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城市

2021-05-21

节能与环保 2021年4期
关键词:红树林环境治理储能

北京市 今年将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4月1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召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作了《关于本市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2020年,全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同比下降9.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较2015年分别下降24%左右和23%以上。2021年,全市将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支持绿色金融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升级。《报告》提出,2021年,全市将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一微克”行动,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有效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6月5日施行

4月18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并于6月5日施行。条例规定,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昌平区的山区。生态涵养区严控房地产开发建设,严控建设规模,鼓励发展生态旅游、精品民宿、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为了做到“不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吃亏”,条例规定建立涵盖重点领域补偿、综合补偿、市场化补偿、区域差异化补偿、横向补偿等方面的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北京市将建立生态涵养区与其他区区政府结对协作机制,通过给予财政资金、承接功能疏解、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等多种方式,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3月10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北京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企业责任、全民行动、风险防控、监管、政策、市场、信用、联防联控等九大体系,搭建起首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为提高环境治理的精准性、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有力地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提供重要支撑。《实施方案》结合北京实际,从结构上增加了“风险防控”“联防联控”两个体系,调整形成了“监管”“政策”两个体系。从内容上结合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拓展了企业责任主体范围,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等内容。

黑龙江省:全球首个光伏、储能户外实证实验平台开工建设

由中国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的全球首个光伏、储能户外实证实验平台在黑龙江大庆市正式开工建设。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将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作为中国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该平台可助力解决中国光伏、储能技术户外实际运行的专业性、系统性研究较少、已建成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性能无法有效评估等问题。该平台总投资约60亿元人民币,拟实证实验约640种方案,设立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储能产品实证实验区4个,储能系统、设备匹配实证实验区2个,折算规模约105万千瓦。

广东省:开发出首个蓝碳交易项目

4月8日,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成功注册为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这也是我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将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项目于2019年发起,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完成。目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与开发方已签订意向协议,购买该项目签发的第一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项目收益将用于修复红树林的管护和社区参与等,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该项目的成功开发为实现红树林修复项目产生碳汇等生态价值提供了范本,对于吸引资金投入红树林保护修复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红树林环境治理储能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分布式储能聚合模型及评估方法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海岸卫士——红树林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走过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