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麓山上的“清华”界桩

2021-05-23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岳麓山中南大学清华大学

今年是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至今在长沙岳麓山上仍留存有编号为“一三一”的“清华”界桩,界桩位于胡子靖(湖南近代教育先驱、长沙明德中学的创办人)墓东南侧10余米处,石桩高约30厘米,正面镌刻清晰的“清华”二字,背面为界桩序号“一三一”。此界碑以实物形式诉说着清华大学与岳麓山的历史关系,记载着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选址长沙的历史风云。

1935年,北京的局势日益危急。为了防止突发的不利情况,清华大学秘密预备将学校转移至湖南长沙。当年学校拨巨款在长沙岳麓山下的左家垅(今址为中南大学)动工修建一整套的校舍,预计在1938 年初即可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1935年冬,清华大学从清华园火车站,连夜秘密南运几列车图书、仪器等教学研究必需品到湖北汉口暂时保存,随时可以运往新校址。由于之前清华大学所建立的校舍未完工,学校的校址最终确定租用位于長沙韭菜园的湖南圣经学院,理工学院在岳麓山下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文学院在湖南衡山。

1937年8月30日,梅贻琦等人赶到长沙,筹组临时大学。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分别通知各地师生南下长沙。9月10日,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正式宣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设立长沙临时大学,并公布了筹委会名单。

1937年10月25日,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学。11月1日学生开始正式上课,这一天被定为西南联合大学校庆日。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潘光旦、吴有训、顾毓琇等一批教授来到长沙。

学校在长沙正常办学仅一学期。据11月份的统计,全校共有学生1452人,其中清华学生631人;教师148人,其中清华教师73人。1937 年底,抗日局势继续恶化。教育部通知长沙临大准备西迁云南昆明。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开始搬迁。抗战胜利后,梅贻琦委托傅任敢负责在原校址上建清华中学。

1952年4月,中南局征用清华大学岳麓山的校址,创办了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校本部),将清华中学与省立一中合并,改名长沙市第一中学。至此,清华中学在岳麓山下的历史结束,与遗留下的地界界桩尘封在漫漫历史长河里。

(摘自《三湘都市报》)

猜你喜欢

岳麓山中南大学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岳麓山之魅
春风又绿岳麓山
最美岳麓山
瑶家山里娃走进中南大学
书法:人是铁饭是钢
爱晚亭
依巍巍岳麓之中南大学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Application of 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 in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