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种猪产业发展问题思考

2021-05-28贾青

河北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种猪场种猪遗传

□文/贾青

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河北省生猪种业如何发展,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种猪产业面临的形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生产国家,年出栏生猪6.7亿头,世界约52%的生猪产能在中国。国家2006年启动了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遴选出近百家国家级核心种猪场开展以场内性能测定、联合遗传评估为核心工作的育种工作。经过十余年的持续选育,杜洛克猪达百公斤体重日龄缩短了9天,大白猪窝产仔数提高了1.7头,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有了较明显的改善提高。除了遗传提高外,营养、免疫、设施和环控措施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种猪生产可以充分保障国内生产需要。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异尽管有了一定的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如我国的PSY从10年前的不到15提高到目前的20左右,但国外养猪先进国家已普遍达到25以上,丹麦等国已超过32。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种猪育种公司。从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异角度看,我国猪育种的潜力巨大。

非洲猪瘟等疫情仍然是影响生猪产业的首要问题。2021年各地已报道17起,持续给养猪产业造成了巨大威胁。种猪核心场一旦中招,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水平,更可能中断持续开展的育种工作。种猪价格的持续高位,也会影响到育种企业生产和育种经营方略,动摇企业经营者开展育种工作的信心。各企业普遍提升的生物安全理念和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育种工作开展的压力。

近30年来,我国对猪肉的需求由物质短缺时期的脂肪型转变到供需基本平衡时期的瘦肉型为主,完成了从年节消费到大众日常消费的转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由吃的饱转向吃得好、吃的有特色,对猪肉消费逐渐转为多样化需求。我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因自然条件、养殖习惯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众多地方品种,在2011年根据全国第二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结果编辑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就收录了76个猪地方品种。中国的猪种起源系统有别于目前生产中的主导品种,丰富的品种资源有当今流行品种不可替代的优良性状及其特有的遗传基础,是未来生产和培育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的良好基础。近年来利用地方猪优质特性已培育出多个肉质好、繁殖力高的新品种,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良好开端。

生物技术的兴起为育种效率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基因芯片和重测序技术为基础的全基因组选择已在我国部分猪场开始实施,有望迅速提高目标性状的生产水平,加快育种进程,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河北省种猪产业现状

河北省是全国养猪大省,具有环京津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京津冀1.4亿人口的大市场。2020年底,全省生猪存栏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0%,达到1748.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87万头,从数量上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100%。其中国内养猪牧原、正邦、新希望等大企业入冀成为复产的重要组成。

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设有专门的省级种猪测定中心,开展全省集中性能测定工作。河北省现有国家级核心育种场4家,省级种猪场8家(其中地方猪种猪场1家),开展原种猪生产和场内测定。100余家市级种猪场主要提供二元母猪。其中二元母猪的生产除满足本省生产需要外,还有部分供给周边省份,而原种猪有部分需要外购。

从遗传资源方面,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三个主导品种具有美系、法系、丹系、英系、加系等多个来源。河北省原来有深县猪、涿县猪、昌黎猪、定县猪四大地方品种,目前仅存深县猪一个,还是在基本灭绝基础上抢救恢复而来的品种。原有培育品种有汉沽黑猪、冀合白猪等,也已成为历史。目前全省各地饲养的地方猪还有民猪、莱芜猪、香猪等多个地方品种及松辽黑猪、北京黑猪等培育品种,具有较丰富的种质资源。

目前,河北省取得种猪测定员资格的从业人员从最初十几人增加到170多人。河北省环绕北京,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给三省市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区域性联合育种工作提供了保障和动力。河北农业大学等省内4所大学每年培养遗传育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30余人,省内高职院校每年培养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数百名。这些都为河北省开展猪育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三、河北省种猪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稳定位于各省区前列,但河北省种猪产业落后于生猪产业的发展。河北的大型养猪企业几乎都是商品猪场或种猪繁殖场,企业开展育种工作的意识不足。河北省目前开展性能测定的企业尚不足十家,大多数企业满足于种猪销售,种猪群体生产水平依赖不断引种。

企业大多数规模偏小,限制了育种核心群的规模,大多数种猪核心群只有300~500头,测定数量少,难以提高选择强度。与其他企业群体的遗传联系不紧密,难以做到实质上的联合育种。

育种工作是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有的企业核心群与繁殖群不分,猪价高时不顾选种,全群出售,性能测定等基础性工作时断时续。

地方品种大多数是直接利用或进行杂交生产,没有考虑有效地利用根据优良特性和市场需求开展新种群的培育,加之地方品种群体规模本身就比较小,有的甚至血统都记载不清。

多数企业企业生产管理、兽医防疫都有较好的技术力量,但育种技术力量普遍较弱。育种创新多以科研课题为支撑,涉及的企业也是处于从属地位。

四、河北省种猪产业发展需要做的工作

提高河北省生猪生产水平,必须加强育种工作。

加强宣传培训。不仅开展育种技术人员培训,提高育种技术水平,更要对省市级种猪场企业负责人开展培训,提高企业育种意识,充分认识育种工作的重要性。

发挥政策的引导约束作用。制定河北省种猪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种猪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强化省级种猪场性能测定等育种基础工作,要有约束、有检查、有评比、有奖惩。

强化育种体系建设。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采用市场机制,提高核心种源培育能力。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发挥三地各自优势,建立育种群体间的遗传联系,开展区域性联合育种,提高种猪生产水平。

引导支持有条件、有意愿、技术力量雄厚、规模较大的种猪场开展育种工作,培育专门化的种猪育种企业。

充分利用好现有品种资源,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特色突出、适用多元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新品系,提高河北省种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种猪场种猪遗传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广东广垦广前种猪有限公司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