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面学后面忘,怎么办?

2021-05-29

现代家长 2021年5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效率家长

问:我想明年考重点中学,学习比较用功,但我的学习效率不高,有些东西前面学后面忘。请问,用什么办法能把学过的知识牢牢记住?

田野

答:复习是与遗忘斗争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把学过的知识牢牢记住,可以按照以下要点去复习。

1.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知识被理解后会更容易被记住而更难以忘记。而理解当天所学知识,就要求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当天知识当天理解和消化。

2.及时复习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对新知识要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复习巩固,比如,写完作业后再看看书,理一理今天的知识脉络。

3. 经常复习

复习的次数要先密后疏,刚学的知识遗忘得最快,复习的次数要相对多一点,间隔的时间也要相对短一些。随着记忆的加深,复习间隔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4.复习时做好四件事

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

5.复习时做到“五到”

即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其中以心到最重要,全身心投入、多器官感知信息,这样记忆的效率才会高。

6.在固定时间段复习某一类内容

在固定时间段做某一类事情,可获得较好效果,这是人体生物钟现象。比如早上,记忆力强,可复习英语、语文、政治、历史,下午演算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可复习数理化。

7.适时做好系统性复习

一个星期、一个月或学完一单元,就把知识进行整理归类、系统复习。这样,知识才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8.复习计划的时间分配

每天对各门功课的复习做出明确安排,处理好各门功课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各门功课齐头并进,又要分出重点,不要只和弱科纠缠。

9.制订复习目标

复习计划要符合实际的学习能力,并且要有奖罚措施。适当的压力,会让复习效率更高。

10.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包括零碎时间

把每科的基础知识做成小卡片带在身上,利用零碎时间,比如排队、等车的时候,随时拿出来复习和巩固。

我表扬他,他为啥不高兴?

问:我儿子上幼儿园大班。前几天,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他得了全班跳绳第一名。我正忙于做饭,就随口说:“我就知道你能做好。”他好像不太满意我的回答,一脸失望。看他这样,我赶紧加了一句:“儿子,你真棒!”可还是没能挽回局面,他没精打采地走了。

请问,我夸奖错了吗?他为什么是这种反应?

春妮

答:通常,孩子被表扬、被鼓励,是很欢喜的。但是如果家长表扬、鼓励的方式不恰当,孩子則会有被伤害的感觉。家长不恰当的鼓励有这么几种:

1.明褒暗贬

布置给孩子的任务,孩子完成得很好,父母心里满意,嘴上却说:“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忘了!”这类表扬不仅很勉强,而且隐含批评,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他感觉好事白做了,家长总盯着自己的短处不放。

2.盲目比较

孩子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画的画拿给家长看,家长说:“太棒了,你一定是班里画得最好的!”每个孩子的自身条件不同,拿孩子与他人比较,有失公允。你表扬他是班里画得最好的,如果他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内心会沮丧;如果他达到了这个水平,你的话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他会担心以后万一他不是画得最好的那个了,怎么办?所以,这种大而空的夸奖会让孩子感觉不踏实,并有可能造成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却不清楚好在哪儿,进而对事物缺乏准确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3.苛刻要求

有些家长将孩子取得的成绩整天挂在嘴边,并常对孩子唠叨:“你是妈妈的骄傲,以后你一定要获更多的奖。”家长这样说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给孩子设立一个高标准。殊不知,这种表扬会成为孩子的思想包袱,给他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

4.浮夸无度

孩子考了一次第一或做了一件好事,父母就大加赞赏:“你太聪明了!”“你真是个好孩子!”这类表扬,表面上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这样的话听多了,孩子就会顺着父母的思路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就是好孩子;我考了一次高分,就聪明。但如果我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坏孩子;我下次考砸了,就是笨蛋。这种以偏概全的表扬,会让孩子把对一件事情的评价当成对自己整体的评价。而且过度的表扬,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从而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对孩子造成“捧杀”。

5.心不在焉

孩子在与家长分享成功和喜悦时,家长淡漠、敷衍地表扬或者鼓励,不仅不会激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的喜悦大减。

你对孩子的表扬,先是心不在焉,后是浮夸无度,孩子内心自然是抵触和反感的。建议你以后表扬孩子,避免犯以上五种错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表扬。表扬孩子,不用刻意堆积华丽的辞藻,要将孩子的好行为看在眼里,将其做得好的地方指出来,适当地加以肯定,让孩子知道家长在时刻关注着他,并为他的好行为感到骄傲,这才是最重要的。

表达能力弱是因为我太内向吗?

问:我的学习成绩挺好,但是我的表达能力很差。和别人交流,对方似乎很难明白我想要表达的意思。

请问,我的表达能力弱和我的性格有关系吗?我是个很内向的人。

王章

答:外向的人表达能力强,内向的人表达能力弱。这种看法很普遍,但是并不正确。表达能力的强弱,跟性格没有关系,跟如何说有很大关系。这是一种能力,只要勤加练习就能够很好地掌握。

这里有一个表达模型可以运用,就是XYZ模型。

X,就是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Y,就是这个行为所导致的后果;Z,就是你从这个后果所产生的感受。

例如,你和家长一起去看电影,路上家长遇到熟人多说了几句话,导致你们看电影迟到。为此,你不满地对家长说:“你光顾着闲聊,导致我们错过了这部电影的开头,这让我感到很不开心!”

表达不一定非要按照XYZ的顺序去说,也可以相互调换。如:“我很不开心。因为你明明答应和我好好去看一场电影,但是一遇熟人,你就忘记和我看电影的事了。”

这个模式,其实就是事实、观点与感受的组合。只要按照这个流程多加练习,形成习惯,你说话就会显得很有条理,别人也容易听懂你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和别人交流,就会顺畅很多。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效率家长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家长错了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