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梦的解析》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2021-05-27

大众文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潜意识艺术作品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现代艺术发轫于西方,既是描绘当代人类社会文化的艺术作品,也是艺术与潜意识思维碰撞升华产生的精神结晶。在分析和了解一些西方现代艺术作品,以及西方哲学书籍后,对列国现代艺术作品进行了二次赏析与类比。我得出一个结论,强调个性化与形式感是现代艺术的两大特点,这些杰出的现代主义画作都非常具有象征意味,并和潜意识思维方式有着无法言喻的关联。他们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鲜明的形式感。不难发现,这些作品都被弗洛伊德的理论深深影响,由此可见,具有弗洛伊德的思想是西方现代艺术作品的普适特征。

一、《梦的解析》与现代艺术创作

1.潜意识理论对于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梦的解析》中关于潜意识的分析和研究对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这种影响下,超现实主义及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之间,开始流行用画 笔画出梦中情境,甚至是以极其抽象的图形表达对世界的看法。此类表达方式和理性思维具有差异性,甚至于有与伦理和道德相悖的思想存在于部分表达方式中。许多的艺术家们和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一样,避开了现实世界,躲进自我梦幻之中。他们的作品正如梦境一般,让潜意识的真实欲望在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中得到满足。

作为艺术创作中难以剥离的一环,潜意识除了有能被逻辑思维分析的一面,也有着非常神秘的另一面。在生活中碰到的各类事务,以及许许多多未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愿望,都储存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形象的来说,如果我们的意识是海面上一座宏伟的冰山,那么在海面下看不到的与冰山相连的十分巨大的冰石就是我们的潜意识。这些在我们潜意识中不断积累的欲望、梦想与素材就成了我们创作的巨大资源库。人们通常会在对一幅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时,对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发出感慨,但作者的潜意识往往通过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呈现,即使其形式是不连贯的,是破碎的,但这对其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灵感源泉并不影响。正是这种潜意识在脑中的停留,让现代艺术家们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作品。

2.弗洛伊德理论下现代艺术作品的解读

艺术家们创作时的基本素材往往来自他们的生活,就像弗洛伊德试图用实验证明的一样,在人们梦里所出现的一切都是可以被解读的,也是有意义的,同样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观察到的、经历过的一切都成了梦的素材。

现实是梦的来源,而使做梦者在现实生活中欲望得到满足则是梦的最终目的。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在梦中替换扭曲出现的各类人物,就体现了我们不认同的潜意识。而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往往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创作者的欲望进行了满足,例如:马克思·恩斯特的《波兰骑士》《青春期》、凡·高的《向日葵》等作品,再比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其实这些作品都能够被看作作者潜意识中的自我满足。

图1 波兰骑士

图2 格尔尼卡

图3 向日葵

在现代主义艺术家看来,梦的素材来自日常生活,或是人脑潜意识的加工。并且艺术创作过程与梦的荒诞性之间存在着关联性,艺术家们各种各样的想象形式也来源于潜意识的显现。梦是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退化,这是莫里的观点,这与弗洛伊德的想法具有相似性,当人们的理性思维活动停止后产生了梦,也就是说,和艺术创作过程一样,梦体现了人们更加真实的自我体验。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才诞生了许多突破传统的艺术作品。而弗洛伊德则被同时期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们视作导师和灵魂指引者,基于自身的真实的潜意识来创作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就像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梦一样,所以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就像对梦进行解读一样。弗洛伊德认为,可以将梦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需要对其来源进行分析思考的隐含的内容,另一个则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内容,艺术工作者需要在创作过程中改装深层次的思想,同时提炼、加工自己的创作动机和素材。所以想要了解作者在作品中隐含的内容就需要对作品进行解析。

就像斯顿培尔曾说的“觉醒意识很容易对梦的记忆进行篡改。”一样,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自身理性思维的制约。这种现象在现代艺术作品中尤为明显,如蒙克的《呐喊》。现代艺术以夸张,荒诞,专于表达情感著称。不难看出现代艺术创作过程与梦境解析具有极大共通性。

二、梦的解析对现代艺术流派具体影响

1.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

提起现代艺术,首先想起的必然是达达主义和起源于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这两个流派不仅对文学,视觉艺术产生了影响,甚至影响到了其他各个领域。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若用梦的解析来看,就是艺术家处于世界大战后惶惑不安的氛围之下,作者们将现实通过自己的潜意识思维加工改造,从而进行了一场精神革命,使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看法发生了巨大转变。它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3某种程度上,梦是更真实更纯粹的本我,在弗洛伊德思想的指导下,利用梦境和潜意识的创作更加有据可依,这也许就是为何这类突破传统的艺术流派会兴起的原因。

达达主义并非政府发起,而是许多青年艺术家以自己象征性极强的反传统美学的作品对现实世界的抗争。他们拒绝一成不变的美学标准,向世界传递出潜在性的,极其真实的自我。他们非常善于利用弗洛伊德的梦境改造理论,甚至采用了巴枯宁的口号:破坏就是创造。

2.在《梦的解析》影响下作品的审美特征显现

在《梦的解析》影响下做出的作品,意向性是审美体验特性中十分强烈的一种,尽管意向性并不存在于所以体验中。但是,就总体而言,在体验方式中作者都可以较直接地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观众。观赏者的具有意向性的体验一定是需要某些因素来进行承载的,正是因为有这些因素进行承载,所以意向性体验才能起到一定作用,某事物中的内含的某些意义又来引发意向性因素,而这些因素本身就是具有给予性功能的,所以一旦这些功能进行了实行,某事物本身就有了有意义。

如果我们用《梦的解析》中的思路来观画,就会得到与上述内容类似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在对赏析作品进行分辨的时候也需要确定我们是用现象学态度还是自然态度。当我们用的是自然态度时,我们只是得到了一种知觉。比如说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作品中包含了石子、鸟儿、乳房、性器官等概念,现在让我们将这幅作品本身抛开,想象一幅画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原模原样的呈现着鸟儿和石子。当我们采取的是自然态度来对这些意向进行论述时,我们会使其中蕴含的体验关系超越空间现实。当然,当你在现实生活中实打实地面对着这些实物,你也会形成或许相同或许不同的体验关系。就在此时,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只是在想象,那么原本与现实有关的现实事物,例如性器官、乳房等不存在了,同样的,以为存在于现实的,与想象有关的现实关系也消失了,只剩了知觉存在。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将知觉和被知觉者现实存在的实际关系排除了,同时也把心理世界、外在的物理世界全都排除了,只将知觉和被知觉者之间的关系留了下来。而这种关系,在上述例子中其实就是喜爱与被喜爱的情感。

再比如,许多人对达利著名的画作《记忆的永恒》是基于一种普遍的时间概念角度来进行理解的。但实际上,这幅画当中的钟表等意向其实是物理客体广延瘫痪的符号,该画真正表达的是一种物理客体广延的瘫痪,并不是宇宙时间的瘫痪,在《梦的解析》影响下的作品,都有很强的符号性的审美特征。

三、结论

弗洛伊德的作品《梦的解析》对于现代艺术影响深远,其中达达主义与从达达主义中分裂出的超现实主义,更是充满了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子。这些作品打破了现实对于创作的禁锢,创造出了一个不拘泥于形式,思想活跃的精神空间。梦境作为超出现实世界的存在,为艺术家们带来了无限灵感。弗洛伊德的梦中象征元素理论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与其说是弗洛伊德影响了现代艺术,不如说是他的理论刚好能被现代艺术所用。在现代艺术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中,弗洛伊德的理论既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对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的驳斥),又提供了形式上的切入点(梦的解析对文学艺术,尤其是超现实主义提供了方法)。论述任何个体对整个时代的影响都是很微妙的问题,因为我们无法分辨是弗洛伊德影响了一个时代,还是时代的某种必然性塑造了他。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潜意识艺术作品
分析还是吸收
——浅析弗洛伊德与荣格对待潜意识的不同态度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漫画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