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

2021-05-17李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创新策略特点

李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趋于完善,推动新闻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此感到欣喜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当前,民生新闻的发展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要想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开启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基于此,本文先阐述民生新闻的主要特点,再归纳出创新策略,旨在提升新闻传播力。

【关键词】民生新闻;特点;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4..060

近些年,我国致力于推进新闻事业的创新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离预期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在于新闻人既不了解新时期下的新闻特点,又没采取有效行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標,应当深入剖析特点,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改进策略。随着问题的消除,民生新闻发展回归正轨,为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1. 民生新闻的主要特点

时至今日,在民生新闻内涵上没有达成一致。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类型,其满足新闻学的多个标准。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对题材的选择比较严格,并且会对内容进行修饰,以此发挥社会功能。虽然说法不一,但存在共同点。综合考量后,归纳出民生新闻的内涵,即一种新闻传播范式。民生新闻的特点鲜明,很有中国特色。

1.1 新闻内容的民生化

民生新闻的主题繁多,如生活、生计、生命等。由于涉猎广泛,使得可选内容增多。譬如,在时政新闻中穿插日常生活资讯,以丰富新闻内涵。在社会教育中插入经济消费信息,以强化民众认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形势下的民生新闻已经超越传统理论局限,是对“民生”这一题材的整合与升华。

1.2 报道视角的平民化

在报道民生新闻时,视角的选择很重要。在以前,新闻会以“俯视”的姿态进行报道。看到这类新闻,民众的第一反应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新闻的教育功能就无法实现。与此同时,民众会对民生新闻感到厌倦,自然不会过多关注。新闻媒体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推动视角的转变。以“平视”的姿态来报道新闻,能够让民众感同身受。譬如,在报道有关弱势群体的新闻时,民众会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遇,并且安奈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给他们提供一定帮助。可以看出,采用平民化视角,可以让民生新闻的价值彰显。

1.3 价值理念的民本化

以民为本既是我国执政的重要思想,也是民生新闻发展的指导观念。新闻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报道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以体现出人文关怀。正因如此,民生新闻才会被大众所喜爱。当然,并非所有新闻人都恪尽职守,为了吸引公众眼球,有些新闻人会往民生新闻中注入娱乐元素。这一做法已经偏离初衷,必然会让新闻价值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反效果。

1.4 报道风格的世俗化

此世俗化,非彼世俗化,不带有贬义色彩。新闻报道的世俗化,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事情原原本本讲述出来,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譬如,主持人以聊天的方式来报道新闻,会使大众内心产生亲切感。第二层,赋予民众表达看法的权利,通过有效交流,增强节目效果。譬如,设立短信平台和电话热线,时刻保持畅通。此举不仅能强化社会监督,还能为新闻制作指明方向。

2. 民生新闻的创新策略

民生新闻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要得益于其独具魅力。新闻内容的丰富性,报道方式的多样性,使民生新闻赢得了新媒媒介的青睐。正因如此,民生新闻才得以壮大。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看到优秀的民生新闻节目,如《今日关注》《生活帮》《南京零距离》等。但由于缺乏有效管制,导致民生新闻的发展出现偏差,内容大同小异,形式趋于统一。可以看出,民生新闻发展正处于亚健康态度,有必要开启新一轮深化改革。笔者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验,归纳出几点民生新闻的创新策略。

2.1 坚持内涵发展

在民生新闻内容上,需要采取拓展策略,以此丰富其内涵。一方面,将生活中的琐事杂事融入其中。另一方面,添加与时政、政策相关的民生内容。通过此举,让“大民生”与“小民生”完美结合。当然,要协调好二者的比例。确定比例的依据包括两点:一是关注民生新闻收视率。在以前,“小民生”的内容比较多,公众已经产生审美疲劳。随着时间推移,疲劳感会越来越重。当超过忍受极限后,就不会再观看民生新闻,收视率必然会下降。新闻人要减少“小民生”的占比,增加“大民生”类内容。此时,收视率出现回升,但并不会无休止的增长。当收视率达到峰值后,大小民生的比例刚刚好。

2.2 深度广度兼顾

民生新闻的内容比较广泛,囊括了当今社会大大小小的事情。特别是在步入新时期后,社会形态发生转变,为民生新闻创造了很多素材。新闻人要利用好这一契机,对各类民生动态进行报道。有些媒体人深知此点,也作出了努力,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业务面铺的太开,除了关注民生民计外,还将目光聚焦在经济、时政、体育等方面。这一做法会降低报道深度不足。由此可见,“点到为止”的民生新闻应当退出历史舞台。民生新闻不仅要拥有广度,也要兼顾深度,这样才能让新闻更富层次性。公众看到这样的新闻,既知道新闻在讲什么,为什么要讲,也清楚如何应对面对此类事件。在众多民生新闻节目中,《今日说法》就做到了这一点。在《今日说法》中,坚持真人真事原则,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报道。由于这些事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将观众带入进去。随着悬念的解开,普法目的逐步实现。在节目最后,会邀请专家现身说法,可谓是画龙点睛。

2.3 强化社会责任

民生新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舆论引导功能能否充分发挥。从微观角度来看,民生频道是新闻传播的载体,为一切大众提供服务。从宏观角度来看,新闻媒体人有义务有责任维护社会正义,传递正能量。当然,要想发挥正确引导作用,新闻人要坚持两点原则。一是适度参与原则。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新闻人可以加入自己的看法,但要控制好力度。倘若控制不力,很容易引发不良影响。二是客观公正原则。为了节目效果,可以对涉事人的言语进行一定修饰,但决不能歪曲事实。在报道过程中,要尽可能还原事情真相,让公众进行评判。工作原则看似简单,但要做到殊为不易。要想确保万无一失,需要不断强化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强化渠道有两条:一是发起宣传攻势,提高思想境界。二是提供学习资源,鼓励自主学习。

2.4 优化报道形式

创新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也是民生新闻必须经历的过程。除了要创新新闻内容外,还要对报道形式进行优化。只有拘泥于固有范式,才能在竞争白热化的新闻市场中屹立不倒。随着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新闻收视率显著增加。新闻人见状,工作热情被激发,加快推动创新发展。譬如,结合节目特点,打造独树一帜的风格。围绕此风格培养主持人,使之融为一体,增强节目效果。山东台有一档节目,名字叫《生活帮》。报道内容比较丰富,既有“小民生”,也有“大民生”。在报道“大民生”时,坚持原汁原味。在报道“小民生”时,会采取调节的方式化解双方矛盾。节目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依靠精彩的内容外,主持人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主持人无论是语言,还是举止,都体现出热心肠,深受观众喜爱,这是值得借鉴的地方。除此之外,民生新闻报道要采用多种方式,如独家报道、连续报道、直播报道等。独家材料并不好获得,需要新闻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当然,可借助节目魅力,吸引爆料人的前来。新闻人不要半途而废,要持续跟踪事态进展。直播是一种全新的报道方式,能够吸引当代人的目光。在报道过程中,主持人要和观众保持良好互动,这对提升节目效果很有帮助。

3. 总结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问题也随之产生。当前,民生新闻传播问题表现最为突出,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如此境地,新闻人要劲往一处使,积极改良传播方式。坚持内涵发展,促进转型升级。深度广度兼顾,奠定受众基础。强化社会责任,做好舆论引导。优化报道形式,彰显中国特色。通過多措并举,助民生新闻摆脱困境。

参考文献

[1]文雅.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J].传媒论坛,2021(02):24-25.

[2]王成玉.民生新闻的发展瓶颈与创新之路[J].新闻研究导刊,2020(15):120-121.

[3]张洋.新媒体时期社会民生新闻报道的要点[J].传媒论坛,2020(19):22-23.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创新策略特点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