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营养支持法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

2021-05-15

医药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食管癌机体

徐 娜

(四川省肿瘤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食管癌是一类消化系统恶性疾病,全球每年食管癌新增病例超50 万例,既往诊疗中以中老年人群多见,近年来本病呈现一定的年轻化趋势,主要与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的改变相关。患者主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特征性表现,同时伴全身乏力、消瘦等恶性病变症状[1,2],正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食管癌患者5 年生存率较低,约为10%,我国为食管癌的高发国家,每年死于食管癌的病例约有15 万例。目前诊疗中针对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围术期辅以综合疗法干预,以期改善预后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诊疗中发现,食管癌属恶性消化性疾病,患者正常生理机能较弱,而手术造成的组织创伤及应激反应,会对消化系统造成较大损害,导致高分解代谢,直接影响机体营养状况。我院近年来对部分食管癌术后患者开展了标准营养支持法干预,该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56 例为对照组,男女各为33 例,23 例,年龄45 ~71 岁,平均(65.23±6.93)岁,2019 年2 月—2019 年4 月的58 例患者为实验组,男女各为34 例、24 例,年龄47 ~70 岁,平均(64.03±7.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由临床医生下达医嘱后责任护士执行,做好食管癌术后的健康宣教,遵照医嘱开展用药、疾病观察等护理,采用PG-SGA 开展评估工作,明确机体营养状况。术后常规禁食,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采取标准营养支持法,①营养状况评估:患者入院后,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采用PG-SGA 开展评估工作,其中0 ~1 分表示无营养不良状况,无需给予针对性营养干预,可开展抗肿瘤治疗;2 ~3 分表示可疑营养不良状况,需要予以营养教育,可开展抗肿瘤治疗;4 ~8 分表示中度营养不良,需要开展人工营养,可同时实施抗肿瘤治疗;≥9 分表示重度营养不良,需要开展人工营养支持1 ~2 周左右,再同时开展人工营养支持与抗肿瘤治疗。②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将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情况上报,并请营养医师联合会诊,结合患者具体状况进行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③标准化营养支持治疗:PG-SGA 评分在0 ~1 分者不给予针对性营养干预;2 ~3 分者开展营养教育,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及危害,肿瘤会直接导致的机体糖、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异常,同时厌食、癌性疼痛、恐惧、焦虑等会造成的食欲受抑、睡眠障碍等影响营养状态。与此同时抗肿瘤治疗如放化疗毒副反应,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生理创伤等均会对机体营养状态造成影响。4~8 分者需要在营养教育的基础上,遵医嘱开展人工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满足90%液体目标需求、满足≥70%能量目标需求、满足100%蛋白质目标需求、满足100%微量营养素目标需求。患者营养补充的起始能量为20 kcal/d/kg,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及营养支持方案,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及量、输注途径及其方法,主要分为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两类,合并消化道功能障碍者选择肠外营养支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肠外营养支持途径,选择氨基酸、脂肪乳、卡文、全合一、尤文等肠外营养制剂,遵循营养支持方案干预。消化系统功能正常,未合并严重腹胀腹泻或腹痛、短肠综合症、消化道出血、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等的患者,选择肠内营养支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口胃管等适宜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肠内营养是需要确保食物温度控制在37 ~40 ℃,左右必要时使用加温器加温。营养浓度由低到高。营养干预的速度由慢到快,由营养泵控制。同时食物需现配现用,暂不用的置于4℃冰箱保存,超过24 小时丢弃。进食过程中需要将床头抬高30 ~45°,确保患者的舒适度。≥9 分者需要开展人工营养支持1 ~2 周左右,结合具体的营养支持方案开展营养支持干预,患者营养补充的起始能量为10 ~15 kcal/d/kg,营养达标后开展人工营养支持与抗肿瘤治疗。术后早期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故而能量供给比例调整至碳水化合物45%、蛋白质25%、脂肪30%。

1.3 观察指标

在入院时、出院时采用PG-SGA 量表进行营养评估,主要从近期体重、症状体征、膳食摄入、代谢应激状态、体格检查、疾病年龄等方面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营养状况越差,其中0 ~1 分,营养良好,2 ~8 分,可疑或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9 分。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就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率等进行统计,常见并发症有新发感染、胸腔积液、吻合口瘘、心律失常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机体营养状态比较

入院时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PG-SGA 评分分别为(5.54±1.01)分、(5.17±0.74)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PG-SGA 评分为(3.19±0.74)分,对照组为(5.73±1.39)分,实验组患者PG-SGA 评分显著降低(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率为8.62%,对照组为17.86%,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置管及住院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置管及住院时间比较(±s,d)

组别 n 置管时间 住院时间实验组 58 5.83±1.39 9.31±1.05对照组 56 8.56±2.01 12.44±2.38 t 4.271 4.054 P<0.05 <0.05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讨论

临床诊疗中,食管癌患者因病情较为严重,机体代谢往往处于高水平状态[3,4],标准营养支持与常规营养支持护理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能够基于定期的营养评估、能量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病理生理状况、营养状况等,针对性予以营养干预,动态进行营养干预方案调整,满足患者机体营养能量需求。同时护理人员均接受标准营养支持相关的护理培训,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认知度更高,能够在日常护理中更为有效的进行患者的评估与护理,提升患者评估、审核等流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并发症的防护有助于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5],协同改善预后效果。本研究显示,出院时对照组患者PG-SGA 评分有所升高,可能与手术造成的创伤及应激反应相关,导致机体短期过度消耗而导致营养缺损。而实验组患者PG-SGA 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即通过标准营养支持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手术引起的机械性和生理性改变、机体应激的高代谢状态、术后禁食等加重营养不良的情况,能够为患者提供所需营养,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标准营养支持干预的患者,术后恢复效率显著提高,且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降低,这可能与营养支持干预提升了机体营养状况与耐受能力相关。

综上所述,标准营养支持法应用于食管癌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营养损害情况,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辅助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食管癌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