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平、竞争意识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探究

2021-05-27李慧杰秦良泽吴长谦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公平竞争

李慧杰 秦良泽 吴长谦

关键词:公平;竞争;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

近年来,国家连续发布《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多个关于教学改革的文件,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不论哪种形式的教学改革,都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最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造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公正”即公平正义,公平二字可以出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公平也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公平、竞争意识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探究项目,就是为了把公平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课堂,作为教学评价时的一个基本前提,让学生认识到公平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保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评价有更加客观认识,同时竞争意识的引入也激发了学生基于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过程中思考、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提倡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多种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逐渐深入教师的内心,教师在努力从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尤其是以项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学、小组讨论为代表的教学创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而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言、报告等形式,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也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 教学小组分组不均衡

小组讨论法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多教师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小组成员的分配都是按照自愿、随机的方式进行的,尤其是在课堂上,学生基本都是以团体的形式座坐位,一个宿舍、几个好朋友等一直坐在一起的情况十分常见,不善于交际或者在班上没有好朋友的同学很容易落单,这样如果教师进行随机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分组,就会导致有些小组成员在组内得不到合适的分工或者被冷落,不善于言谈的学生很少发表意见甚至直接不参与讨论等多种问题。同时,小组成员因为具有团体性,平时经常在一起,对彼此都非常熟悉,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也都相互影响,在小组讨论时不利于新思想、新观点的相互激发和突破,最终导致学生得不到公平的表达、发言等机会,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与教学改革的初衷相违背。

(二) 学生对教学评价感到不公平

教学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学评价改革,学生的最终成绩不再只有期末考试的一张卷子,而是综合学生课上表现、出勤率、平时作业完成度、期末汇报表现、作品的创造性等多方面来评定的,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要基于一个公平的前提,各种评价尽量做到可视化、可量化。尤其在强调团队协作精神的现代社会,很多作业都要基于一个团队的学生来共同完成,教师给成绩如果不基于一个公平的小组人员分配,就会造成从一开始小组之间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希望通过努力获得高分的同学可能被分到一个整体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主动性较低的小组,即便个人再努力也很難在最后的作业中拿高分,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不公平的分配制度,长此以往学习兴趣高的同学也有可能因为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尽可能做到公平,让每一个付出的同学都有相应的公正评价,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 学生竞争意识薄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不论是翻转课堂,还是创新教学改革的其他措施,其最终表现出来的形式都是将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还给学生,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教师布置的课下学习任务、作业,到课上验收时几乎很少有学生高质量完成的情况,即便是能交上作业,作业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课下的学习准备是课上讨论、解决问题的基础,没有很好的学习准备,课上基于问题探究的学习就很难开展。另外,学生在课上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十分欠缺,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深入程度,但是效果微乎其微,教师提问没人答、学生提问质量低等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是学生的竞争意识薄弱,没有养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60分万岁”的思想严重,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没有帮助,在其毕业后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也会表现出沮丧、不知所措甚至厌世等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学生直接放弃工作、放弃梦想。

二、公平、竞争意识在教学改革中的引入及具体措施

(一) 公平在教学改革中的体现及实施

1、公平分组。为了营造公平的学习氛围,解决教学改革中分组不均导致的诸多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目前来看较为行之有效的分组方法,该方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让学生完成学习心愿卡(见图1),写出对新学期的学习心愿,其内容包括希望在本学期学到什么,希望怎么学,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和提升,自己目前有哪方面的能力和短板,从而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和把握,为分组做好准备;然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希望,结合考虑性别、性格、成绩等问题,取长补短,对学生进行分组,尽最大可能让学生的能力在小组中得到充分展示和提升;最后将普通的学习小组升级成学习互助小组,使得小组不仅具有讨论问题的功能,还可以相互督促完成作业、检查作业,完成同学互评等等,通过组内分工与协调,面对不同难度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成员成绩相互关联,学生有了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同时也弥补了教师监督、管理不及时的缺憾。

2、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注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因为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仅能够展现出其课前的自我学习状况,同时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也有这很大的关系,教师是否能够公平地对待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座位、不同努力程度的每一名学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尤其是对于能力欠佳、性格稍微内向但是学习很努力的同学,如果得不到教师应得的肯定和表杨,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适时表扬学生的努力而不是能力,关注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可以运用轮流的方法,例如,座位轮流坐、组内轮流讲等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机会进入教室的重点关注范围的机会。

3、公平的教学评价机制。公平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教师为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的重要手段,而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是公平最直观的体现(见表1),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学生自己测量自己、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评价量表的建构,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量表內容、目的和意义,同时也为他们的努力和执行指明了方向,可谓一举多得。因此,要在课程的教学准备阶段即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对课题评价的各环节比重分配意见,从而更好地制定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评价量表。

(二) 竞争意识在教学改革中的体现及实施

公平只是一个前提和基础,竞争意识的引入,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比如小组之间相互提问、解答,对作业相互评价等,并以此作为最终成绩评判的重要依据,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课下深入学习的主动性和课上讨论的热情,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首先要制定相应的竞争机制,在教授设计方法学课程中,一开始就给学生明确期末成绩的构成,即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贡献度,其中课堂表现有一个专门的评分表格(见表2、表3),既可体现出公平的评分基础,又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谁回答谁加分、谁参与谁加分、谁主动谁加分、谁深入谁加分。当然,针对不同的课程和学情,要有差异化的设计相应的表格,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意识和学风。

结语

公平竞争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得他们不断提高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这种提升有利于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进步。将公平竞争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让公平竞争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视化。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打破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冷场的僵局,提高教师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素质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公平竞争意识的引入,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摆脱在竞争中的投机心理,从而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培养学生敢于竞争,不怕失败和挫折,脚踏实地的努力,不懈的执着追求。用科学的态度,在竞争中发挥个人和集体的优势,遵循竞争规则,不弄虚作假,不违规作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而公平竞争意识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作为教师进行改革时的依据和参考,帮助教师开拓思路,减少教师实践过程中的盲目和挫折,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实现学习—实践—改善的良好循环,增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信心,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公平竞争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竞争的合适位置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感谢竞争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