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文学中的“芭蕉”意象写作研究

2021-05-13蒋扬帆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芭蕉

基金项目: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19】301号)。

摘  要:芭蕉作为自然界中代表性的写作题材,凭借其自身外形特征显著、开发价值较高的优点,成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角色。但由于芭蕉生长和分布的局限性,芭蕉进入文学创作领域较晚,在东汉时期才成为文学表达的参考,在唐宋时期出现鼎盛的局面。本文分析芭蕉意象出现和在唐宋发展的情况,了解芭蕉色彩和形态的美感,以期更加深入地展示芭蕉文学的意象和面貌。

关键词:唐宋文学;“芭蕉”;意象写作

作者简介:蒋扬帆(1968.8-),男,瑶族,湖南江华县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副教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和影视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9-0-02

引言:

芭蕉作为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植物,受到生长环境的制约,在汉代才进入到文学领域中,并在文化中心南移的条件下,逐渐进入到我国中原地区,成为文学创作者写作的题材。唐宋作为芭蕉意象化发展的关键期,在唐宋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雨打芭蕉”和“败焦”等现象,在展示着芭蕉作为植物的形象美感外,作者借助芭蕉来抒发自身的情感,带给人们更加深刻的印象,成为日后文学作品创作中对于芭蕉意象描绘的参考,带给后世深刻的影响。

一、芭蕉意象的出现和在唐宋文学中发展

芭蕉意象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芭蕉自身存在的食用价值,使其受到汉代皇室的认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种植。在东汉末年,随着我国佛教的兴起,对于印度佛经中对于芭蕉的解释,我国佛教采用直接借鉴的方式,使芭蕉首次被赋予文化层面的含义,也标志着芭蕉前文学时期的到来。这种文化艺术发展到东晋时期,才被人们所认可为一种创作中的意象。东晋时期文学创作《芭蕉赞》、《冬焦卷心赋》、《咏甘蕉试》等,都对芭蕉的形态美做出合理的解释,表示东晋时期以芭蕉为题材的写作还处在写实层面。直到唐宋时期,随着我国唐代文学的发展,对于芭蕉题材在文学创作中的使用更加频繁。唐代提倡文学墨客历经祖国山水,来增加自身的见识和创作灵感。唐代文学创作者自身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们在漫游中感受着不同自然风光的奇异景象,使其创作内容的丰富程度,是历代不能够所达到的。因此在唐代文学作品中,芭蕉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植物,常被唐代诗人以芭蕉来比喻地区发展的情况,其创作的作品或存在特殊的意象,或包含感怀往事的情怀,在当时引发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认可。发展到宋金时期,对于芭蕉意象的表达,相较于前代有着显著的增加。宋代诗人所处环境更加舒适,在闲暇时期宋代文学作者喜爱种植,并将自身栽种的经历记载下来,出现众多以芭蕉为主题的作品。如《新种芭蕉》、《种芭蕉》、《入秋初种芭蕉》等,在记载芭蕉种植和生长过程外,更多的作者以此来抒发自身的情感,将芭蕉拟人化,展示着自己对于家国仇恨的坚韧品格。

二、芭蕉在唐宋文学中展示出的美感

(一)植物色彩美感

芭蕉作为自然界中的绿植,它的色彩主要以叶子的青翠为主,焦叶平滑且宽大,其中有着清晰的脉络,给人以质感。宋代诗人释德洪利用“绿润、青翠、嫩芽”等词汇,来形容芭蕉植叶的色彩特征。唐代文学作品中对于蕉叶的描写,主要以“绿绮”为比喻,如同当时女子纺织出来的织品,有着自然的造化,以及人的改造。这种比喻本是应用在服饰设计中,而芭蕉翠绿宽大的叶子,叫人联想出女子歌舞时穿着的衣裳,表明芭蕉在色彩上有着美感,给人以娟美的印象。除芭蕉叶色彩给人深刻体会外,芭蕉花色上的美感,更能展示其妖娆和美丽。红焦作为芭蕉的特殊品种,它盛开的花没有香味,当花色艳红,配以青翠的绿叶,衬托出红焦的风采。红焦在盛夏盛开,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火焰一般,唐韩偓《红芭蕉赋》:“神霞将日脚相烧”,表示唐宋文学作者感受着红焦花朵的红艳,歌颂着芭蕉花色的美感。

(二)不同姿态的美感

芭蕉作为生长力顽强的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生长带给人们不同的观看效果。比如生长在水域附近的芭蕉,它们受到河流周边水源和环境的保护,它们植叶生长的更加翠绿和茂盛。在唐宋文学作品中,对于水边芭蕉的描写以形态为主,宋代李光:“红焦栏畔小池塘”“临池似把菱花照”,在生态环境中芭蕉的生长,更显生活艺术的美感。再如芭蕉生长在园林中,以园林中的怪石为配景,形成较为常见的焦石景象。宋姜特立《红焦二首》:“太湖石畔绿丛丛;新叶乱抽青凤尾”。园林中的芭蕉依靠怪石生长,与石头的结合形成重峦叠嶂的景观,在形态上给人悠然的姿态,凸显芭蕉的优雅气质。除在不同环境中芭蕉存在不同的姿态美,在不同气候中的生长,芭蕉也同样表现出美的意境。菩萨蛮:“绮窗灯自语,一夜芭蕉语”。唐何扶《宋阆州妓人归老》:“芭蕉半卷西池语,日暮门前双白鸥。”描写的是芭蕉在雨中翻转,随着风雨舞动的美感。宋代诗人常用在月光下描写芭蕉的手法,可使芭蕉在月光下表现出秀丽之美,带给人们月光下的愁思,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也带给读者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唐宋文学中芭蕉意象的经典意象写作研究

(一)“雨打芭蕉”的经典意象写作

通过对唐宋文学中雨打芭蕉的经典意象写作研究,发现雨打芭蕉的经典意象,并不仅仅是为表现文人的闲适,而是主要用于在唐宋文学创作中体现凄怨愁苦之感,所以雨打芭蕉的经典意象写作,经常会出现在诗人所创作出凄苦幽怨的诗句当中。比如,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牧,所创作的《芭蕉》,即“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的归乡梦。”还有唐代诗人徐凝所创作的《宿冽上人房》,还有曹勋所创作的《夜坐吟》,都是运用“芭蕉”的经典意象写作手段,来体现诗人在创作诗赋时,所内涵的愁绪心理。由此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诗人运用“雨打芭蕉”的经典意象写作手法,来体现自己的凄苦幽怨质感,寄托自己的愁绪意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現象。尤其是当我国发展至宋朝时期,利用“雨打芭蕉”的经典意象写作手法,来描写有关于离愁、相思、凄苦、哀怨之类的情绪诗赋,更是呈现出一种铺天盖地、非常常见的现象。比如张先诗人创作的《碧牡丹》中“芭蕉寒,雨声碎”,又如杜安世诗人创作的《凤栖梧》中“窗外芭蕉,数点黄昏雨”等等。但是,虽然唐宋文学中运用“雨打芭蕉”的经典意象写作手法,来传递诗人情绪的手段比较常见,但也仅限于表达一些小忧愁,而对于一些大恸大悲等情绪,仅利用“雨打芭蕉”的经典意象写作手段,还很难完全表现出来的,甚至会呈现出一种无力表达的现象。

(二)“蕉叶题诗”的经典意象写作

对于代表“蕉叶题诗”经典意象写作的唐宋文学作品并不少,但一般人第一时间所想到的通常是南朝梁刘令娴诗人创作的《题甘蕉叶示人》一诗,但其实唐代怀素也曾在《颜真卿浪迹先生元真子张志和碑铭》中,曾以“蕉叶题诗”的经典意象写作手法,来凸显“蕉叶”的经典意象妙处所在,如“命酒以蕉叶书之,援翰立成。”还有韩愈诗人创作的《山石》中,也有对“蕉叶题诗”经典意象写作技巧的体现,如“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等等。主要用于对空山新雨后,空气清新环境中,盛开着散发幽香的栀子花,浓翠硕大的芭蕉叶,在雨中摇曳着自己的身形,利用自己的芭蕉叶弹奏着优美的乐曲。从此处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诗人对于“芭蕉蕉叶”还是比较看重的,比较乐于欣赏芭蕉叶之美。就连宋代大儒张拭所创作的《偶作》中,也曾运用“蕉叶题诗”的经典意象写作手法,来凸显对“芭蕉蕉叶”的喜爱之情。如“世情易变如云叶,官事无穷类海潮。退食北窗凉意满,卧听急雨打芭蕉”。另外,“蕉叶题诗”的经典意象写作也可按照题诗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种,即“闲散适宜”或体现君子之交得“平和之感”都可用“蕉叶题诗”来凸显诗人的情绪与情感。

(三)“败蕉”的经典意象写作

有关于“败焦”的经典意象写作,可通过对陈寅恪先生所创作的《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的研究发现,其中有一句译经便是对“败焦”的经典意象写作应用,即“考印度禅学,其观身之法,往往比人身于芭蕉等易于解剥之植物,以此来说明阴蕴俱空,肉体可厌之意。”“败焦”经典意象写作对僧侣或僧院相关联,大多是利用“败焦”来体现“易折”或“易败”等主要思想,是与佛教寓意最为接近的经典意象写作技巧。唐宋诗人李端所创作的诗句中“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便是对“败焦”经典意象的凸显。但是,由于“败焦”与“芭蕉”在植物本身形象上存在着一定区别,尤其是佛学中对芭蕉的描绘是“中空不实”的象征,而芭蕉本身其实是一种非常艳丽漂亮,却能够用于遮蔽太阳、雨水等物的一种绿植,所以运用芭蕉来喻示肉身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很多人认为芭蕉是非常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种绿植。因此,唐宋文学时期在利用“败焦”经典意象写作时,通常是将其意象与僧人或僧院进行联系,才能将其意象建立起来,并与“芭蕉”不产生冲突。但相较于能够凸显诗人幽怨之感,且激起离愁春恨的“雨打芭蕉”经典意象,“败焦”在唐宋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呈现并不多。

(四)“卷蕉”与“展蕉”的经典意象写作

通过对“卷蕉”与“展蕉”经典意象的研究发现,“展蕉”与“卷蕉”最晚在唐朝时期便已开始呈现,因为芭蕉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芭蕉的蕉在刚出生的时候所呈现的样貌是卷曲的,而当其慢慢长成,便会随着生长的纹路慢慢展开,正如唐宋诗人李清照所创作的《添字丑奴儿》一诗中所描绘的“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所以,当芭蕉这个富有生命力的细节被唐宋时期的文人们发现后,便会时常利用其独特的生命特征,来描绘诗赋中的忧愁或欢欣之情,并利用芭蕉蕉叶的“卷蕉”过程,来表现愁怨,利用“展蕉”的生长过程,来表现其欢乐之情。因此,“芭蕉不展为愁,芭蕉展则为乐”一说,便由此传开而来。

结语:

在我国古代时期,文化迁移的现象带来文学创作题材上的变化。芭蕉作为我国南方的代表植物,在宋代文化中心转移的过程中,逐渐受到广大文学创作者的关注,并在唐宋时期获得繁荣和发展。芭蕉相较于其他观赏性更强的植物,其自身不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长久的发展中,积累文学创作上的经验,使文学创作者能够立足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来观察芭蕉的色彩和形态美感,在历代文人墨客的歌颂和赞美下,芭蕉逐渐形成一种文字的意象,有着更加深厚的情感内涵,带给人们意象写作上的灵感,也对人们研究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梁欢华.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意象写作[J].文学教育(上),2020(11):136-138.

[2]任健. 中国古代文学蔷薇意象与题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3]石潤宏. 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万芳.论中国古诗词对松尾芭蕉纪行文创作的影响[J].读天下,2016(21):351-353.

[5]莫函蓓.唐宋文学中的“芭蕉”意象写作[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07):119-122.

猜你喜欢

芭蕉
雨打芭蕉
爸爸跟我争芭蕉
芭蕉上练字
小芭蕉和小小的风
小芭蕉和小小的风
国画《雨打芭蕉》
芭蕉芋交联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等闲托谁题芭蕉
把相思卷在芭蕉里
是谁多事种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