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实施路径

2021-05-20黄若庆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

黄若庆

[摘   要]基于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必须在一定区域内筛选相应的主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课程内容进行操作。要按照梳理搜集区域资源、筛选资源确立主题、挖掘资源的学科与育人内涵、丰富内容夯实课程、整理内容划分年段、课程评价提升质量的步骤进行课程统整,这样才能构建出真实的对学生成长有价值的课程。

[关键词]真实体验;课程统整;课程评价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所有学科最初都以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于哲学范畴内,但自工业革命以来,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的若干学科分别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至此,“分科课程就一直占据着课程的主流地位,全球学生都在以分科为主的教育体制下,学习了全面、多样、扎实的学科知识”[1]。“但是,分科孤立的知识在真实的世界中并不存在。[2]”这往往就导致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业考试和升学而教,而不是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而教。为改变这种情况,很多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诸多探索。

就目前而言,学校做得最多的就是“基于标准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即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体系,将其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补充。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提到的校本课程,应该是课程统整后的校本课程体系,而不是单独的某一门除国家课程外新开设的课程。关于课程统整,其前提必须是基于学生的真实体验,否则统整后的课程就会脱离生活,导致体验效果低而无法达到育人目标。下面以四川省广汉市连山第二小学的《十里桃花》课程为例,谈谈课程统整的基本实施路径。

一、《十里桃花》课程概况

1.课程开发背景

广汉市连山第二小学为单设小学,位于川西平原边缘、龙泉山脉脚下,距离县城15公里。近年来,当地栽种桃树渐成规模。长期以来,学校均以国家课程为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每周开设一节以艺体单项训练为主的乡村少年宫活动,但以分科教学形式进行。在此背景下,学校需要构建一个旨在拓展学生综合素养的综合性学科统整课程。由此,立足学校地域背景并为学生所熟悉的《十里桃花》课程便应运而生了。

2.课程概述

课程主题是“桃(桃花)”,统整学科是语文、数学、科学、劳动、美术、音乐等。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根据课程内容,再将其按照不同的任务要求分层分布到各年级,每周开展一次集中的《十里桃花》课程活动。

二、基于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设计原则

课程统整应建立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所谓真实体验,就是客观存在,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参与的事物或事件。这样的课程统整是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基础的统整。如《十里桃花》课程就是建立在学生真实体验基础上的统整课程。这样的统整课程才能够为学生所接受,从而愿意去参与,并且在参与中不断“达成经验的统整、知识的统整和社会的统整”[3]。在进行基于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设计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主题性原则。“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主题是指不同内容共同指向的核心问题。[4]”所以,基于学生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设计首先必须选择一个主题,用这个主题去统领所有课程。这个主题就是整合学科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能力的纽带。在主题的统领下,各学科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育人特点,形成育人的合力,让学生在统整课程中实现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转换。比如在《十里桃花》课程中,以桃为主题,统领六个学科,让学生在文化知识、艺术修养、劳动技能、数学思维、科学素养等方面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的整体进步。

二是区域性原则。基于学生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主题或素材资源,必须是从学生身边区域内的事务或事件中选择。因为这样的主题或资源才是学生所熟悉的,才能够有亲切感和认同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在课程参与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如在《十里桃花》课程中,就是以学校所在地域最为常见的、学生非常熟悉的“桃”为主题。学生身边的课程也为后期的课程延展和操作提供了有效的实物资源。所以,基于学生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要基于现实,要脱胎于本土资源,这样的课程才有生长点。

三是兴趣性原则。基于学生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感兴趣的材料,才能够积极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十里桃花》课程中关于植物生长的内容设置为例。在低年级设置品尝果实的内容,让学生探究果实的孕育过程;在中年级设置桃树发芽试验的内容;在高年级设置不同时期到桃林中记录桃树的生长阶段及特点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

四是价值性原则。基于学生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内容的选择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业进步、身心发展和素养提升。简言之,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在《十里桃花》课程中,充分挖掘桃的生长过程中“栽桃树、赏桃花、品桃果”的环节,让学生在栽种桃树、管理桃树、收获花和果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体会劳动的艰辛和价值,进行有效的劳动教育。

三、基于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步骤

1.梳理搜集区域資源

在进行课程统整前,应充分调查区域内的自然、人文等资源,再有效地梳理这些资源并进行合理的分类,为课程统整做好充分的准备。

2.筛选资源确立主题

虽然校园周边的资源很丰富,但并不一定都可以为课程所用。所以,在梳理了资源后,还需要筛选出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源,将其中最适合的资源作为课程统整的首选资源,并且从中提炼出一个主题,以统领整个课程的实施。

3.挖掘资源的学科与育人内涵

在有了资源和主题后,接下来就要充分挖掘该资源的内涵。可以从资源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上思考其在学科和育人内涵上的价值。学科内涵表现在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育人内涵表现在让学生不断发展能力和素养。如在《十里桃花》课程中,从自然属性上看,桃树生长、开花并结果的过程可以作为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观察花瓣的片数可以扩展出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从人文属性上看,赏桃花、品桃果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桃树的赞美之情,同时可以欣赏关于赞美桃花的诗句、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等。

4.丰富内容夯实课程

学科属性和育人属性可以视为课程的骨架,而充实的内容将使课程变得更丰满。同时,充实而具体的内容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在《十里桃花》课程中,从语文学科来看,可以搜集整理以桃(桃花)为主题的古诗词句,如《题都城南庄》《赠汪伦》等;关于桃(桃花)的文章,如《西游记》中《蟠桃会》的赏析等。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文学作品如何写出桃(桃花)的美,充分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从美术学科来看,有很多关于桃(桃花)的美术作品可以供学生赏析。另外,当地的桃花还曾受到著名画家张大千的赞美。教师可以据此引出关于张大千及其作品赏析的内容。

5.整理内容划分年段

在充实了课程内容后,还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年段整理课程内容。因为课程内容有简易之分,有理解层次的不同,不同的内容可以分配在不同的年级,相同的内容根据不同要求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年级。如《十里桃花》课程中关于桃(桃花)的古诗词赏析,在低年级主要侧重于朗诵、识记,中高年级则侧重于理解。又如《西游记》中有关蟠桃会的章节,在低年级可以安排绘本阅读,让学生知晓并产生学习的兴趣,中高年级则以分析写作的方式和技巧为主。

6.课程评价提升质量

课程是否有效,育人目标是否达成,还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践进行检验。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课程的学习,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依据课程实施效果来评价课程的有效性和育人目标的达成度,并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

总之,课程统整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真实体验之上,这样的课程统整才是“真”课程统整。

参考文献

[1]何永红,龚耀昌.学校如何设计课程体系:基于课程统整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0-55.

[2]杜政荣.课程统整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2(12):13-18.

[3]James A.Beane.課程统整[M].单文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86.

[4]周俏纨.浅谈综合课程主题的设计——上海市实验学校主题式综合课程案例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2):12-14.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职业能力对接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的课程设置
PDCA循环在持续改进领导教育质量中的应用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浅议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内涵及其途径
基于“闭环控制”原理的课程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