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文教材四大系统之助读系统

2021-05-23成欣

参花(下)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材语文

摘要: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工具,并且承担着传承经典的重要作用。一本教材中助读系统编排的优劣可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心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注释是否详细,背景资料是否全面,插图的品质如何等等,从而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但目前关于助读系统的具体定义及其内容在学术界尚无一个明确的概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倪文锦先生在《语文教育学引论》中写到的“助读系统指的是教材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系列材料”。本文通过对助读系统的详细阐述,揭示其意义与重要性,旨在进一步提升一线教师与学生对该系统的使用率。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助读系统

一、助读系统的具体内容

张中原、徐林祥先生将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分为五类内容,分别为:注释类,包括文下注释、作者简介、选文出处及文章背景。提示类,包括预习提示、单元提示和助读提示。评点类,包括旁批、总批和题解。目标类,指学习重难点。图像类,包括插圖、图表及多媒体课件。

通过笔者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也发现了除张中原、徐林祥先生之外的分类方法。邱志飞先生就助读系统的具体内容曾在《刍议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一文中做出十分细致的划分,包括作用、呈现形式、呈现方式三个角度。其中作用角度分为提示引导型、目标定向型和能力培养型。呈现形式分为文字型和图片型,呈现方式分为总结提示型和问题引导型。张、徐先生所提出的五大类别相较于邱志飞对助读系统的类别划分,界限更为清晰,所指内容更为精准,相反邱志飞过于细致的划分与张、徐先生的分类相比略显烦琐。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将练习类、附录类、链接类等类别加入助读系统的具体内容中,但至今为止,影响最广并被学者普遍接受的类别仍是张中原、徐林祥先生所提出的助读系统之五大类别。

二、助读系统的历史演变

(一)助读系统于古代语文教材

中国古代并没有独立的语文教材,但是帝王将相一直推崇的经学为儒家经典,且就隋朝出现的科举制度而言,其考试内容均以四书五经为主,所以说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内容繁多复杂,学生需要经过指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因此出现了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难解字句的“训诂”。

训诂包括“形训”“音训”和“义训”三种方式。形训是指用词形来解释词义。如《说文解字》中所言:“木,冒也。冒地而生。”音训指的是用相同或相近的音来解释词义,如“户,护也。”义训即直接说明字词的意义。

此后,唐代的知名学者李善在“文选学”鼻祖曹宪的指导下,为《昭明文选》作出了十分详细的注释,其中还包括作者简介及题解等等。高宗皇帝读了《文选注》之后,对李善赞不绝口,并且下旨将六十卷全部完整地收藏于阁中,因此,《文选注》至今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影响力。综上所述,我国古代时期教材中的助读系统虽然不似当下有着众多种类,却已具有雏形,而且就注释类助读资源而言,已经具有了一个初步体系。

(二)助读系统于近现代语文教材

清末及民国时期出现了国文教科书,是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10年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涉及典故、礼仪、孝道等内容,不仅如此,该书中的助读资源也十分丰富,整套丛书图文并茂,包括注释注解、编辑大意,还含有彩色插图,更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辛亥革命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版了新的国文教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谢无量主编的《新制国文教本评注》,该书突破了传统的选文评点方法,每篇选文都包括题解、注释、作者介绍、夹评夹注、行批、眉批、总批,甚至勾画圈点。

“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进入了语文教材,其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语文课本是开明书店出版的《国文百八课》,由夏丏尊、叶圣陶先生合编,每篇选文均是独立的单元,这套丛书的助读系统包括“文话”“文法”和“习问”三项内容,例如第一册中第十课的文法八,即主语的几种样式。还有每课的附列习问,是对该课的复习和考查。本套丛书的助读系统十分严密,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对后世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影响深远。

1948年,朱自清、叶圣陶和吕叔湘编写了《开明文言读本》,该书延续了之前助读系统的体例,但丰富了助读系统的内容。该书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加入附录知识,后续出版的《文言读本》依旧沿袭《开明文言读本》的体例。该书仅开篇的《导言》就长达三万字,论述了古代汉语的专业知识,甚至对文言文中多达200个常见虚词也进行了含义讲解,以方便学生查阅。

综上所述,近代我国语文教材中的助读资源丰富充实,题解、插图、批注、附录、作者简介、编辑例言等具体内容均已出现,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完整、规范,逻辑性强,这不仅是助读系统探索的成功,更是语文教材的一个全新发展。

(三)助读系统于当代语文教材

改革开放之后,语文教材也发生了变化,旨在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助读系统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随之而来的编撰也更人性化。人教版《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之前都安排了教学要求和学习难点,课后习题中也带有提示和示例。

1982年,五年制中学《语文》教材出版,单元提示首次出现。选文前编者编写“提示思考”,扩大助读系统范围,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九年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在此后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版本之多、推广之盛均前所未有,促进了语文教育的繁荣。在此阶段,编者们十分重视教材中助读材料的编写,加入学习难点、自学提示、预习提纲、参考资料等具体内容。

2003年,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出版,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共五册,每册书前编者均编写“致同学们”,人性化得以体现,其余的助读材料内容虽无明显变化,可呈现的形式却大大改观。

综上所述,助读系统在现代语文教材中的地位较近代更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材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为达成这一目标,编者对教材中助读材料的编写也更加重视。

纵观助读系统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助读资源内容由简单单一到丰富充实,由编者的不重视到重视,由零散状转变为体系化,由教条化转变为人性化,由以培养学生语文知识为目的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

三、助读系统的作用及意义

本节笔者从助读系统于教师的作用、于学生的作用和于教材的作用三个角度来论述其意义之所在。

(一)助读系统于教师的作用

助读系统于语文教师而言,具有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助读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因为语文教材中的四大系统能够直接连接编者与教师对话的系统即为助读系统,具体可体现在编辑大意、单元提示当中,因此,助读系统可以指导教师正确理解编者意图,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

助读系统于教师而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便于教师课前进行高效率的备课工作。无论是单元提示、文下注释,还是文后的相关附录,都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重难点,从而厘清教学思路,准确确定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助读系统还可以使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有章可循。

(二)助读系统于学生的作用

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以下两点重要作用:第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对编辑大意、单元提示的学习可以更加明确本册教材和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题解、作者简介和课后附录能加强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文下注释可以扫清学生学习时的部分障碍。因此,教材中的助读资料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学能力的作用是十分大的,而且就某种意义而言,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第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中助读系统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助读系统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助读系统由零散状到体系化,由教条化到人性化,由以培养学生语文知识为目的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助读系统的发展史,亦可称为学生课堂地位的改变史。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从某种程度而言更易于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那么助读系统的存在,无疑是学生“乐学”的催化剂。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教材配以彩色插图、背景图、图表和有趣的课外知识链接,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

(三)助读系统于教材的作用

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中的四大系统之一,亦是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助读系统于教材而言,具有以下两点重要作用:第一,助读系统增强了语文教材的体系化和严密性。助读系统的提示、导语、附录,将选文与选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有条不紊地紧密衔接起来,使得语文教材成为一个有序的、体系化的整体,可以使辅助教材中的语文知识与学生有效交流。第二,助读系统是连接教材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可以体现出语文教材的人性化和灵活性。该功能具体体现在链接类、附录类等相关助读材料中,其功能主要是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达到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融合。

笔者上述均为助读系统之“正功能”的作用,分别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可是助读系统的“负功能”也不能够因此就被忽略,相反,我们要对其加以规避,使助读资源为教师及学生发挥积极作用。

语文教科书中的助读系统始终在全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助讀系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王充先生曾说:“不问自晓。”这正是师生充分使用教材中助读系统的真正意义。因此,正确地理解助读系统的内涵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教材中的助读系统,是语文教学研究中应持续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黄光硕.语文教材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成欣,女,硕士研究生,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教材语文
教材精读
我多想……
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比研究——兼谈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