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苹果产业规模化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发展思考

2021-05-18马将令王田利

果树资源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规模化用工果园

马将令,王田利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静宁 743400)

目前,苹果生产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以“户”为经营单位的小生产与销售的大都市化之间的不协调,小生产导致所产的苹果千差万别,标准不一,而大都市的销售方向要求商品要有较高的均一性。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国家层面频频出招,以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为手段,先后倡导建立苹果种植合作社、建办家庭农场等方式鼓励土地流转,适当进行苹果规模化发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制约,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多数规模化发展的苹果园举步维艰,大部分表现大规模、高投入、低产出现象,有的负债经营,个别的经营主体破产,虽然是少数,却很有代表性。正视苹果产业规模化生产现状,探讨解决规模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才可为规模化发展积累经验,矫正偏差,保证产业沿着健康道路前行,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1 中国苹果规模化生产中突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根据陇东南苹果规模化发展现状调查,规模化发展的苹果园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动机不纯

由于国家鼓励、扶持苹果产业规模经营有相关的优惠政策,有部分经营者进行苹果规模经营的出发点并不是发展产业,有的可能是为了套取国家项目资金,这类果园大多重栽轻管,在项目资金到位后或无法列入项目库后,大多会放弃经营,成为反面教材。

1.2 外行入列

由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进入新世纪初期,我国苹果产业进行了两次明显的调整,第1次是经营机制和种植品种的调整,由原来的集体经营转向家庭经营为主,由种植传统的国光、元帅、金冠、祝等品种转向红富士、嘎拉、秦冠为主,由于经营机制转换,大批果园无法继续经营,被挖除毁掉,导致苹果产量锐减,中国的苹果供给出现断层,加之新品种的引入应用,苹果产业进入重利时代,社会闲散资金及劳动力大量涌入该行业,一时之间,国内能种植苹果的地方基本都种上了苹果,面积上升,产量增加,苹果的供给远远的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产能过剩,苹果价格下滑,生产效益下降。第2次是在新世纪之初,中国苹果产业重新洗牌,产业向优势区集中,次适宜区、能种植区的苹果大面积淘汰,环渤海湾产区、西北黄土高原产区所产的苹果由于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该产区苹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加之2012年后矮化密植新模式的引入(见图1),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产业新一轮快速发展。在这两次调整过程中,有相当的企业及个人进入该领域,由于苹果种植是技术性强的产业,中国有名古话:“隔行不取利”,生手入行,多凭直觉经营,投资不到位或投资方向出现偏差,导致这部分果园很少盈利。

图1 规模化果园通用的矮化密植栽培新模式

1.3 资金短缺

苹果种植是投资较大的产业,从种植到收益时间较长,如果前期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土地租凭费、苗木费、建园费、农资费、工人的工资,这个行业是不长久的,是极易失败的。

根据笔者接触到的苹果规模化种植园主,大都盈利的不多,往往是种植规模越大,烂帐越多,亏损越多,负债越多。

1.4 技术缺乏

苹果种植是技术性较强的产业,只有进行精品化生产才可盈利,而要进行精品化生产,生产过程中用工较多,这在规模化种植苹果中是行不通的。如果规模化种植苹果仍沿用传统的家庭式生产模式,光人工费用就负担不起,注定亏损,因而规模化种植苹果的技术与家庭种植苹果在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上是不一样的。规模化种植苹果首要任务是控制果园用工,通过果园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因而要着眼机械代人,普及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获得高效益。

1.5 管理混乱

规模化种植苹果与发展工业企业很相像,必须要有一支精干团结的团队管理,才能保证效益的取得。可是在现实中,规模化种植苹果时,管理是相当混乱的,特别是家族式管理是十分要不得的。如果应用了家族式管理,果园就成了唐僧肉,成员都想咬上一口,而一旦出事,园主谁也说不下,最终弄得果园管不好,亲情也没有了。

1.6 风险较大

苹果种植是风险较大的产业,苹果的种植风险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和市场、政策等方面,具有不可抗拒性和非人力可控性,常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6.1 自然灾害风险

在苹果生产中霜冻、冰雹、干旱、雨涝等自然灾害都易造成巨大的损失。如2018年、2020年的霜冻给静宁局部苹果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的果园绝产。2020年5月30日、5月31日通渭、秦安、天水等地的冰雹、6月25日平凉等地的冰雹将树叶、果实打光,树皮打烂,彻底毁园,多年心血白费。

1.6.2 市场风险

中国苹果发展历程表明,中国苹果每10年左右是一个发展历程,苹果种植面积由小到大,产量由低到高,苹果售价起伏不定,加之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贸易的变化,苹果的市场销售有不确定性。听到的生意赶不上,本来市场苹果售价很好,种植苹果效益很好,可是自己苹果种出来后,苹果不值钱了,种苹果不但不赚钱,反而会赔钱,只能干瞪眼。

2 中国苹果产业规模化生产发展思考

现阶段,经营果园的收入远远的高于农作物种植的收入,有相当的社会资金进入果树种植行业,促进了果业的规模化发展。特别是2012年后,由于矮化密植种植新模式的成功引进,我国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规模化苹果园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规模化发展的果园和广大农户分散经营的果园成为我国苹果生产的两种主要方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今后果园如何发展?果树由谁种?是摆在政府和生产者面前很现实的问题。横看世界城镇化进程快的国家的发展经验,果园规模化发展、机械化作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也不例外,我国家庭经营的果园栽植密度过大、树冠郁闭、操作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困扰果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变革种植模式,已迫在眉睫,规模化发展的果园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在我国发展的如火如荼。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规模化果园和家庭经营果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规模化发展的果园在生产中应区别对待,以取得好的经营效益。

2.1 找准发展定位

在苹果生产中找准定位,才能取得好的效益,如果定位不准,经营果园不但不赚钱,反而会亏损。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化种植的苹果园由于定位不准,套用农户种植苹果的模式,路越走越窄,负债累累,最后放弃经营。根据苹果产业的特点及目前我国农村现状,通过调查大量规模化果园经营的实际,我们认为规模化苹果园生产中要靠规模出效益,要千方百计的节约用工,控制生产成本,这样才有盈利。像海升集团所建果园率先普及机械化,实行无袋化栽培、实行果园肥水管理一体化措施,推行生草栽培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果园用工。而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化果园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生产中仍像农户经营果园一样推行精品化生产,果园作业仍靠大批量农工来完成,导致有的果园连农工工钱都付不出,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2.2 确定经营方式

苹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苹果较费工。近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果园用工荒现象十分明显,果园用工工资大幅上涨,加之农资价格上涨,苹果种植已进入微利时代。据测算目前果园投入已高达收益的60%以上,这其中人工费用占大部分,规模化果园投资成本高,任何环节的资金跑冒滴露都不是小数字。因而规模化果园的田间作业应大部分靠机械来完成,要千方百计的降低果园的用工,普及机械代人(见图2、图3、图4),以降低生产成本。

图2 开沟施肥填埋一体机

图3 弥雾机

图4 除草机

在规模化发展苹果产业时,要着力减化管理的程序,如疏花疏果尽量利用机械疏除(见图5)或化学方法疏除,果实套袋尽量不用(见图6),有条件的推行机械修剪(见图7),机器 人采收(见图8),这样可获取相对丰厚的利润。

图5 机械疏花

图6 不套袋栽培

图7 机械修剪

图8 采果机器人

2.3 规模化果园要突出现代特征

规模化果园现代特征明显,机械作业是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生产中要服从这一特点,在建园时从规划开始工作要作精作细,要遵循以下原则。

2.3.1 严格论证

在规模化发展苹果时要认真搞好调研,包括产业现状、前景、市场、劳动力、技术成熟度、发展品种、种植规模、管理方式等要通盘考虑,切忌盲目发展。

2.3.2 坚持优质高效的原则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较大,但就苹果生产现状而言,总体上表现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市场上普通苹果过剩,优质高档果奇缺。缺失意味着有市场空间,有市场空间就有商机,因而基地建设应紧盯高端市场,在品种配套、物质投入、基地建设、后期管理上一定要做好、做优、做强,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2.3.3 坚持成本控制的原则

苹果是长效产业,从栽植到结果时间较长,一般需5年左右,而且苹果生产程序多,苹果园管理劳动用工量大,投入高,生产中应尽量控制生产成本,减少投资,要顺应农村劳动力减少,果园用工人员工资上涨的趋势,着力普及机械作业。在建园时要吸取家庭果园发展中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机械作业无法实施、果园用工量大、生产成本高的教训,对基础设施的配套要高度重视,要保证道路、滴灌设施、堆肥场、集果场等都配套合理,果树行间应宽敞,树冠应以小冠立体结果为主,以保证机械出入便利,节省成本。

2.3.4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根据基地的立地条件、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苹果特性及管理省工化的要求,在品种栽植上坚持晚熟品种主打、中熟优质品种配套的原则,总量上晚熟品种红富士(烟富6、烟富10号、宫崎富士等)占到60%,中熟品种(红将军、蜜脆、维纳斯黄金)占到20%左右,授粉品种(瑞阳、粉红秦冠等)占到20%左右。

2.3.5 坚持绿色无公害的原则

苹果是食品,苹果的食用安全性与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在生产中应始终贯彻绿色无公害的发展理念,切实控制农药、化肥、激素等化学物质的应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的苹果,保证广大消费者吃的健康。

4 规模化发展果园要推行标准化管理

由于规模化果园各方面相对集中,有专一的技术团队,对新技术吸纳消化较及时,果园的发展科技贡献率高,生产标准易贯彻到位,技术的均一性程度易提高,生产中要推行标准化管理,确保果园整齐划一,园貌整齐,树形规范,提高生产能力。

5 规模化发展果园要充分发挥投资能力充足的优势

苹果种植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投资期限长,一般需5~7年才能收获成本,从建园到有收益每667 m2投入最低要在10 000元以上,建园档次越高,投资越大。据山东等地规模化发展果园的经验,如果每667 m2果园的投资能达到30 000元以上,方可保证规模化果园良好运行,对此在建园之前要充分考虑。目前我国规模化发展的果园大多背后有企业作靠山,资金投入有保障,果园建园质量高,可保证果园适期挂果,在结果后实现以园养园。管得好的果园盈利多,而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化果园,由于资金投入跟不上,导致管理不到位,不盈利或亏损,甚至荒芜,这和家庭果园是完全不同的。家庭种植苹果树大多前期投入有限,疏于管理,进入结果期较迟,一旦结果,园主就看到了希望,会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在尝到甜头后,会不断的加大投入,果园会管得越来越好。如果规模化果园应用这一方式管理,反而会一败涂地的。

6 规模化发展果园要用足用活政策

在果业的发展上国家提倡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战略,国家政策原则上扶大扶强,企业规模化果园有利对接国家项目,而家庭经营果园由于过于分散,国家项目实施难度大,在发展的过程中只能享受普惠性的政策。规模化发展的果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将产业做大做强,促进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7 规模化发展果园规模要可控

根据我国目前以家庭为主要经营单位的实际,家庭农场应为主要经营方式,可根据自己的投资能力,将发展规模控制在3.33~6.66 hm2,这比较切合我国的实际,企业制或公司制经营的果园规模宜控制在33.33~66.66 hm2,不宜过大,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投资能力,严格控制风险。

8 规模化发展苹果要以发展产业为目标

规模化种植苹果,要克服投机心理,要以持续做大、做强、做优苹果产业为已任,倾注心血,管好、种好、卖好苹果。

猜你喜欢

规模化用工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多层立体规模化猪场建设现状及发展浅析
企业诚信用工问题的现状及探讨
高生猪“保险+期货”规模化项目 山西完成首单理赔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秋天的果园
呼噜猪的大果园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