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种杉木造林技术与效益探究

2021-05-18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杉木造林面积

陈 捷

恭城瑶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 桂林542500

1 引言

杉木是一种常绿针叶树种,属于我国南方特有的商品用材林木类型,其强度和重量适中,品相良好,便于加工且抗虫和耐腐蚀性能强,经济价值良好,因此我国将良种杉木造林作为科技兴林方针和林业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策略,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以本县为例,通过杉木良种造林可以实现杉木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从而提升当地林农的经济收入以及当地的林业经济发展。

2 良种杉木造林条件

杉木被称为沙木或沙树,比较适合在亚热带地区光照比较充足且温度、水分适中的地区种植和生长,同时,杉木的抗寒冷能力较差并对盐碱比较敏感,不太适合在湿热环境中生长。因此在推广良种杉木造林技术时,要求其生长温度控制在15~23℃的范围之内,水分则控制年降水量为800~2000 mm。此外,由于杉木缺乏明显的主根,主要以侧根和须根为主,具有较弱的土壤穿透能力,通常只会吸收浅层土壤中的营养,因此要求良种杉木的种植土壤为酸性土壤,并且要满足肥沃、湿润以及良好的排水性能等要求。以本县为例,良种杉木造林地点选择在本县杉木种植面积最大的乡-三江乡的三江村南江源屯,土质较好,坡位低、坡度较缓,交通相对方便的地块进行,利于技术推广。

3 良种杉木造林技术要点

3.1 良种选育 在良种杉木选育阶段,重点做好生长能力、抗性、环境适应能力、品质产量和成熟特性的分析,尽量选择具有单一遗传性状的品种。在此工作中,主要从遗传角度评估种苗,并通过引种和杂交等手段培育出更为优质的树种。具体地说就是综合考量杉木种子的来源和杉木林分等,在种植杉木时分为10个种子区和8个亚种子区,然后由工作人员结合培育要求开展筛选和栽培工作,结合高科技手段构建不同种子区内的母树信息。

3.2 育种技术 目前比较常用的育种技术主要有实生苗造林以及无性系苗造林两种,主要应对不同地点和情况,在收集种子时通常选择在种子从青色向黄褐色转变的过程中,而采收种子时则重点采收母树林、种植园、以及生长年限超过15年的优质树种。采收完种子之后要晾晒种子使其在阳光下自然脱落。然后选择土壤肥沃且排水性能良好的种植地,最好选择砂土和轻壤土,在播种之前要碾碎土壤并进行消毒处理,砍除林地上杂灌、杂草,不炼山。

3.3 抚育技术 “三分造,七分管”,幼林抚育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幼林抚育主要包括松土、锄草、深挖,频率按照前三年每年2~3次、之后可以减少次数,结合间作绿肥和埋青,在对后者施肥除草时可以提升林间土壤状况。或者可以选用低毒无公害的农药、采取化学或人工方法除草。要及时除萌,修除枯枝,严禁修打活枝,每穴留1株健壮幼苗。杉木生长阶段还要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做好科学施肥工作。在施肥作业时要将肥料与穴内土壤搅拌均匀,但不应与树根直接接触。从次年开始要每年开展一次追肥工作,持续3年,所用肥料为速效复合肥。具体地说,在施肥作业之前要清除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在距离树根25c m 左右两侧挖穴并填入肥料、覆土。

4 良种杉木造林效益分析

4.2 社会和生态效益分析 本项目与当前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符合广西林业强省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形成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和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杉木良种推广及高效栽培技术。通过此种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助于杉木人工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以及蓄积生长量的增加,同时也实现林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增加,还提升林农的收入,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同时,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稳定增长,维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5 结语

杉木作为我县重要的经济作物,通过良种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扩大杉木种植面积并提升杉木种植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需要林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严格按照良种造林技术要点做好栽培和抚育工作,提升杉木培育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文所介绍杉木造林和栽培技术在本县的推广应用并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实现杉木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从而提升当地林农的经济收入以及当地的林业经济发展,并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杉木造林面积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不同混交方式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影响研究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不同比例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