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汇川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2021-05-17蔡国俊袁丛军周宏虹杨焱冰严令斌

贵州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植物区系维管束区系

蔡国俊,袁丛军,赵 庆,周宏虹,杨焱冰,严令斌,刘 雄

(1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3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4遵义市汇川区林业局,贵州 遵义 563000)

国家湿地公园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1],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过程与生态特征、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2]。维管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构成组成,其直接影响湿地的质量和湿地生态系统内栖息的各类生物的生存状况,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供多样性种质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对湿地公园内植物区系开展研究与分析能有效查清区域植物本底资源及其起源,为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贵州汇川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于2019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的考察验收。公园规划总面积368.79 hm2,是以喀斯特河流形成的库塘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人工库塘湿地、永久性河流湿地以及稻田湿地3类湿地型,湿地面积201.29 hm2,湿地率54.58%[4]。在本研究之前,尚未对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关于该公园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仍处于空白。本研究于2018年8月、11月和2019年1月、5月对贵州汇川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旨在查清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分布区系等特征,以期为贵州汇川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公园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贵州汇川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中部,地处遵义市汇川区西北角,紧邻遵义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1′39″~106°54′15″,北纬27°43′14″~27°46′16″之间,公园总面积304.27 hm2。属中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3.5 ℃,最冷月(1月)均温3.7 ℃;最热月(7月)均温24.7 ℃;极端最高气温为34 ℃,极端最低气温为-8 ℃,年平均降水量为1043 mm[5]。

2 研究方法

根据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范围,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和不同植被类型,设置了11条调查样线和6个调查样地,分别于2018年8月、11月和2019年1月、5月对湿地公园内典型生态系统和植被群落进行了4次系统的维管束植物种类资源调查,记载植物种类、群落类型及物种多度等信息,对于现场不能鉴别的物种,通过植物标本采集和照片拍摄后进行室内检索;结合调查记录的种类和照片,通过室内标本鉴定和参考相关文献,编写出喇叭河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系统名录,通过系统名录及科属种之间关系,分析区内植物组成及其优势科属。结合科、属的区系分布情况,分析湿地公园的维管束植物科、属的区系特征。

图1 喇叭河湿地公园植物监测样线Fig.1 Transect lines in Labahe National Wetland Park

3 结果分析

3.1 植物种类组成

调查结果显示,遵义汇川区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喇叭河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19科240属298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及栽培种,下同)。其中,蕨类植物13科15属16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10.92%、6.25%、5.37%;裸子植物7科7属8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5.88%、2.92%、2.68%;被子植物99科218属274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83.20%、90.83%、91.95%。公园内涉及野生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即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和银杏(Ginkgobiloba);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即为伞花木(Eurycorymbuscavaleriei)和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subsp.biloba)。

图2 维管束植物主要类型分类群数量比较Fig.2 Number of each taxon of vascular plants

3.2 植物科属统计特征

3.2.1 科的统计

根据属的多少,将喇叭河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119科分为大科、中科、小科和单属科4个级别,统计结果如表 1所示,其中77科只有1属,占喇叭河湿地公园植物总科数的64.71%,总属数的32.08%,而含6~20属的植物仅6科69属,占总科、属数的5.04%和28.75%;无21属以上的科,说明喇叭河湿地公园内优势科不明显。

表1 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科的统计特征Tab.1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ies of vascular plants in Labahe National Wetland Park

所含属数最多的前10科依次为菊科(Compositae,20属)、禾本科(Gramineae,17属)、蝶形花科(Fabaceae,12属)、蔷薇科(Rosaceae,7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7属)、荨麻科(Urticaceae,6属)、蓼科(Polygonaceae,5属)、鼠李科(Rhamnaceae,5属)、苋科(Amaranthaceae,4属)、五加科(Araliaceae,4属),这10科植物共87属,占公园内植物总属数的36.25%。其中的菊科、禾本科、蝶形花科等是种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的特大科[6],其在湿地公园内的种类分布也相对较多。

3.2.2 属的统计特征

喇叭河湿地公园共记录维管束植物有240属,主要以含1种的寡种属占多数,共205属,占总属、种的85.42%和67.79%,中型属仅有蒿属(Artemisia)1属6种,占总属、种的0.42%和2.01%;无大型属(含11~20种)及特大型属(含21种以上),园内植物优势属不明显。

表2 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属的统计特征Tab.2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 in Labahe National Wetland Park

含种数前10位的属依次为蔷薇属(Rosa,5种)、悬钩子属(Rubus,5种)、景天属(Sedum,4种)、蓼属(Polygonum,4种)、杨属(Populus,4种)、茄属(Solanum,4种)、山胡椒属(Lindera,3种)、构属(Broussonetia,3种)、榕属(Ficus,3种)和莎草属(Cyperus,3种),主要以灌木为主。

3.3 区系分析

3.3.1 科的区系分析

按照吴征镒[7-8]和李锡文[9]等对植物区系的划分标准,研究区维管束植物科的区系可划分为10个分布型(表3)。

表3 维管束植物科、属分布区系Tab.3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genera and families of vascular plants in Labahe National Wetland Park

续表3

喇叭河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科的区系分布如表3,其中世界广布型45科,占总科数的37.82%,主要为群落中的菊科、禾本科、苋科(Amaranth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藜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等草本植物,及蔷薇科、鼠李科、桑科、木犀科(Oleaceae)等灌丛;去除世界分布型,热带分布型(类型2-7)50科,占总科数的42.02%,主要为樟科(Laur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等乔木及芸香科、葡萄科(Vitaceae)、五加科(Araliaceae)、锦葵科(Malvaceae)等灌木植物;温带性质的(类型8-14)有22科,占总科数的18.49%,主要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桦木科(Betulaceae)、壳斗科(Fag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山茱萸科(Cornaceae)、松科(Pinaceae)、灌木为主,中国特有科仅杜仲科(Eucommiaceae)和银杏科(Ginkgoaceae)2科。喇叭河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科的区系结果表明,园内植物在科的组成上以热带性质为主,温带性质主要以北温带性质为主,说明园内植物区系起源具有热带性质。

3.3.2 属的区系分析

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属的区系分布特征如表 3所示,根据划分结果,喇叭河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共240属,划分为14个分布类型,从表 3的结果可以看出,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属的区系分布与科的分布相似,均以热带性质分布为主,具有热带植物区系向温带植物区系过渡的特征。热带植物区系主要以泛热带植物区系为主导,温带性质区系以北温带区系和东亚区系为主。

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属的区系分布特征主要如下:

(1)世界分布属:有41属,以草本和灌木占明显优势,如蓼属(Polygonum)、藜属(Chenogodium)、苋属(Amaranthus)、悬钩子属(Rubus)等,这些植物种类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较强,种类多,在区域内广泛分布,主要为研究区内藤刺灌丛和草地的优势物种,但在森林植被中一般为从属植物出现。

(2)热带分布属:园内热带性质(分布类型2-7)分布共99属,占总属数的41.25%,主要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共有48属,占总属数的20.00%,主要为区域内灌木林优势种类及林下草本,如灌木的朴属(Celtis)、卫矛属(Euonymus)、紫金牛属(Ardisia)、铁仔属(Myrsine)、水麻属(Debregoasia)等,草本的芒属(Miscanthus)、糯米团属(Gomostegia)等,这些种类是组成喇叭河湿地公园森林植被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贵州常态地貌上灌木层的重要组成种类。

(3)温带分布属: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温带区系(类型8-14)共90属,占总属数的37.50%,该分布类型主要以北温带分布区系为优势,有43属,占总属数的17.92%,主要以松属(Pinus)、柏木属(Cupressus)、桦木属(Betula)、栗属(Castanea)、栎属(Quercus)、榛属(Corylus)、盐肤木属(Rhus)、荚蒾属(Viburmum)、蔷薇属(Rosa)、小檗属(Berberis)、贞属(Ligustrum)、火棘属(Pyracantha)等及温带植物为主,是喇叭河湿地公园内次生林的主要植物组成部分。

(4)中国特有属:喇叭河湿地公园有中国特有属8个属,占湿地公园总属数的3.33%。有杉木属、银杏属、杜仲属(Eucommia)、蜡梅属(Chimonanthus)、栾树属(Koelreuteria)、箬竹属(Indocalamus)等8属,与我国特有种子植物243属[10]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4 结论

(1)本次调查共鉴定维管束植物298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及栽培种),隶属119科240属,其中,蕨类植物13科15属16种,裸子植物7科7属8种,被子植物99科218属274种。

(2)种、属组成分析表明,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主要以小科(属)(含2~5属/种)和寡属(种)为主,分类地位上的科、属优势不明显。

(3)植物地理分布区系分析表明,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科的分布可划分为9个分布类型,属的地理成分可分为14个分布类型,园内植物广布型较多,但主要以热带性质起源占优势,具有热带区系向温带区系过渡的特征。

猜你喜欢

植物区系维管束区系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揭示云南被子植物区系形成原因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上海植物区系新资料
巧切西瓜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