深化社会治理、强化治理成效上创新方式、凝聚合力。群防群治已成为全民共识,镇村三级党组织和千名党员干部带领全镇6万群众,构筑起疫情防控坚强防线。创建“大村小治”治理品牌,构建网格组团化治理模式,建立10个新村党委统领的“1+1+N”网格治理组团。建成10个“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和“乡贤咨询委员会”,95名人大代表和61名农村乡贤参与社会共治。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新建森林防火检查站、看护房30处,专业防火队伍达到135人,对重点监管企业进行全面检查,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煤烟中毒等专项检查行动。

建党100周年之际,大村镇坚持党建统领和贯穿全局,聚力夯实基层堡垒,科学谋划,学史力行,凝聚干事创业动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昂扬的姿态接续奋斗,迎接建党100周年。

猜你喜欢

党组织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走基层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