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宜斩钉截铁亮观点

2021-05-29陈益林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立论事理高考作文

陈益林

高考作文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在阅卷场上最青睐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两个作文片段:

家庭如面粉,给我生命,却不能束缚我的未来。父母常常畅想未来,想我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老实的丈夫,然后稳稳地度过一生,归于坟墓……我正是该“骑马倚斜桥”的少年,怎能被困在茧中?我该破茧,我将化蝶,我该鲜衣怒马,我将青云直上!

社会就是一把擀面杖,锤打着我,然而也存在着我无法苟同的需求,即所谓“成年人的规则”。人往往适应了社会规则,却说是自己征服了社会。正如社会赋予我考生身份,我却对所谓答题模板无法苟同。索尔尼仁琴在考卷上无数次“批判”古拉格群岛,屈原已拒绝再投江,海子思忖还要卧轨多少次,只需再拈二两周国平、梁实秋入卷,一批批克隆的“应试作文”就此诞生。然后为了适应社会赋予的角色,人们投机取巧丢了自己,让理想放在阁楼中腐烂,却把剩下的蝇营狗苟称作社会、生活本身,唐突了社会……我不愿与这样庸碌的愚人同流合污,我想与社会共舞,让这个社会因我而变得更美好。

——摘自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做一个特立独行的面团》

醒来,面对的是题海;梦中,横亘的是高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置身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各自成孤岛的世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我游走在个人、家庭與社会的三角地带,哀怨又彷徨,投下一地太息的目光。

——摘自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半梦半醒之间》

这两个作文片段,可谓“泾渭分明”,一读就高下立判。第一个片段,题目语气坚定,亮出鲜明的观点;两个段落采用首句即中心句彰显分论点的形式,语言铿锵,态度坚定,十分醒目。而第二个片段玩弄“文艺腔”——堆砌前人诗句,态度暧昧,看不出当代青年应有的正能量价值取向。由此可见,考场上,阅卷老师最青睐观点鲜明、主旨清晰的“清澈见底”式作文,最讨厌观点模糊、态度骑墙、费人猜疑的文章。因此,写作高考作文时,要在作文的“斩截性”(即认准的事理要说得清晰、准确、坚定)上下功夫。为此,大家在备考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1. 向说理名家学习。高占祥等说理名家的文章很值得细细参详。高占祥的《当说必说》一文,题目斩截有力,内容切中时弊、见解独到,立论十分鲜明。教材中,古代说理名家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都以立论鲜明、语言铿锵、说理充分著称,皆可充分借鉴。

2. 在文章显目位置亮明观点。只要认准事理,就应大胆地用饱满自信的词句在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及中心段落句首等显目位置处亮明观点,再以坚定的口吻阐述观点。

3. 行文之中少用“也许”“大概”“恐怕”等容易让观点模棱两可的词语,多用“必须”“绝不”“务必”等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词语。

猜你喜欢

立论事理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从“分离论”到“中立论”——美国宪法中的政教分离
胡永盛教授从脾胃立论辨治疑难杂症
横看成岭侧成峰——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一语中的
礼之于性——以《荀子礼学研究》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