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专业群构建初探

2021-05-23杨潮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跨专业专业群高素质

【摘要】互聯网+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技术理念包括交互性、动态性、体验性,所以职业教育对应的教学目标都将重点放在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培养、跨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上。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专业群建设策略,提升综合人才高阶职业能力。而中职学校如何借鉴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经验,推出适合中职的专业优化方案,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技能素养,是职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专业群;跨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

一、中职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背景

1.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

从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的要求以来,各地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或行业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了以重点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工作。这对优化专业结构、彰显办学特色、增值专业竞争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9年12月18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通知》(教职成函【2019】14号),共有197所高职学校入选此批次“双高计划”,其中,56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141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广东省教育厅在2020年实施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将建设80所高水平中职学校,推动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提升中职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产业升级对专业建设的需求导向

目前,全球产业链趋向碎片化,某一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会分散在不同地方,产业链中同一环节或同类企业的集聚,进一步加剧了其碎片化。从直接对应关系看,产业链的碎片化是增强以专业为单位进行人才培养,但产业链条的完整性恰恰需要产业链对应的专业集群化发展,人才之间的界限模糊,更加需要培养了解上下游产业内容,知晓其他工作岗位内容的人才。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是适应产业链、岗位群的主动选择,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全产业链对应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产业发展中的人才供给和竞争优势。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产业链中的某种核心岗位能力,精于某一特定能力更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电子技术中的主板维修能力、影视专业中注重创意短视频制作等等。所以,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要采取专业细分对接产业链的碎片化,专业群建设应当以对接相近岗位群为主要选择。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刻影响,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将进入万物互联,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技术理念包括交互性、动态性、体验性,柔性制造或者个性化定制将逐步实现,减少材料浪费、产品积压和销售成本是互联网+智能制造对企业最大的吸引力。而初步的5G万物互联应用场景是“四个即时”:顾客即时体验并下单、企业即时设计并生产、物流即时包装并交付、数据即时传输并分析。

二、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专业群建设策略

1.建设思路

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升级的紧迫需求,中职学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要提前布局,使专业群建设能够对接产业岗位群,实施专业融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一定要明确产业群的初始岗位、迁移岗位和发展岗位,将专业群建设与综合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强调专业间的交叉与融合,使新专业有发展基础,而“老专业”办出“新特色”,形成专业群的专业特色方向,使专业群的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培养目标更加合理。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专业布局比较符合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产业需求,和企业经济活动环环相扣,在上游硬件技术、中游信息技术、下游应用场景、终端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等都有对应专业。但没有形成专业群建设思想,课程有交叉,专业资源共享率低。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实现组群专业共享是学校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2.专业群建设计划

在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下,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的专业建设要体现“电子科技特色”,专业布局以“三群四特色”为主线,调整各专业重点发展方向,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需求,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树立全省中职学校新高地(专业规划见下表):

互联网+智能制造背景下学校专业建设规划表(初步计划):

3.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改革策略

各专业群要重新调研岗位需求、整理课程体系和实训室建设,做到资源共享、人员互动,真正调动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专业建设成效,提高办学实力和学校知名度。

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实施是专业群建设的关键内容,体现学校专业群办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重基础+精项目+强拓展”的建设思路,淡化专业课程类别,开发与职业标准、工作过程对接的应用型课程体系。重基础就是构建专业群基础公共课程,重视打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精项目就是精心设计校本的综合实训项目,参照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活页式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地增加跨专业的项目实践课程,提升各专业学生整体技能素养。而强拓展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结合产业群的迁移岗位和发展岗位要求,增设专业间互选的拓展类课程和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类课程,提升学生跨专业能力培养和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只有通过课程重构,才能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强化专业群培养目标与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

4.基于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教学策略

目前新产业新技术带来人才的结构性变化,企业要求应用型技术人才要具有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和更高的信息化技术等复合型能力。职业学校整合专业群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但创新意识和复合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构建基于专业群实践教学要求的综合应用教学工场,重新设计专业融合的实训项目,依照行动导向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小组教学方式,逐步开展“专业综合项目实训+创新创业训练+企业项目管理训练”,才能培养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项目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例如,在专业群“实践教学中,要构建基于专业群思想的综合应用教学工场,引进企业一线的真实案例或项目作为训练的载体,通过设置专业融合的实训项目,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项目综合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亟需的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三、结语

总之,面对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生产方式的智能化要求,职业学校要推动办学理念、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要调整培养目标,依据未来企业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要求,强化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项目综合实践能力,要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的专业群建设是在借鉴高职院校经验下,突出中职人才培养特点,依托学校现有专业布局,调研调整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适度融合专业资源,达到专业群建设的聚合效应,加强专业特色,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DZZJG2020329,主持人:杨潮喜)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芳,何玉宏.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2]孟凡华.刘彦军.探寻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新作为[C].第五届产教融合创新战略国际论坛.

[3]江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方向与定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3).

[4]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2) .

[5]中国政府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EB/OL].2019-04-18 .https://www.tech.net.cn/.

猜你喜欢

跨专业专业群高素质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
商科类院校跨专业经管实验运行体系思考和探索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中韩合作办学中跨专业学生的韩语教学探索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组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