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是一份能救命的地震须知

2021-05-15

奥秘(创新大赛) 2021年3期

我国不少地区处于地震带,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大,但目前人类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学会与地震风险共处”也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会有更多的措施来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只有平时加强应急准备,提高避险意识,在地震来临时,才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本文总结了面对地震我们所需要知道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更快传播速度的电磁波,在地震波到达前进行预警,也就是在地震发生以后,根据纵波和横波之间的时间差,和地震波“赛跑”,来赢取提前预警的时间。

地震预警为人们赢得了避震逃生的黄金时间,那我们该如何珍惜呢?首先要注意地震预警,以此获得最多避震逃生时间。其次,当面对地震时,无论在手机、电脑还是电视广播上,看到或听到了地震预警,就证明还有几秒至数十秒时间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当已经明显感觉到地震时,应合理选择避险方式。

“生命三角”不一定可取

生命三角理论在我国有一定的基础,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更是以各种形式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但这一理论实际存在许多问题,并非实用性理论,因而遭到了主流观点的驳斥。

该理论声称:地震发生时,要躲藏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也就是说,地震时躺在床上的人要尽快下床,如果有可能,还要尽量接近外墙,伺机逃出,而在车里的人要立刻出去坐在或趴在车边。这就是2004年,号称“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队长”的加拿大人道格·库普所宣传的发生地震时最应采用的“生命三角求生法”。

其原理如下: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会撞击到这些物体,在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生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留出的空间就越大,利用这个空间躲避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这些言论很快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地质学家和抗震工程学家告诉我们,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向下弯折几种。所以,尽管观察地震造成的废墟,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位置上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空间”,不过,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得知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出现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

强调“生命三角”可能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原本你指望用来支撑“三角”的支撑物很快就倒下了。在日本利用振动台进行的一次地震模拟实验中,研究者就看到一台巨大的冰箱划过整间房屋,在翻了几个跟斗之后将实验中的“儿童”挤扁。

地震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

美国红十字会灾难教育部前总管洛基·洛佩斯强调,地震最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具和碎玻璃。“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地震口诀正是针对这个提出的。

这个口诀教导大家,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会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此外,在地震中,人很难移动位置。移动的距离越远、时间越长,在途中受到各种杂物袭击的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在美国地震最频繁的地区——加利福尼亚州开展的公共健康调查显示,在地震中,人们跑来跑去找地方躲或者犹豫不决确实会大大增加被空中乱飞的东西击中的概率。

这也许恰好可以解释洛佩斯从加利福尼亚州和土耳其地震中得到的令人费解的统计结果——对地震发生时正躺在床上的人来说,躺着不动者受到伤害的概率要小于翻身下床者。

值得一提的是,库普在宣传“生命三角救生法”时,指责“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口诀是“杀人的方法”。他的观点建立在极端设定的基础上:第一,在地震中房屋必定倒塌;第二,房屋的倒塌必定导致里面的家具完全被砸碎。

不过,不是每栋建筑都会在地震中倒塌,也不是每一场造成伤亡的地震都会导致房屋严重倒塌,但几乎所有会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中肯定都会出现家具、碎玻璃乱飞的情况。它们带来的伤害常常是致命的。

即便是发生了房屋倒塌这样的严重情况,“伏地、遮挡、手抓牢”同样是有意义的。地震救援专家发现,即使房屋倒塌,桌子之类的家具也常常能为人们提供保护。四川省一位退休市政工程人员表示,随着抗震减灾工作的开展,中国近年修建的7层以下居民楼采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砖混结构,更高的则采取框架结构,也是现浇的,这些房屋的屋顶不会掉下来。“伏地、遮挡、手抓牢”口诀在这种情况下会更加有效。

分情境的震时躲避

延续上述口诀,我国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地震中逃生的重要原则。由此推荐以下应急避险要点,大家分情境运用。

1.假如你在卧室里

千万别钻到床底下:以前人们认为钻到床底下最安全,但床底下能躲不能逃,并非最佳的躲藏之处。

躲开头上悬挂物:要选择上面没有悬挂物,附近没有电源插头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悬挂物落下砸伤及电源线着火引发的次生灾害。

衣柜绝不允许进去:唐山地震时,有人钻进衣柜躲藏,几天后被救援队发现时,人是完好的,但最后憋死了。

把门打开:躲藏地点离门近时,门最好打开,可以背靠在门框上,手抱头,待地震结束时准备随时转移,为逃生准备活路。

2.假如你在客厅里

把客厅当成转移地带:客厅是四通八达没有堆积物的地方,地震中,应把客厅当成安全的转移地带。

逃生用具应放在客厅明显处:中国人传统习惯是将逃生用具锁在柜子深处,待到用时却发挥不了作用。逃生用具应放在客厅明显处,方便各个房间的人拿起就跑。

3.假如你在卫生间

此处最安全: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恰好在卫生间,那么恭喜你,你的生存几率要大很多。地震时,越小的房间越安全,越大的房间越容易倒塌。卫生间的墙多是承重墙,房顶坠落物少,相对更安全。

水源很重要:守着水源是卫生间的一大优势,唐山地震,有人靠水维持了很长时间的生命。

人莫扎堆:大家都知道卫生间最安全,但地震发生时,切莫全家人都一起躲在卫生间,分散躲藏可以增加生存几率。因为,地震时哪里最安全并不确定,只有相对安全的地方,人员分散躲藏意味着总有人在外面以防万一,可以在震后及时展开救援。

4.假如你在高楼里

远离高层楼的窗户:地震时,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现在的楼一般都是框架式结构,砖起到的作用是隔风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时,常常是框架在,墙没了,如果人躲在窗户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千万不能坐电梯: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一旦断电就出不来了,还很容易坠落。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往哪儿跑要看情况:地震发生后,一定要往下跑吗?答案是不一定。尤其是对住在高楼层的住户而言,往哪儿跑的原则应该是就近——离地面近就往地面跑,离楼顶近就往楼顶跑,总之,“见天见地”都能够和外界接触,相对更安全。

确认通道是逃生通道还是过火通道:逃生时,一定要走逃生通道。高楼本身就是拔火罐,现在的高楼在设计时,有的设计了专门的过火通道,是用于疏通火情的,千万要分清楚。

逃生绳使用分人群:有的家庭备有逃生设备,比如速降绳,一定要在一轮地震波结束后的平静期使用。提醒您的是,使用速降绳的人一定是经过训练的,速降过程中需要脚的借力支撑,否则跟跳楼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了根绳而已。

5.假如你在矮楼里

砖混楼更容易坍塌: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材料砖砌体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较差,框架结构稍胜之。地震发生后,住在砖混老楼里面的人应更主动地寻找机会,迅速撤离。

一定要按顺序逃离:2008年在汶川地震现场救援时发现,一些场所楼内的遇难者是在过道、楼梯或者屋门口附近遇难。这表明地震时人们在外逃,但是还来不及到达安全地点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地震时,群体逃生时一定要按顺序逃离,前面的人为后面的人留下逃生时间。

低楼层也不能跳楼:住在一、二层楼,也不要选择跳楼逃生,晃动中人很难站稳,落地的姿势和地点很难保证,而且跳楼不仅会造成骨折,还会被高处坠落的重物砸伤。

6.假如你在平房里

室内坠物最危险:住平房的居民,如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应立即躲到炕沿、墙根下、桌子及床下。要尽量利用身边物品,如棉被、枕头等保护住头部。因为平房内空间狭窄,屋内东西多且多放置于高处,地震时很容易造成坠落伤害。

逃出时谨防断电线:若正处在门边、窗边,且窗外无其他危险建筑,可立即逃到院子中间空地上。平房区电线零落,地震时火灾发生率特别高,尤其要防。

最大的危险是街道:平房胡同内路面狭窄,四处皆是自建房,倒塌的房屋可能把路面覆盖住,逃生之路并不顺畅,此时能不能逃出去,就看命大不大了。

最不可取的行为:千万不要躲在房梁下,不要躲在窗户边。切忌逃出后又返回取财物。

7.假如你在汽车里

千万别躲在车里:汽车看起来很结实,但其实只是薄薄的一层,不堪一击。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你在驾车,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此时应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然后立即下车抱头蹲在车边。

抓牢扶手,降低重心:如果地震时你正坐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那么只好就地取材,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8.假如你在公共场所

千万不要慌乱涌向出口:能否逃离,一切取决于有没有良好的制度保障。震后,公共场所一片漆黑,惊叫声四起。千万不要慌乱涌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应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躲在近处的大柱子旁边:与其乱冲乱撞,不如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

这些地方要远离:远离玻璃橱窗、门窗或玻璃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

9.假如你在户外

就近选择开阔地:立即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小贴士:地震后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以往提及地震,都是告诉人们逃生方法,但如今,掌握地震后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也非常重要,比如,保持手机电力、高效使用手机等。手机电量撑得越久,获救的希望也就相应增大。

那么如何保持手机高电量呢?

首先要关闭耗电设置,关闭震动,亮度调到最低,关闭GPS、蓝牙、流量等高耗电且不必要的模块,以保证手机的续航能力。其次,要克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要频繁刷手机。

在地震后,除了注意手机电量以外,还要时不时发出求救信息。

说起求救,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打电话,但是往往越是这种危急时刻电话越会打不通。这是因为通讯基站可能在地震中遭到破坏,或是同一时间很多人在打电话,导致通讯线路繁忙。所以大家首先要知道,灾难中拨打电话很大几率会遇到没有信号的情况,这时候首选的求救方式不是打电话而是发短信,要将自己的情况、位置精确地告诉亲密的人,也许发短信会慢一点,但是要耐心等待。

其次,要最大化使用通讯资源,尽量到空旷、人少的地方发送求救信息,提高成功率。如果有好几个人被困,只使用一台设备即可,节约电量,增加获救希望。

如果总是打不通电话,要耐心等待几分钟再拨打,以防局部基站压力过重或是网络拥堵。

另外,地震后使用手机,如果不是求救人,那么要尽量少往灾区、灾区周边市县打电话,避免占用通讯资源。而已经得知亲友消息后更要尽量减少通话时间,给其他人留出通信通道。

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要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要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避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围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等处,还要注意避开高压线和下水道。

要保护好头部: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10.假如你在海边

越高越好、越远越好: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听到海啸警报的话,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往高处跑,越高越好。如果海啸发生时你在船上,那么就随船往深海走,因为海啸是越边上越危险。总之,要么往高处,要么往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