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视域下的布洛陀学术研究趋势与知识图谱分析
——以395 篇中国知网论文为例

2021-05-24

百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壮族研究文化

王 京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北京 100190)

布洛陀既是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中的文化祖先,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中敢于创新、善于创造又充满智慧和爱心的优秀代表,关于布洛陀的叙事具有产生时间早,传承渠道多,流传地域广等特征,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民间文学、神话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存量丰富,表现出研究的历时性、多维度和学科交叉性,其中相当一部分成果以期刊论文的形式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本文社科学术大数据为切入点,主要运用CiteSpace①CiteSpace 是应用Java 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可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的绘制。软件,对收录于知网的395 篇布洛陀研究论文进行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的文献计量分析②陈超美:《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 实用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12 页。,采用文献全覆盖式的数据梳理进而探讨布洛陀研究领域的概貌,生成相对完整的知识图谱体系。借此实现主题领域发现、前沿热点分析和历史演进解读以及布洛陀研究学术史的规律性探索,进而为布洛陀学术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一、“布洛陀”研究年度变化趋势及学术影响力分析

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布洛陀”作为学术研究对象,首先需要对布洛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搜集。笔者从文献专业度与研究影响力出发,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以“布洛陀”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到395 篇论文③检索时间为2020 年11 月20 日。,其中北大核心期刊120 篇,CSSCI 期刊108 篇,CSCD 期刊2 篇,其他来源期刊165 篇。笔者将这些文献的作者信息、发文机构、题名、发表时间、关键词、被引信息和摘要等相关信息以Refworks 格式导出,以其为后续对布洛陀研究计量分析与趋势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数据来源。

对知网采集的文献进行发文量年度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4 月收录的周作秋《论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①周作秋:《论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第4 期。和《壮族古代哲学思想探源》②黄庆印:《壮族古代哲学思想探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第4 期。为发端,距今已有近40 年的研究历史,年度发文数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可划分为1984—1991 年的缓慢增长期,1992—2005 年的迅速攀升期,2006—2010 年的全面爆发期和2011—2020 年的持续高位增长期(如图1 所示)。其中2005 年之后的发文总量为354 篇,占发文总量的89.6%,特别在2006 年布洛陀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③批准时间为2006 年5 月20 日,遗产编号为Ⅰ-2。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目光聚焦在本研究领域,在发文数量与研究方向的丰富度方面出现了较为明显跳跃式变化。

图1 1984—2020 年“布洛陀”主题年度文献数量及环比增长趋势图

包含“布洛陀”关键词的论文被引频次,在直观反映学术关注度的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与布洛陀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整个学界产生的影响:通过年度文献被引频次的高低,可对布洛陀研究的学术传播程度进行解读。由图2 可以看出,2006 年之后,与以“布洛陀”为关键词的文献被引频次逐年上升,2011—2019 年间的文献被引频次稳定在每年48 次以上的高位状态,特别在2016 年达到了69 次。

图2 1984—2019 年“布洛陀”主题文献被引数量及环比增长趋势图

分析这种曲线特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与布洛陀相关的新的研究方向及关注热点还在不断被挖掘,研究主题口径的进一步拓宽构成了提升学术传播度的客观因素。(2)社会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高温关注成为刺激布洛陀研究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主要动因,特别是2016 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中对民间文学类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划分与界定,更加突出了民族特色以及与非遗传承人、现代科技和当代生活的结合,极大促进了学界对壮民族非遗文化的关注。(3)伴随着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深入融合,以布洛陀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动力被进一步激发出来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18 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http://www.ihchina.cn/luntan_details/18850.html,2019 年6 月17 日。。

2018 年4 月8 日,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为其内设机构。伴随着“有效利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政府信息公开:《文化和旅游部等17 部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12/t20181211_836468.html?keywords,2018 年7 月10 日。等政策的进一步推行实施,2018 年至今,“布洛陀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遗址”“文化特质”“传播视野”“壮族文化”等文献关键词被引数量增长数量明显,表现出在相关研究领域较深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可以预测,随时间推移,其学术传播度或将保持在一个相对明显的增长态势。

二、关于“布洛陀”研究力量的结构分析

通过对1984—2020 年间395 篇文献进行基于作者发文数量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318 个节点,211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42(如图3 所示)。在此期间共计有318 位学者进行了与布洛陀相关的研究工作,节点大小代表该作者发文数量的多少。每个节点由颜色深浅不一③本刊注:图片黑白打印,颜色深浅效果不明显,读者可下载电子论文对比阅读。的多层年轮构成,其中每层年轮标志着发文的年份,年轮颜色越深,则发文距今时间越久远。

图3 1984—2020 年间布洛陀研究学者发文量及合作分析图

同时,从发文数量维度考量,总发文量在5 篇以上的相对高产作者有11 位,他们对于布洛陀的研究侧重点也各有侧重,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综合图3 和表1 的相关内容,可得出布洛陀研究力量的发展演变存在的特点。

表1 布洛陀研究领域高产作者发文量及研究方向一览表

(一)发文时序表现出明显的段落性

依据节点颜色所代表的发文时序,布洛陀研究学者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以周作秋、熊远明等为代表的20 世纪90 年代,研究方向与主要内容聚焦于《布洛陀》的本体研究及价值研究。第二个段落是以覃乃昌、徐赣丽为代表的20 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其中覃乃昌在《布洛陀文化体系述论》①覃乃昌:《布洛陀文化体系述论》,《广西民族研究》2003 年第3 期。一文中提出了“布洛陀文化体系”的概念,将布洛陀神话、史诗、民间宗教、歌谣等视为整体进行逻辑与结构研究,被引量位居布洛陀研究文献之首。同期,徐赣丽通过《多元浑融的壮族民间信仰文化》②徐赣丽:《多元浑融的壮族民间信仰文化》,《广西民族研究》1999 年第3 期。等系列论文深入剖析了以布洛陀经诗为代表的壮族多元信仰文化特征,综合论文被引数据,以上述学者为代表的研究群体成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第三个阶段是以李斯颖、黄中习、覃彩銮等为代表的21 世纪初至今,该时期学者对于布洛陀研究的方向更加丰富,且不少是对上阶段学者研究主题的再深入与再挖掘,实现了传统研究与当今时代背景的融揉,体现出明显的研究力量的延续、接力与突破。

(二)学者普遍偏向相对独立的研究状态

395 篇布洛陀研究文献中,由单一作者独立撰写完成的篇目数为319 篇,占全部篇目的80.8%,说明学者们更倾向于独立自主的研究状态。这一方面符合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一贯态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布洛陀研究分支数量与学者数量之间的不对称,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力量的相对分散。

(三)小范围合作组团特征明显

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由图3 可见在以散点状布局的总体态势中,有几处较为明显的合作关系,如黄中习、陆勇、韩家权等形成了布洛陀英译研究组团;江洪、刘洪、伟明、李天资等形成了对壮族特定群体的特征性疾病研究组团;高魏、张显成共同发表了3 篇论文,形成了麽经整理及壮族宗教用语研究组团。据分析,这些明显的合作缔结关系的形成,原因之一是特定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某一研究分支,如英译、民族群体医药研究等,这些分支在研究对象和专业度方面相对独立,更容易形成团体聚合力量;另一原因是部分合作者之间存在师承关系,构成了天然的合作关联基础;还有另一重要因素是社科基金项目和横向课题等的支撑,借助课题或项目的平台更易产出跨机构甚至跨领域的合作成果。

三、关于“布洛陀”研究演进情况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主题的高度凝练,论文关键词与论文主题息息相关。论文所包含的关键词信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而这种关联可以用关键词共现的频次来表示。通常情况下,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则代表这两个主题的关系越紧密。①Callon M, Law J, Rip A. Mapping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Mapping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acmillan Press, 1986:815.共词分析法(或关键词共现)便是通过全部文献中的词汇对或名词短语共同出现的情况,来确定该文献集所代表的研究领域中各主题之间的关系,据此形成共词网络,从而可以直观捕捉到该研究领域中的重点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发展历程和结构演化。通过CiteSpace 对395 篇布洛陀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时间区间为1984—2020 年,选择标准(Se⁃lection Criteria)设定为Top N=50,即从每个时间切片中选择最常出现的前50 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得到50 个节点和52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4(如图4)。

图4 1984—2020 年间布洛陀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中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出现次数越多,节点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存在一定强度的关联,节点间的远近则反映出主题之间的亲疏关系。结合图4 和高频关键词及高中心性关键词表(表2),我们可以从计量角度将布洛陀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表2 高频关键词及高中心性关键词列表

(一)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末的主流研究阶段

该阶段所包含的主题聚类有布洛陀、壮族、布洛陀神话、布洛陀史诗和土司等,该阶段研究的一大明显特征为主线清晰,且研究方向较为稳定与聚焦,构成了布洛陀研究的重要基石。根据表2 数据,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 位关键词分别为布洛陀、壮族、布洛陀文化、布洛陀经诗、敢壮山、《布洛陀》、麽经布洛陀、壮族神话、英译和姆六甲,对关键词出现的频数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对“麽经”“布洛陀经诗”等相关主题的探索一直作为学术研究的主流存在。从时间持续角度看,包括“布洛陀”“布洛陀史诗”“《布洛陀经诗》”等传统经典研究方向在内的前几位主题持续时间均在20 年以上,体现出较为稳定的主题特性。而其他与之相关的次主题也大多依托主流研究基础延伸而来,从不同维度持续丰富着布洛陀研究的广度与宽度。

(二)20 世纪末至2010 年的深入研究阶段

该阶段的主题聚类包括敢壮山、稻作文化、《布洛陀经诗》、壮学和古代社会等。这一阶段的来临与壮学研究的持续深入关系密切。有壮学研究者认为,在经历了初创期、发轫期和发展期之后,壮学研究在1991 年前后正式跨入了繁荣期。①覃彩銮:《壮学研究七十年》,《百色学院学报》2020 年第1 期。研究方法的革新、研究力量的增强和研究视野的拓展为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提供了更加适宜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契机下,布洛陀研究领域中总领性和跨领域研究的文献数量明显增多。如梁庭望通过对《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29 种本子的系统研究,全面梳理出包含创世神话、民间传统宗教、私有财产引发的家庭矛盾、奴隶制产生等在内的布洛陀文化十大类型②参见梁庭望:《古壮字结出的硕果——对〈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初步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5 年第1 期。;黄桂秋在《壮族民间麽教与布洛陀文化》一文中,提出了壮族民间麽教具有“统一的最高神祇布洛陀,有自己的基本教义和教规,有较系统的麽教经书……”③黄桂秋:《壮族民间麽教与布洛陀文化》,《广西民族研究》2003 年第3 期。的经典论断,并特别强调了壮族民间麽教与布洛陀文化的密不可分的从属关系,在民间宗教和文化研究之间搭建起了沟通桥梁。

(三)2010 年至今的全面繁荣阶段

该阶段所包含的主题聚类包括布洛陀文化、布洛陀信仰、“绞”等,该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论文数量多,近10 年知网收录的论文数量达266 篇,为布洛陀研究贡献了67%的研究成果;(2)新的研究主题不断涌现,伴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延续与发展、古字古籍保护、布洛陀文化的当今解读、历史记忆、神话叙事重构和跨文化研究等相关的研究主题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情形,关涉文学、文化、民族学、宗教、外国语言文学、旅游、文艺理论、新闻传媒、伦理学、考古等30 个学科;(3)研究新主题从出现到发展,再到形成聚合态势的周期大大缩短,如表2 中所示的高频关键词“壮族神话”,该词自2015 年首次出现至今,在较短时间内便跻身高频关键词的行列,成为后来居上的典型代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从神话等视角对布洛陀的解读,或将持续成为未来学者群体关注的热点与重点。

四、“布洛陀”研究学术史呈现的几个特点

在CiteSpace 中,某个聚类所包含的突发节点越多,则表示该领域的活跃性越强,也能一定程度上表示出新兴的研究热点与趋势④参 见Kleinberg J. Bursty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 streams[J].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03, 7(4):373-397.。对基于布洛陀研究的关键词频次进行节点突发性探测(Burst detection),可以对其阶段性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的跃迁进行考察。探测模型(detection model)的基本参数不变,当γ=0.6 时,可以得到图5 的布洛陀研究突现词情况,共计发现自1984 年至今的13 个突现词。其中“Be⁃gin”表示该突现词出现的时间,“End”表示该突现词结束的时间,深色格子的长度表示该关键词突现的时长,“Strength”所示的数值越大,则表示该关键词代表的主题作为新兴热点出现的强度越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布洛陀”研究学术史呈现的特点。

图5 1985—2020 年间布洛陀研究突现词情况

(一)对于《布洛陀》经诗的研究热情贯穿整个学术史生命历程

将“《布洛陀》”“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麽经布洛陀”“《布洛陀史诗》”等不同表述主题进行合并发现,每隔一段时间,与该主题相关的研究论文便会产生一次明显的突现与数量上的跃迁。《布洛陀经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据推测,其大概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尚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随后又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延传至今。通过对知网收录的1984 年至今的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时期对《布洛陀》经诗的关注热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1.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多关注于经诗的价值研究

该时期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布洛陀》经诗的本体研究,强调该部著作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等方面的价值。如黄庆印从历史溯源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了经诗对于壮族古代哲学思想规律形成所起到的推动作用①黄庆印:《壮族古代哲学思想探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第4 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来源。熊远明通过刊登在《广西民族研究》期刊上的3篇系列论文,对经诗所反映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宗教价值、社会价值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尝试进行了价值体系的建构与梳理。②熊远明:《人类自身价值的肯定——〈布洛陀〉价值观之一》,《民族文学研究》1994 年第3 期;《崇尚劳动创造的美德——〈布洛陀〉价值观之二》,《广西民族研究》1994 年第1 期;《追求和谐宁静 向往安定和平──〈布洛陀〉价值观之三》,《广西民族研究》1994 年第2 期。蒙元耀从口语和宗教角度对《布洛陀经诗》中的例句进行了基于壮语语法的研究,认为其作为重要丰富的词汇库和语料库,为壮语语法提供了鲜活的例证。③蒙元耀:《论〈布洛陀经诗〉的语言价值》,《民族语文》1995 年第1 期。

2.20 世纪90 年代至2010 年注重对经诗研究辐射边界的探索

该时期对于《布洛陀》经诗的阐释维度更加宽广,学者们的研究视野辐射至跨文本、跨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如陆莲枝将《布洛陀》与英国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进行了基于审美艺术的比较研究,深入对比了两民族渗透在史诗修辞、意象和格局中的民族个性,认为相较而言,《布洛陀》所反映的壮族更加具有“柔性、积极和集体的思维倾向”。④陆莲枝:《壮英史诗〈布洛陀〉和〈贝奥武甫〉的审美特色对比及思维解读》,《社科纵横》2010 年第2 期。段宝林在《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世界意义》一文中,将《布洛陀》经诗视为“神话史诗”,并从该经诗对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关照和揭示民间宗教信仰等两方面,阐释了其对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神话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⑤段宝林:《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世界意义》,《广西民族研究》2006 年第1 期。在该时期,在更广阔生态语境中对经诗的研究,乃至依循国际视角对其进行观察讨论的论文明显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热情,基于本体的研究触角不断向外延伸,探索着更广阔范围内对其进行讨论的可能性边界。同时期,围绕《布洛陀》展开的英译活动也实现了数量方面的明显提升,社会甚至世界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攀升,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印证了本时期的研究特点。

3.2010 年至今聚焦于对《布洛陀》诗经的多维度再审视

2010 年至今,围绕《布洛陀》经诗进行讨论的热点方向更加多元。其中,部分学者致力于《布洛陀》在多语文化中的传播研究。如王治国在《〈布洛陀史诗〉对外传播的文化阐释与深度翻译》一文中全面剖析了《布洛陀史诗》英文译著本多语对译的编排体例,为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策略。①王治国:《〈布洛陀史诗〉对外传播的文化阐释与深度翻译》,《民族翻译》2015 年第1 期。依循相同视角的还有张羽和刘芳等,他们在史诗本体与版本认识、翻译与传播策略等问题上进行了充分分析和讨论②张羽:《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史诗〈布洛陀〉外译的理论维度》,《民族翻译》2020 年第4 期。,为民族典籍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方面的全新观察视角。还有部分学者从方法论层面对经诗进行阐释研究。如杨杰宏从壮族文化传统的历时性维度切入,融揉了层累说观点,对不同历史时期《布洛陀》经诗研究所反映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持续思考,以探寻其生命力延续与学术生长点之间的发展规律。③杨杰宏:《历时性视域下〈布洛陀〉研究之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20 年第4 期。王宪昭利用母题学方法,从母题链条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叙事规则方面对布洛陀神话进行逻辑结构的解读④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技巧——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文本为例》,《贺州学院学报》2018 年第2 期。,进而实现了方法论层面的突破。而高魏等学者则利用数据学和计量学方法,对诗经中的方块壮字进行不同维度的字频统计,发现了发现29 本麽经抄本在单字平均使用量和抄本频次之间具有的显著依存关系。⑤高魏,张显成:《〈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字频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4 年第2 期。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生态角度、口头程式角度、比较文学角度和文学地理角度等不同维度对《布洛陀》进行解读,极大丰富了学界观察壮族传统遗产的视角。

(二)重大出版物的问世推动《布洛陀》学术史的研究进程

在布洛陀学术史发展进程中,有两部重要出版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作用,分别为:出版于20世纪80 年代的《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出版于2004 年的《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其中,前者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22 个布洛陀麽经手抄本进行精炼、梳理,大致展现了桂西壮族民间宗教经典的风貌⑥李小文:《壮族麽经布洛陀文本产生的年代及其“当代情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6 期。;而后者则作为全面展现壮族社会文化的综合性学术丛书《壮学丛书》,由流传于壮族地区28 个手抄本麽经布洛陀组成,承载了壮族原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全面探索珠江文明和中华民族文明的源流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壮学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在395 篇布洛陀研究论文中,直接以上述两部著作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有40 余篇,间接相关或部分涉及的论文更是占到了半数以上,据此延伸出的研究主题包括且不限于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古籍手抄本价值挖掘、多模态译注研究、民间信仰研究、民间叙事研究、壮学文化研究等等,引发了不同时期的50 余位学者对壮族历史、语言、文字、哲学、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研究热情,逐渐形成了以重大出版物为核心的多维度研究态势。

(三)多层次的布洛陀比较研究

在395 篇论文中,近40 篇文献关涉比较研究的范畴,大致可划分为同民族语境中的比较研究、民族间比较研究和跨境比较研究三个层次。

1.布洛陀与姆六甲的比较研究

在壮族神话中,作为布洛陀的对偶神形象,将姆六甲与布洛陀进行比较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与探讨的重要命题。有的学者致力于两者的动态关系与文化内核的讨论。如王宪昭从母题学角度切入,深刻探讨了不同神话文本中两者在文化始祖本质、性别特征和历史原型塑造上的重要特征,揭示了叙事变化之中构建始祖文化体系内在诉求的稳定性。⑦参见王宪昭:《文化始祖神话传承中的“变”与“不变”——以壮族神话中布洛陀、姆六甲关系为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2 期。韦顺霞依循两者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和宗教神等神格的观察路径,通过对布洛陀和姆六甲演变轨迹的观察,展示了壮族的信仰文化面貌。⑧韦顺霞:《壮族两性神神格的比较研究——以布洛陀与姆六甲为例》,《怀化学院学报》2006 年第12 期。此外,从生殖崇拜和两性文化为切入点进行两者的比较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如李富强的《壮族的生殖崇拜》①李富强:《壮族的生殖崇拜》,《广西民族研究》1993 年第3 期。、廖明君的《动物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②廖明君:《动物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3 期。和罗志发的《“伯乜观”:万物生成的独特阐释——〈布洛陀经诗〉的性别哲学研究之一》③罗志发:《“伯乜观”:万物生成的独特阐释——〈布洛陀经诗〉的性别哲学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07 年第2 期。等,展现了壮族原始两性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

2.以人文始祖为牵引的民族间比较研究

不同民族中的人文始祖存在着不同维度的共性和差异性,依循该研究视角,可以一定程度上揭示不同民族性格和文化内涵的异同。其中,李斯颖通过一系列的论文分别围绕壮族布洛陀与水族拱陆铎④李斯颖:《水族拱陆铎和壮族布洛陀信仰及其神话比较》,《贺州学院学报》2016 年第1 期。、瑶族密洛陀⑤李斯颖:《壮族布洛陀与瑶族密洛陀神话比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 年第1 期。和侗族萨岁⑥李斯颖:《壮族布洛陀信仰与侗族萨岁信仰的比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 年第6 期。展开了比较研究,从历史文化背景、祭祀仪式、神格特点、民间叙事等视角进行了基于双方本质的比较研究。何明智则从壮族布洛陀信仰与布傣族群祖先神信仰的差异性入手,深刻揭示了“越南岱、侬族以及壮族布傣族群祖先神信仰与壮族布洛陀信仰的区别”。⑦何明智:《壮族布洛陀与布傣族群祖先神信仰比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 年第2 期。

3.以中-越文化信仰为主的跨境比较研究

基于较为亲近的地缘纽带因素,将广西壮族布洛陀与越南雄王进行研究也自然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赵明龙、滕成达等学者便通过分析两国境内对人文祖先的界定、形成背景和传承特征,旨在“吸收两国人民在保护、传承和重构民族民间传统始祖信仰的文明成果”。⑧赵明龙:《中越民间始祖信仰重构比较研究——以布洛陀信仰和雄王信仰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11 年第3 期。

(四)布洛陀文化研究或将成为未来学界关注的焦点

由图5 可见,“布洛陀文化”关键词在2018 年至2020 年明显突现,突现强度为5.2556,强度数值是其他主题的2 倍左右。纵观布洛陀研究学术发展历程,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前后甚至更早时期,就已零星出现与布洛陀文化相关的论著。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研究实现了论文数量的缓慢积累和研究方向的逐渐细化。截至2020 年12 月,知网收录的与“布洛陀文化”研究相关的论文共计159 篇。将这159 篇文献进行时间轴视角下的计量分析,可以得到图6 的聚类知识图谱。一般当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大于0.3 时,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本研究的聚类模块值Q=0.7392⑨模块值(简称Q 值),由CiteSpace 软件根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生成,可作为研究者评判图谱绘制效果的依据。,表示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笔者根据图谱,将布洛陀文化的研究成果按照文献数量与被引频次聚类为3 种类型。

1.以民族文化遗产开发为核心的产业化研究

其中涵盖了布洛陀文化场域研究、保护性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开发模式、节日民俗研究等诸多次生领域,充分体现了“传承”与“发展”理念的辩证统一。如李斯颖在《全域旅游视阈下壮族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洛陀”为例》一文中,将全域旅游的观念引入壮族乡村保护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以“布洛陀”文化为例,实现了文化与其他产业的交融结合。⑩李斯颖:《全域旅游视阈下壮族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洛陀”为例》,《社会科学家》2019 年第9 期。

2.民间信仰、家族秩序与当代文化建构

该主题聚类时序最久,不少研究者认为,作为创世祖先的布洛陀通过神圣叙事和民间仪式,在凝聚族群、维系家庭秩序甚至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信仰文化的解读与建构。如刘亚虎在《布洛陀文化的当今价值》一文中认为,壮族布洛陀文化因其神圣的特点在特定民族区域社会中构建了家庭、社会甚至国家的多层次秩序,这种以信仰核心为特征的凝聚力量“对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⑪刘亚虎:《布洛陀文化的当代价值》,《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 年第6 期。金乾伟通过研究认为,《麽经布洛陀》中所载录的抄本及仪式与信仰主体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探讨将“有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为非遗语境下传承和创新提供可行的方案”。①金乾伟:《〈麽经布洛陀〉民间抄本、仪式与信仰文化保护发展研究》,《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 年第2 期。

3.布洛陀史诗文化的多维度解读

布洛陀史诗是布洛陀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近些年,伴随着研究方法的日益革新、时代背景的日新月异、交叉学科的逐步深入和研究视野的逐渐拓宽,一部分学者逐渐从“向内”的史诗文化本质出发,“向外”不断探寻着更加丰富的文化外延,极大激发出传统史诗研究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如黄中习在《布洛陀史诗文化的多模态、多媒体译介初探》一文中,深刻探讨了网络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所面临的“走出去”的必然抉择,并从布洛陀史诗多模态、多符号系统的特性入手,提出了“研究与传播要实现从单模态到多模态、单媒体到多媒体融合译介的路径转变”。②黄中习:《布洛陀史诗文化的多模态、多媒体译介初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年第4 期。在仪式活动和文化关联性研究方面,李斯颖通过对民间“麽咟宿”仪式的深入刻画,揭示了麽经史诗演述规律和其深层文化交流机制③参见李斯颖:《壮族“麽咟宿”仪式中的史诗演述及其文化辨析》,《西北民族研究》2017 年第1 期。,等等。

图6 基于159 篇“布洛陀文化”主题文献的聚类知识图谱

猜你喜欢

壮族研究文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Cat’s book》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壮族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