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建筑工程实体检测中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的作用

2021-05-25黄梓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4期
关键词:保护层实体钢筋

黄梓

(广州市稳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0 引言

建筑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秩序稳定。因此,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势在必行。建筑工程实体检测作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技术的合理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则是笔者对建筑工程实体检测中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的几点认识,意在抛砖引玉,寻求对将来检测技术的发展有更好的认识。

1 对钢筋保护层及其检测技术应用作用分析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混凝土、钢筋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实体结构主要材料。因此,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检测成为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以往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过程中,由于钢筋抗压强度较大且弹性模量和混凝土相近,多侧重于混凝土指标计算,钢筋保护层则通过模型套用、公式套用方式进行相关指标计算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钢筋保护层检测准确性。而从钢筋保护层设计本质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钢筋保护层是基于钢筋与混凝土等施工材料的结合应用下形成的一种具备良好抗压力、抗应力的复合型结构,能够进行钢筋保护的同时,平衡建筑工程实体结构荷载。但如果钢筋保护层过厚亦过薄,或在建筑工程实体结构中呈不均匀分布,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实体结构稳定性、牢固性、可靠性。综上,种种因素需要通过加强钢筋保护层检测,确定适宜钢筋保护层厚度,以满足建筑工程实体结构设计需求,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与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

2 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1 主要应用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质量要求和认知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意识的不断提高,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得以发展。目前,较为常用的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磁感应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在电磁感应原理指导下,借助钢筋检测探测仪器对钢筋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该技术操作简单且检测准确性较高。但在实践应用中,需要初步确定被测钢筋位置,并结合混凝土钢筋结构设计资料,有规律移动检测设备,以逐一检测并标记。同时,需要掌握钢筋直径,保证仪器参数设置的准确性、合理性。此外,在遇到钢筋实际根数与设计存在较大偏差;建筑工程实体结构中含有较多铁磁性原材料;钢筋材质、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存在较大偏差等问题时,应保证被测钢筋不少于整体的30%,被抽取检测校准的位置不少于6 处,根据仪器里程合理确定试件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校准用试件尺寸(单位:mm)

(2)雷达法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以雷达仪为主要检测设备进行钢筋保护层检测,多应用于结构面积较大或构件面积较大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该技术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环境与条件,结合工程项目设计资料,合理选择仪器。同时,应根据钢筋保护层中钢筋排列方向确定扫描方向,并做好检测信息记录工作。此外,在遇到钢筋实际数量、实际位置和设计偏差较大、混凝土含水率较高、结构原材料实际材质和校准试件材质差异较大等问题时,应保证所选取检测钢筋超过整体的30%,同时可通过钻孔、剔凿等方式抽取6 处及以上钢筋进行验证[1]。

2.2 技术应用问题

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与相关规范的提出和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钢筋保护层检测质量,但从实践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关于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精细的指导规范与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检测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准确性,制约了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应用作用的有效发挥。又如,当前所应用的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多侧重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而在建筑工程实体检测中,除钢筋保护层外,还涉及其他内容。如何提高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综合效益是新时期研究的重点问题。此外,受操作人员检测手法、检测设备、结构材料、工作环境等多因素影响,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应用结果易出现偏差,降低检测结果应用价值,增加检测工作难度和负担。

3 促进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应用作用有效发挥的策略分析

针对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落实改善策略,以促进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应用作用有效发挥。

3.1 加强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规范制定,细化技术操作要求

技术规范与操作要求是驱动技术应用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应用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进行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时,应善于通过工作经验总结,既有研究成果分析,制定完善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规范,也能够围绕钢筋保护层结构检测、钢筋保护层钢筋数量检测、钢筋保护层钢筋厚度检测等细化技术操作要求。例如,梁板构件监测时,抽检件数不得少于5 件;待检测梁类构件的检测范围应为整个构件;钢筋层厚度测定时,注重位于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核心部位且对整体结构承载能力存在直接影响的钢筋测定;在进行局部破损检测校准时,应避免破损操作对钢筋保护层产生不利影响,且检测完成后应及时修补;钢筋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直径比不足2.5 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误差不应超过1mm 等[2]。

3.2 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及其质量管控体系

在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中,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是保证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对此,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树立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意识,紧跟当地住建局发布的相关条例和通知,不断完善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体系、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质量管控体系、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等。善于从管理层面进行技术操作规范和指导,降低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等对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技术应用效果的不利影响。

3.3 提高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水平,增强人员专业能力

检测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人力资源支撑,可通过提高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人员专业能力和素养促进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应用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定期的教育培训、技术探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经验学习、工作交流等方式,丰富工作人员检测经验,提高工作人员操作能力;注重建筑工程实体结构质量保证中的多方参与组织合作,能够从钢筋保护层设计、钢筋预制、钢筋运输、钢筋安装、钢筋保护层检测等多环节、多层面进行质控与安保。

3.4 明确检测技术应用要点,加强钢筋保护层检测细节控制

细节决定成败,实现钢筋保护层检测精细化应用,可有效促进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质量提升。对此,工作人员需对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应用要点具有准确掌握,给予检测细节精准把控。例如:①检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检测工程具体情况具有全面、准确掌握,包括结构设计情况、检测现场环境状况、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检测不良影响因素等;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根据检测内容、检测要求合理选择检测设备,并做好设备检修工作,保证其应用可靠性、安全性;了解影响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做好规避、消除、防范工作;梁、柱等结构检测以无损伤检测技术为主,避免检测技术应用对结构造成非必要损伤;③根据掌握收集与检测获得的信息,科学布置测线,做到规范“留痕”,尽可能提高测量精准性;④根据构件属性、建筑材料、检测位置,结合既有规范确定抽样比例。如梁板构建通常按照2%抽样;悬挑构建通常需保证抽取样本占总体的50%以上;梁体检测以25%~75%跨区域为主;⑤根据检测结果,合理选择问题处理手段提高建筑工程实体结构质量。如精准定位钢筋,并运用钢筋绑扎技术、钢筋焊接技术增强钢筋结构稳定性,解决钢筋位移或倾斜问题;⑥树立创新意识,赋予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技术客观性、综合性特征,实现同一技术多方运用[3]。

4 结论

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实体结构检测关键技术,其合理、科学、有效运用,对提高建筑工程实体检测质量和效率,消除建筑工程结构安全隐患存在积极影响。对此,在明确认知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作用的基础上,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要求,立足建筑工程实际加强钢筋保护层检测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以保证该技术在建筑工程实体检测中作用的最大化发挥,为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和提升提供良好检测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保护层实体钢筋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寻找空气保护层
截钢筋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