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方向

2021-05-25王新彩

中华建设 2021年5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原则

王新彩

一、绿色建筑概述及原则

1.基本概述

绿色建筑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也是对传统建筑设计营造模式的一个提升,绿色建筑理念贯穿于整个过程,从前期策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运维都需将做到节约资源,主要表现在对水、电等能源和材料的节约,并且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为生活、工作、居住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建设绿色、低碳建筑,其侧重点在于对全部工程的管理,特别重视前期设计阶段以及后期施工建设和运维的指导作用。图1为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系统示意图。

图1 绿色建筑技术主要系统示意图

2.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的主要原则包括协调性原则、地域性原则、高效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宜居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1)协调性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环节,需要确保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实现建筑单体和周围环境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构建成统一标准的有机生态建筑系统。

(2)地域性原则。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优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地域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通过有效借助该区域地理优势及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创新设计。

(3)高效性原则。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使用绿色建筑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专业技术的实践过程,因此需要保证技术应用的高效转化。需要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全部生命周期中,减少能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

(4)自然性原则。绿色建筑需要体现建筑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保证两者的共存,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的重视,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整个周期中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5)宜居性原则。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从内部情况进行分析,需要严格避免对住户健康造成的不良因素,特别是过往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使用材料不合理导致污染严重,对住户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6)经济性原则。基于我国国情,目前正处于全方位探索的阶段,为了体现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体现经济性原则,根据工程设计情况进行优化分析,注重长期使用,对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这一前提下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建筑工程设计中使用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量最大的行业,特别是对建筑工程、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材料来说,在使用过程中须消耗大量的能源。基于我国打造低碳可持续型发展社会的需要,倒逼建筑行业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对发展模式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创新,在各阶段合理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使用绿色建筑技术与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不但可以实现对绿色能源的有效利用,达到节能的目标,同时还能够保证资源循环使用的有效性。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人员来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具备绿色建筑理念,加强对通风、保温、隔热以及能源循环利用的重视,这样不但能够有效节约材料和施工成本,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建筑结构的优化,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合理的布局,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使用绿色建筑技术效果明显,需要设计工作人员加以重视,并且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也是未来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方向

1.建筑和环境规划

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做好宏观规划,从根源处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所以需要在结束规划后进行设计优化,为了提高建筑的生态性能,防止后续变更或者大幅度修改,可以使用BIM技术对建筑方案及周围环境进行模拟,对建筑布局、朝向及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其处于最佳的适配状态下。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对建筑自身结构的优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遮阳结构的设计、形态方面以及内部布局方面的设计等,设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进行优化,确保建筑本身具备一定的节能性。

2.建筑形态

对建筑形态进行设计也是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住宅建筑的形式相对单一,但是对公共建筑来说,其外观的新颖性有较高的要求,受到外观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该类技术在节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则需要加强对建筑形态的优化。例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圆形穹顶采取直接落地设计模式,玻璃幕墙占据较大的面积,所以在具体优化设计过程中,可将屋盖设计为采光玻璃的形状,通过BIM三维建模技术对设计方法进行模拟,将不同的设计方法展现出来,对参数进行计算,选择成本最低方案。

3.环境适应性

在使用绿色建筑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周围环境的应用,例如花草树木、自然湖泊等,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直接、有效的应用。在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时,需要实现对自然光照以及风等因素的合理利用。设计工作人员可以使用BIM软件,对自然光照、自然风等进行建模,全面分析,实现对其的合理应用,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既满足光照、热湿等环境舒适性指标又达到绿色节能的目标。

4.高效建造技术

作为建造实施过程中标准化、工业化的最主要手段,装配式建筑属于绿色建造技术。标准化设计、预制构件、免抹灰技术、全装修以及信息化应用等主要技术应用手段助力绿色建造;不可忽视的机电装修一体化、管线分离也应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被采纳使用。而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还应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手段实现施工阶段的四节一环保目标。

5.建筑节能设计

对大部分民用建筑来说,需要不断优化建筑的节能性,尤其是围护结构、以及其他的节能系统。首先,需要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优化。主要需要对门窗比例进行合理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围护结构面积、布局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其符合室内采光的要求,同时减少围护结构资源消耗,提高建筑整体的节能性。也宜使用BIM软件对门窗比例开启位置等进行优化设计,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确保门窗面积和比例的合理性。其次,对墙体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材料和设计方法,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隔热性、保温性。最后还应合理设计雨水回收系统,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呈飞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够保证建筑设计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生存居住环境,提高建筑的整体生态性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节能及环保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原则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决策及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浅谈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