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021-05-25项洋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4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信息化

项洋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对于建筑企业在项目施工寿命全周期过程中资源耗费、管理成本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管控,主要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成本、管理费用及税金构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成本信息化管理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加强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化、全面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效益综合分析辅助经营决策,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信息化管理现状

就我国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具体情况来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建筑企业通常有项目地理分布广泛、施工周期长、类别繁多、员工人数众多、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带来了管理上的巨大挑战,成本数据收集不易,管理体系建立困难。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很多行业都依靠信息化实现了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建筑施工企业也开始通过信息化寻求方向,企业各层级根据管理需求建设了各类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导致系统应用不深入,仅解决了成本数据收集录入的问题,而由此产生的大量业务数据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整理、分析和利用,各层级管理者仍然无法通过数据掌握公司成本管理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中领导和员工对信息化建设工作普遍重视程度不够,理解不透彻,更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工作方式。与此同时企业中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掌握建筑专业知识、业务过硬,又对信息技术比较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对企业项目成本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较大影响。

2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信息化管理架构

2.1 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设计、实施与监督,利用信息化系统需要有效实现企业总部、子公司、片区和项目部的多层级成本管理,就要进行整体统筹的顶层设计,以企业成本管理思路和制度为核心,以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信息化的方式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标准,统一管理维度、统一计算颗粒、统一业务账期,确保数据质量以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物联网自动终端采集数据减轻一线人员负担。此外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对于软硬件及现场终端与网络架构的配置,需要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具体业务进行考虑,是否需要配置相应信息设备,不能为了发展信息化而大量投入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1]。

2.2 核心系统架构

根据成本管理主线,以WBS 及BIM 技术进行架构,按照数据资源层、业务服务层、应用系统层三个层次构建。数据资源层是基础性的系统设置,其设置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将对后续层次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业务服务层是由数据管理平台和相关支持服务构成,建筑施工中的信息存储、网络通信、交流沟通都是由业务服务层负责。而应用系统层是成本管理系统中的操作系统以及各类数据库,当用户在操作系统时,系统就能传输信息到所需要管理的目标层,其主要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模块

2.3 网络安全

工程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成本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以及操作权限的安全性,需要在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保护。

3 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3.1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网络信息化系统

网络信息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也应跟随网络信息的发展脚步,建立分布式部署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工程成本管理中,会涉及多个部门相互协作配合的情况,联系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使工程数据完全统一,施工过程中的信息能够得到迅速反馈和利用,确定以WBS及BIM 为主线,将工程成本管理划分工程量、生产进度、物资、设备、劳务、财务、人力资源等多个成本相关子系统进行关联挂接,并结合终端自动采集数集的实施方式,将数据信息由项目层逐层反馈到管理管理层,之后经由数据中台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汇总,得出管理层需要的内容,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如图2所示。

图2 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就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将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划分成多个成本单元,并以此为基础,对每一项成本费用进行数据收集,再进行汇总整理,能够对各个部分的成本做出系统化的统计,得出工程整体成本发生情况。并且大量的数据信息也可以结合施工现场,监督管控施工中的不合理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2]。

3.2 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化管理

物联网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实现建筑工程成本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达到数据自动收集和汇总的目的,减少现场人员的手动工作量。如项目物资管理,在材料的出入库过程中,由于品种繁杂、数量较多,管理难度比较大,过往使用人工填写收料、发料单,并录入系统中,很容易出现项目遗漏缺失单据、录入工作量大等问题。现阶段可为每种材料设定二维码编码,在入库时录入相关价格与数量,并打印出二维码粘贴在相应位置。对于大型材料不便于粘贴二维码的,可以直接在系统中进行查询点选或者形成二维码记录本。在出库时直接通过手机端扫码填写出库数量就会将信息实时录入系统当中,形成进出库台账,还可以通过手机端签字或者指纹确认,不仅提高了出入库的工作效率,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也得到了保证。其次,在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上,通常需要手工记录设备施工时间和施工部位,以此为依据对租赁厂商结算形成机械成本费。针对这一情况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设备终端的安装,自动获取其设备运转记录、施工范围和轨迹、油耗水平并利用视频监控监督重难点部位的施工情况,有安全风险时及时提示停止作业,并且具有安装简单可重复周转使用的特点,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人为管理造成的成本偏差,结算依据更为准确。

3.3 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分析

建筑工程中的数据信息是庞大繁杂的,在自动收集或人工收集完成数据后需要进入统计分析阶段。过往通过人力进行成本分析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出现缺漏,并且由于统计颗粒度不同、账期不一致等情况而影响分析结果。通过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自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设置好相应的逻辑关系,便可得出需要的分析指标和预警提示,以此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从而实现成本管理。并且大数据技术可以应用在建筑施工中的多个方面,例如材料供应商、分包单位等方面。如对分包单位的合同签订情况、计价结算情况、施工能力等情况进行同一类分包单位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在不同施工项目的纵向指标比较,由此选择有实力的分包商可以一定程度上规范劳务管理,减少劳务成本的投入。

此外,大数据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还有信息积累的优势,传统数据信息记录在纸质或存储于计算机当中,没有应用于信息系统,需要依靠管理人员进行分析[3]。而大数据可以通过提取这些过往的数据来分析出目前工程成本的变化情况。例如对相似施工条件下的项目施工成本指标对比分析,为之后进行同地区同区域的项目投标在做成本测算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经营市场发展的良好发展,降低不利标段的投标风险。

4 结论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企业发展情况,导致无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工程成本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建筑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建立符合施工企业管理思路、满足管理需求的信息化系统,并运用网络平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信息化发展,为各层级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使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成本信息化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