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管廊工程中超长顶管施工技术探究

2021-05-25李文

中华建设 2021年5期
关键词:顶力管节顶管

李文

一、工程概况

玉带河大街综合管廊工程,总长约1290m,沿线建设内容主要有2座逃生通道、4座逃生口/吊装口/线缆放线口、6组分支口、2组进风井、1组排风井、1座人员出入口,关于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顶管施工为该综合管廊的重点工作内容,对技术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

二、顶管施工方案概述

悬臂结构开挖,两座矩形基坑(工作井)处分别预留出入口。以设计要求为准,提前制作管节,利用吊装的方法将其吊至工作井内,启用油泵和千斤顶,配合挖掘机协同作业,秩序井然地向前掘进,使管节被持续推进,使其从工作井的预留洞口穿出。顶管机械推动期间,持续切削土体,管节可以沿着既定的轨迹前行,到达接收工作井的预留洞口,由此则构成完整、严密的管道体系。根据顶管施工需求,还配备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该设备配套加强刀盘,作用力较强,能够高效切削土体,产生的泥土与注入的泥浆充分混合,形成均匀性较佳的泥浆,通过泥浆的作用平衡土压力。

三、顶进参数验算

顶管施工期间需预估顶管的顶力,经计算后确定各项细分指标的取值,具体做如下分析。

1.后靠背允许顶进力

将连续墙作为顶管工作井,此条件下后靠背允许顶进力的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后靠背允许顶进力计算简图

按如式(1)下方法计算,确定后靠背允许顶力F:

式(1)中,Kp为被动压系数,取3.69;γ为容重,取16.1kN/m3;b为后靠宽度,取4.5m;h为工作井底板至地面的深度,取15m;η为安全系数,取1.8;h1为后靠背顶至地面高度,取11m;h2为后座高度,取4m;h3为工作井连底至底板顶高度,取8.5m。

根据前述公式及取值展开计算,求得:F=30632.8kN

2.顶管段管道的顶进总阻力

计算顶管段管道的顶进总阻力分别如式(2)、式(3)、式(4)、式(5)所示。

在式(2)、式(3)、式(4)、式(5)中,F0为顶进总阻力(kN);F1、F2为顶管机前端正面阻力、顶管外壁阻力(kN);D为管外径(m);L为顶进长度(m);fk为管道外壁与土体单位面积平均摩擦阻力(kN/m2);P为顶管机截面中部的压力(kN/m2),根据受力关系可知,其等同于水压力Pw,即90kN/m2;ρ为水的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m/s2);h为地下水位到挖掘机中心的深度(m)。

3.工作井最大工作顶力

施工现场共配套8个千斤顶,各自的工作能力一致,顶力均为2000kN;此外,根据施工需求适配液压油泵站,其能够提供的最大压力为31.5MPa。按照式(6)方法展开计算,确定工作井的最大工作顶力:

式(6)中,n1为千斤顶数量(指的是处于使用状态的设备);J0为单台千斤顶额定顶力(kN);Pj为液压泵站的使用压力(MPa);Pn为千斤顶的标称压力,取31.5MPa。

根据前述公式及取值展开计算,求得:Fj=8×2000×(31.5/31.5)=16000kN

由此可知,最大顶力为16000kN。从所得结果来看,F0=12991kN≤Fj=16000kN,工作井主顶可满足总顶力的要求,因此无需在此基础上额外增设中继间。

四、施工质量控制

1.穿墙出洞

顶管施工全流程中涉及到诸多节点,其中顶管穿墙出洞为首个关键节点,在本项目的施工中,分别在始发井和接收井地连墙处预埋钢盒,此举的目的在于将其作为预留的进出洞口而使用。考虑到渗漏问题,在两个洞口处分别安装止水钢圈和止水胶圈,形成完善的防水体系。

2.正常顶进

顶管机的运行需得到油泵和千斤顶的支持,两者共同作业,提供推力,在其作用下推动管节沿既定的姿态有序向前顶进。顶进机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运行速度,顶进速度5~15cm/min,出洞速度适当放慢,为2~5cm/min。顶进施工期间,适时将产生的泥渣排出,达到泥水循环平衡的效果。

3.测量与纠偏

顶管施工中存在地质、水文等干扰因素,易出现顶管姿态偏差,因此需加强监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按照多次、少量的方法完成顶管作业。测量纠偏所用设备为激光经纬仪,利用该装置发射激光束,作为顶进过程中的导向线,使顶进设备沿着该路径前进。通常,宜将激光经纬仪布设在管道的中心位置,所释放的激光束也可作为管道中心线而使用。

4.触变泥浆注浆

(1)触变泥浆注入系统

顶进施工中,顶进机械所受的阻力以及方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可预见性,即难以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对其做出精准的判断,此时宜启用触变泥浆注入系统,降低顶进时机械所受的阻力。顶进机运行中,分别在每节管的前端设置触变泥浆注浆孔,在浆管外壁形成泥浆套,在其作用下降低顶进阶段的阻力。

(2)浆液配置

拌浆是触变泥浆系统的关键工作内容,按特定的比例将注浆材料兑水,由此形成均匀性较好的浆液。浆液在使用前需静置24h,再利用注浆泵将其注入管道内。注浆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加强对压力表的观测,视实际情况灵活控制注浆压力。

五、施工防范措施

1.顶管轴线控制。激光经纬仪和测量靶联合作业,共同控制顶管轴线,尽可能减小其与设计轴线的误差。电子测量靶运行过程中将生成光斑偏移数据,顶进机头可根据此方面的数据控制顶管轴线。

2.地下障碍物的勘察。在正式施工前详细检查工作井、顶管施工前进线周边3m内的既有建(构)筑物。在地下管线的检查工作中,应考虑到管线的中线位置、类型、管径及埋深,此外,诸如管线及检查井的位置等均是关键的勘察内容。

3.沉降控制措施。现阶段,地表观测和深层雷达物探均是较为关键的方法,需重点关注顶进前进线3m范围内,例如是否存在管线、建筑物等,定期检测,遇特殊情况时采取24h跟踪监测的方法。通常,每1~2天便要更新一次数据,供分析所用。不仅如此,沉降控制监测数据还可以给顶进机纠偏提供参考。

六、结语

综上所述,长距离顶管潜在诸多安全隐患,需合理应用减阻措施,适配高度稳定的触变泥浆系统,在顶管施工中加强监测,及时纠偏,确保顶管姿态的合理性,进而顺利完成顶管作业。实践表明,合理应用顶管施工技术后,在有效完成顶管作业的同时,周边现状建(构)筑物也不会受到影响,综合应用效果较佳,适用于地下管线复杂、交通流量较大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猜你喜欢

顶力管节顶管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谈顶管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
顶管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机械法联络通道管节拼装施工技术
深中通道超宽变宽沉管E29完成沉放对接
浅析长距离顶管过程中触变泥浆技术应用研究
球墨铸铁顶管喷敷工艺探讨
给初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顶力”
声纳法在管节沉放实时定位测量中的运用探讨
国内首例深覆土沙漠顶管工程应用青龙管业DN3000mm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