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2021-05-13李海青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形式文学语言

摘  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主要的交流载体。文学是人类思想的艺术呈现,主要通过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传播与发展,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传递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文学的内涵就是通过语言的组合表达对于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的理解。我国现代语言的变革指的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文与文言文相比,更具逻辑性和精确性。由于我国不同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特性和使用范围的要求不尽相同,语言的变革也对我国现代的文学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语言变革对不同文学形式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言;文学;影响;形式

作者简介:李海青(1987-),女,汉族,河南开封人,讲师,本科(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9-00-03

一、中国现代语言变革

语言是人类文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衍生的思想意识精华,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类意识的不断发展,语言的变革使文学形式和主题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中国现代语言变革主要是指白话文的发展和运用,“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语言,不仅在日常交流方面,在文学创作中也成为了写作的主要载体。白话文和文言文相比,能够以更加精确的语言表情达意,具有精确直白的特点,摆脱了文言文形式方面的束缚,而且白话文更加口语化,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时在表达方面更加精确。一方面,白话文在阐述观点时更加清晰直接,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的普及和发展。除此之外白话文更加严谨,更加注重语言的表述功能和叙述功能,更有利于艺术的再现。另一方面,文言文具有的象征性和层次性在白话文中相对弱化,而不同的文学形式具有不同的韵律规范和声韵特性,文言文向白话文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表现力。由此可见,中国现代语言的变革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但都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语言变革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载体

一方面,我国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客观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现象,也充分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语言多样性。“五四运动”之后,白话文逐渐成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主要语言形式,白话文更加准确地反映了不同文学形式的不同特点,对人物描写和画面描写更加细致,更具象征性和突出性。现代汉语即是“五四运动”后主要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提高了白话文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率,扩大了其使用的范围,无论是在描述想象空间还是表达人类情感方面都更加直接、具体,提高了阅读受众的体验感。由此可见,语言的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强调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应更加注重普通人的生活,更加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文学作品中的个人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语言的变革使现代文学更加注重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的创新,提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达质量,增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人文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语言的变革逐渐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形式产生了影响。中国现代语言变革之前的文学表达提倡对内心的追求,而新的语言形式下的文学发展更具服务时代,促进时代发展的意义,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形式,突破和创新了文学语言形式。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内容和写作方式更具多样性,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也逐渐显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语言的变革對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学表达手法的发展增加了现代文学形式的影响力,其中,许多不同的文学体裁都受到了语言变革的影响,在其形式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此可见,语言变革是中国现代文学形势发展和变化的主要载体。

三、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

(一)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影响

小说是最具通俗性的文学形式,中国小说的形式起源于先秦时期,我国第一部小说的雏形就是《世说新语》。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断发展,在唐朝逐渐成熟,《莺莺传》、《李娃传》和《霍小玉传》三部传奇小说是唐朝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我国的小说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这一时期的小说作品更富深意,《四大名著》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现代语言变革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出现了新的转变与发展。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是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学形式,白话文与文言文相比更具清晰性和大众化,这与小说的要求相契合。在内容方面,小说是一种典型的叙事文学,对小说语言的选用提出了明确、形象、生动传神的要求,而白话文与文言文相比更能体现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叙事清晰度,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在现代语言变革后,小说的创作也逐渐中心化。胡适是用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的提出者,他在赴美留学期间就曾写信给新青年提出进行文学改良,随后陈独秀以主编的身份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明确指出了白话文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成为了用白话文进行写作的理论基础。鲁迅在白话文小说创作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小说《狂人日记》是我国一部白话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的开端,为使用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现代小说逐渐兴起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作文以反映客观社会现实为主,抒发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五四运动”时期达到了高潮。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中国现代小说主要反映了现代主义思潮,富有民俗气息和乡土气息的小说逐渐兴起,这类小说富有哲学意味。中国现代小说在经历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现代主义思潮后,逐渐由浪漫主义小说发展为乡土现实小说,随后又逐渐发展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八十年代末开始,自由化和多元性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小说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学逐渐兴起,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小说的发展更加趋近多元化,而语言变化对小说形式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创作形式方面,在读者群体方面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白话的应用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还提高了小说的通俗性,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具共鸣感,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受众群体,极大地提高了小说在文学形式中的地位。

(二)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散文形式发展的影响

我国最早的散文主要包括骈文、词赋和古文,《论语》和《孟子》等文学作品可以称为最早的散文,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散文虽然短小精悍,但是也受到了文体限制和语言表达的束缚,因此,我国的散文在取消科举考试制度后一度停滞不前。中国现代的散文始于语言变革后,白话文与文言文相比在内容上更强调思维的缜密性和表达的自由,着重于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散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散文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文学形式,“五四运动”的发展将散文的语言形式由文言文变革为白话文,但白话文的文学表达相对直白,难以体现散文的艺术性。因此,我国现代文学作家通过继承文言文的意境和外来文学的表达方式,实现了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一种更具美感的散文体裁。例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受白话文发展的影响,《野草》这部散文集在语言方面主要用了象征主义的结构手法和造词手法,区别于语言变革之前的艺术表达形式,《野草》中还融合了中西方的不同文化,既包含了中国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又包含了西方的思想观念,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界的艺术丰碑。除此之外,在中国现代散文还衍生出了许多分支,杂文作为散文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描述作者看到了具体事实或者客观现实为主,从而达到表述观点,阐述论点的目的。在内容方面,散文强调了通过描写客观事实表达感情或者发表议论,从外在形式的角度来讲,杂文对语言声律的要求和文体结构的要求都不高。由此可见,杂文对语言的要求和中国现代语言变革后的发展方向一致,这也使得杂文这一文体形式在中国现代文学变革后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戏剧形式发展的影响

中国现代戏剧主要起源于中国的话剧,随着传统戏曲的改良和文明戏的不断发和语言变革的影响,中国现代戏剧逐渐完成了古典戏剧向现代戏剧的转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海成立了第一所新戏剧教育机构,语言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这种新生话剧形式的发展。一方面,文言文作为一种诗意的语言,具有凝练和含混的特点,注重表现和叙述,而不注重对话与交流,不利于文本的动作性。因此,使用文言文语言的中国传统戏剧大部分以歌剧为主,与曲和诗词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传统的戏剧腔调对感情的描写,演员通过揣摩其中的情意,通过唱腔传递情感。而中国现代戏剧以对白为主体,将内容直接传递给观众,强调了戏剧的对话性,由此可见,语言变革使话剧取代了歌剧,成为了中国现代戏剧形式发展的主要特点。在“五四运动”后,白话文学语言的使用,使戏剧语言环境和语言资源都产生了变革,写实戏剧语言逐渐确立,抒情写意的语言方式也逐渐诞生,白话文在状物、模拟和腔调等方面都能对戏剧内容进行陈述,中国现代戏剧也逐渐形成过其独树一帜的语言体系。例如:《保卫卢沟桥》这部戏剧,其磅礴的气势和慷慨激昂的民族情感给观者以震撼的体验,它融合了数十个戏剧团体,融合了川剧和山西梆子等多个剧种,融合了大鼓、杂技等多种民间曲艺,成为了中国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品。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中的语言表达大部分是通过词汇的变调和发音变化实现的,戏曲的用词也较为晦涩,许多戏曲都失去了民间基础。语言变革以后,白话文逐渐代替了文言文,成为了戏剧常用语言形式,白话文中有明确的语气助词,因此在表述事件的过程中,白话文更加清晰完整,通俗易懂,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奠定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场的扩大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由此可见,语言的变革不仅开拓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市场,使中国现代戏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也推动了中国现代戏剧形式的发展与变革,促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

(四)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诗歌形式发展的影响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最早以记录人们情感和勞动生活为主,经过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学形式。唐代是诗歌盛行的时期,唐代之后的诗歌出现了新的形式,但无论诗歌的形式怎样变化,都对诗歌的韵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中国古代的诗歌主要对平仄和韵律有一定的要求。直到现代语言的变革,我国的诗歌出现了新的形式的变化,白话文的普及促进了现代诗的发展。我国语言变革的初期主要表现为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文体,创立新的自由体,胡适先生认为,语言变革后的诗歌应在尊重传统诗歌创作的基础上对诗歌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新,在保证诗歌审美趣味和独特韵味的前提下发展现代诗词,促进诗歌表达形式的多样化。随着白话文的使用和情感表达自由度的不断提高,传统诗歌的限制逐渐被打破,与古体诗相比,现代诗更加强调开放自由的精神,更注重用直率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例如:郭沫若的《女神》,这部诗集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传递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开创了新一代自由诗的新诗风,打来了人类对于诗歌的认识,开启了象征主义和浪漫注意的诗歌风格,同时也为中国现代诗歌开辟了新的形式。但是在语言变革的后期,中国现代诗歌则强调诗词的视觉直观和音乐节奏,将诗歌的象征、描述和抒情三种形式相结合,融合作者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知识,使诗歌更具创造性和可读性。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徐志摩先生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其作品中大多采用新格律诗,反对新体诗的散文化和滥情化。由此可见,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语言变革后的白话文与诗歌要求的审美难以适应,因此中国现代诗歌形式的发展被分成了两部分。

四、结论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的艺术结晶,语言变革能够更客观地反映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反映当时的文学发展和文学需求,中国现代语言的变革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变革的开端,作为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的变革为我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变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和文字基础,促进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变革与发展。综上所述,中国现代语言的变革也就是白话文不断发展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产生影响的过程。从不同文学形式的角度研究五四运动发展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在语言变革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不仅能够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在形式方面和语言应用方面的发展,还能反映出其在不同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变革中带来的不同影响,有利于分析中国现代语言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规律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浅析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 张晓玮. 现代交际. 2016(03).

[2]论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 杨联文. 中华少年. 2016(29).

[3]论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过程中语言变革对其的深度影响 陈翠玲. 长江丛刊. 2020(07).

猜你喜欢

形式文学语言
我们需要文学
语言是刀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