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大学珍藏古籍菁华展串联中国书籍史

2021-05-30

藏书报 2021年46期
关键词:残卷南京大学古籍

本报讯(记者 张维祥)11月22日,“册府干华·南雍撷珍一一南京大学藏古籍菁华展暨中国古代套色版画展”在南京大学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展出200余种珍贵且极具特色的古籍文献,展现了这所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的著名学府丰富的古籍文献收藏。

作为南京大学图书馆重要的特藏之一,南大古籍线装书收藏量近40万册,其中善本图书有3000余种,3万余册。南京大学图书馆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据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章灿介绍,该校收藏的古籍四部皆备,尤以古代地方志、目录学文献、边疆图籍、明清别集、丛书的收藏为特色,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海内外古籍界均有较大影响。

四大专题,描摹中国书史

此次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该校博物馆、文学院、历史学院等收藏单位,全面整理馆藏善本古籍,精心遴选,呈现了南大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展品最精的古籍展。很多难得一见的善本都是首次展出,有来自敦煌石室的唐代写经、稀如星凤的宋版元版、多姿多彩的明清版刻,还有南大特有的孤本秘籍、先贤手泽,珍善并陈,满目琳琅。

展览以古籍书写和刊印年代为轴线,力图系统勾勒从唐人写经到宋、元、明、清雕版印刷1300余年的发展脉络。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唐钞宋椠”展示从唐代写本到宋元刻本的转变;“明清佳刻”勾勒明清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演变形态;“异彩纷呈”专题呈现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等古籍的刊印技艺;“纸色斑斓”以特展形式将明代万历至今的70余种彩色套印版画图籍集中展现。四者结合,为观众描摹出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简史。

校友旧藏,跨时空奉献

展览上,来自敦煌、编号为473、474号唐代血书《大方便佛报恩经》残卷、朱书《大方便佛报恩经》残卷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两件珍贵写卷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大概诞生时代为唐代吐蕃占领河西时期( 786-848),上有段祺瑞、郑孝胥等人题跋。据程章灿介绍,南京大学收藏的唐代写经数量不多,但十分稀见。血书《大方便佛报恩经》残卷、朱书《大方便佛报恩经》残卷均极为罕见。473号血书写经与474号书写经实为同一卷,从字迹看,又不是同一人所抄,且用纸有别。通过题跋的内容及印鉴可知,这两件写经为晚清举人廉泉与才女吴芝瑛伉俪珍藏的旧物,原是廉、吴的表兄孙寒压在赴甘肃、新疆任职途中所得,原有数件,但南京大学博物馆所藏的这两件报恩经“尤为第一稀有”。1931年,廉泉死后,两件写经转归金陵大学创始人、美籍传教士福开森所有。1934年,福开森又将多年收藏的干余件古物悉数捐赠金陵大学,这两件写经也在其列,并由此在南京大学珍藏至今。

展览中还有很多古籍善本来自南京大学历史上著名教授的旧藏。

藏家助力,汇集版画精品

展览还得到中国古版画研究会(筹)、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以及众多藏书家的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近20位藏书家纷纷拿出自己多年珍藏的古籍插图版画,特别是明代以来出现的彩色套印版画。这批套色版画多达70余种,种类之多,规模之大,海内外罕见。

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术始于唐,兴于宋,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应用。伴随着造纸、制墨技术的成熟,雕版印刷技术不断改进,人们在复制文字和图像的同时,更追求纸、墨、印三者完美的融合,从而催生出彩色印刷技术,并将其应用在版画制作中,使之成为一种独创的艺术形式。展出的這些彩色版画图籍代表了中国传统水印技艺和古人的审美情趣,显示中国雕版印刷的高光时刻。明代彩色版画图籍留存至今者,早已是凤毛麟角。本次展品集合自明万历至20世纪80年代期间彩色版画图籍,包括明崇祯刻本《十竹斋笺谱》、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刻《程氏墨苑》、明天启七年(1627)刻《十竹斋画谱》、明崇祯五年( 1632)刻《古本演义三国志》、日本铜印本《文美斋笺谱》、清康熙十二年( 1673)刻《芥子园画传三集》、清乾隆间姑苏丁亮先制版画《腊转春回》、清代康熙年间刻本《西湖佳话》等,尺幅间尽显传统印刷技艺之魅力。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在一套1933年荣宝斋木版水印初印本《北平笺谱》上,还有鲁迅和西谛(郑振铎)的签名。鲁迅和郑振铎编辑的《北平笺谱》首批共印100套,南京大学收藏的是编号“99”的这套,完好地保存至今。

此次活动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图书馆、博物馆,中国古版画研究会(筹)承办,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藏书报》协办。据悉,展览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12月21日。

猜你喜欢

残卷南京大学古籍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征稿简则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八尺龙 神超遥 苏轼《三马图赞》残卷相关问题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俄藏西夏文《金光明经》卷二“分别三身品”残卷考释
俄藏西夏文《佛说瞻婆比丘经》残卷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敦煌佛经残卷缀合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