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头翁汤联合头孢地尼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志贺菌转阴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2021-05-18张国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4期
关键词:白头翁头孢炎症

张国恩

(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感染内科 太康461400)

细菌性痢疾(BD)可导致患者出现腹泻、发热,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感染性休克,危及其生命安全,需及早治疗。 BD 主要是由多种志贺菌感染引起,因而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 头孢地尼为口服头孢菌素,抗菌活性高且毒性低,可缓解临床症状,但耐药性升高会导致抗菌效果降低[1]。 在中医学中,BD 属于“痢疾”,治疗以清热利湿、凉血止痢为主,而白头翁汤主治热毒血痢,故常被用于治疗BD[2]。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白头翁汤与头孢地尼联合治疗对急性BD 患者志贺菌转阴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以便为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5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70 例急性B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 例。 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25~36 岁,平均(29.12±2.34)岁;病程18~33 h,平均(26.12±1.23)h。 研究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23~38 岁,平均(29.17±2.31)岁;病程19~32 h,平均(26.07±1.20)h。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西医诊断参照《感染性疾病》[3]中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出现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排便次数次≥3 次/d、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湿热蕴结证,主症: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赤白脓血,每日数次到数十次;次症:肛门灼热,可伴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经粪便常规、细菌培养等检查确诊;大便志贺菌检查为阳性。(2)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伴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的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对症治疗:脱水时需补液,若脱水明显给予静脉补液; 纠正电解质紊乱; 调节饮食(需清淡、易消化)等。 口服头孢地尼片(国药准字H20173222)0.25 g,3 次/d, 若病情较严重者剂量可加倍,但总量需<4 g/d。 连续治疗5 d。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治疗,组方:白头翁15 g、黄柏12 g、黄连6 g、秦皮12g。若腹痛明显加乌药、元胡各15 g;黏液便明显加大黄5 g、葛根与蒲公英各15 g。1 剂/d,500 ml 水煎取汤汁300 ml,早晚饭后分服(150 ml/次)。 连续治疗5 d。

1.4 观察指标 (1)志贺菌转阴率:治疗前、治疗5d 后将患者粪便接种到志贺菌与沙门菌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18~24 h 筛选出可疑菌落接种克氏双糖铁琼脂上鉴定(仪器为迪尔Smart MS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计算福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的转阴率。(2)炎症指标:治疗前、治疗5 d 后空腹采血2~3 ml,离心分离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DXC600)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3)不良反应:记录用药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如恶心、头晕、失眠、皮疹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志贺菌转阴率比较 研究组福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志贺菌转阴率比较[%(例/例)]

2.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TNF-α、CRP、PC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 后, 两组TNF-α、CRP、PCT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TNF-α(mg/L) CRP(ng/L) PCT(ng/ml)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35 35 t P治疗5 d 后研究组对照组35 35 t P 92.63±4.55 92.92±4.48 0.269 0.789 25.33±2.03*37.89±2.12*27.331<0.001 20.42±2.20 20.36±2.16 0.115 0.909 7.49±1.05*9.83±1.10*9.104<0.001 13.55±1.57 13.64±1.60 0.238 0.813 1.76±0.64*5.48±1.02*18.277<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BD 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由于志贺菌具有较强的侵袭力,进入人体肠道后,在其毒素作用下可引发肠道炎症、发热、全身败血症等, 需引起警惕。 西医治疗急性BD 主要采用抗生素,但是细菌具有迁移性,且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有时效果不理想[5]。 头孢地尼属于常见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均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的目的,但受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可降低疗效[6]。 若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用药虽可提高抗菌效果,但培养耗时较长,费用较高,不适合早期诊疗,因而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学中,BD 属于“痢疾”范畴,多由夏暑感寒伤湿、饮食不节、内伤外感所致,痢疾因湿热入胃,邪毒虚而上逆,因而临床治疗时需以清热利湿、凉血止痢为主要原则[7]。 张仲景《金匿要略》中指出热利下重者,治宜白头翁汤清热利湿。白头翁汤中白头翁可凉血解毒止痢,为君药;黄柏、黄连可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共为臣药,可助君药解毒;秦皮可清热燥湿,敛肠止痢,为佐药[8~9]。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痢之效。此外,本研究随症加减,乌药、元胡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大黄清泄湿热,葛根与蒲公英可升阳止泻。现代药理证实,白头翁对志贺氏菌具有较强杀灭作用, 且其提取物对TNF-α、CRP 等多种炎症介质具有调节作用,可以缓解临床症状;黄连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的功效;黄柏具有抑菌、抗病毒作用;秦皮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自由基形成,进而改善局部炎症[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5 d 后,研究组福氏志贺菌、 宋氏志贺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TNF-α、CRP、PCT 水平低于对照组, 由此提示急性BD 患者采用头孢地尼与白头翁汤联合治疗可提高志贺菌转阴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可见急性BD 采用头孢地尼与白头翁汤联合治疗不增加药物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 急性BD 运用头孢地尼与白头翁汤联合治疗可提高志贺菌转阴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白头翁头孢炎症
白头翁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我和白头翁的“战斗”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