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产后抑郁相关性研究

2021-05-13臧志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产后程度产妇

臧志佳

(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广州 51023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该症状属于临床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大量研究发现,我国及发达国家农村地区产妇PPD发生率分别为31.3%、21.5%[1]。该疾病属于产褥期神经综合征最常见类型,临床症状可表现为悲观、失眠、精神减退等,可直接降低新生儿照顾能力,一般在产后2周内出现症状,且在产后1年对母婴互动产生直接干扰[2]。相关研究发现,孕产妇抑郁属于早产、发育迟缓、婴儿营养不良以及较高的腹泻发病率的最常见危险因素,进而直接危及婴幼儿成长发育,且成人后易诱发不同程度的情感、人际交往障碍[3]。因此分娩后强化产妇心理干预,积极疏导其负面情绪,规避抑郁症发生率显得极为重要[4]。有文献支持,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不良情绪的发展存在密切联系,该指标浓度过低,可使机体神经代谢、激素失衡,进而被认为与抑郁发生存在一定联系[5]。鉴于此,本文通过观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并指导其摄入维生素D,规避产后抑郁发生,为临床PPD预防奠定重要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20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期间,各60例,实验组补充维生素D,对照组未予以补充维生素D,观察2组产后抑郁发病率。2组年龄分别为23—36、22—37岁,均值分别为(25.4±2.6)岁、(25.2±2.8)岁,孕36~42周、8~42周,平均(39.45±2.12)周、(40.12±1.75)周。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6]:(1)正常孕产期妇女;(2)对本次调查内容知情,且签署相关同意书;(3)产后抑郁评估时间为产后1w。排除标准[7]:(1)存在人格障碍孕妇;(2)患有恐惧、焦虑性神经症孕产妇;(3)伴有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孕妇。

1.2 方法

(1)血清中维生素D检测:抽取入院待产妇空腹静脉血2mL,选择3000r/min离心20min后分离血清,取上清液待测,采纳Applied Biosystems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仪,选择德国和美国血清维生素D检测试剂盒对孕妇血清中总量、25OHD3、25OHD2实施检测。(2)抑郁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相关性,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抑郁产妇分级

轻度抑郁评分明显低于中度、重度评分,其抑郁程度可随着维生素D水平含量降低而升高(P<0.05),见表1。

表1 产后抑郁产妇分级(±s,分)

表1 产后抑郁产妇分级(±s,分)

抑郁程度 例数 评分轻度 40 9.24±0.25中度 40 16.44±1.54重度 40 25.36±3.65 F 496.63 P P<0.05

2.2 2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

实验组维生素D2、维生素D3、总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ng/mL)

2.3 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抑郁严重程度与年龄、MRI、平均住院时间、孕周未存在相关性(P>0.05),但与总维生素D浓度存在正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产妇极易诱发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主要由生理改变,使其产生不适及角色转变,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以哭泣、易激怒、沮丧为主要表现,若未予以针对性治疗及干预,可产生自残或伤害他人等行为[8]。

相关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症患者在生活期间可对新生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极易使婴儿产生性格孤僻、认知能力减退,进而直接危及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进展[9]。现阶段,临床以药物及物理疗法为常用干预措施,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而上述疗法虽取得一定价值,但均存在不同程度副作用及危害,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合理性、全面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10]。大量研究发现,国外诸多精神病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现象,且发现维生素D不足是诱发抑郁症的关键因素[11]。维生素D属于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能够调节钙磷代谢和维持血钙磷浓度的关键物质,以维生素D3、D2为主要物质。同时体外摄取或照射阳光皮肤自身合成,获取维生素D与血浆维生素D结合蛋白,并利用血液循环,输至各个器官,并于细胞膜受体结合,进而发挥其生理生化作用[12]。近年来,国外具有诸多关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情绪障碍的研究,维生素D摄入过低,可直接使大鼠抑郁程度增加[13]。大量文献证实,维生素D可能与抑郁症发生及加重存在密切关系,同时维生素D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或抗炎因子释放,可能改变孕妇中枢神经信号传递,进而产生抑郁症[14]。本文研究发现,抑郁程度可随着维生素D水平含量降低而升高,实验组维生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抑郁严重程度与总维生素D浓度存在密切关系,分析因素:维生素D含量过低可直接造成抑郁程度加重,且该指标能够通过睾酮、色氨酸、乙酰胆碱酯酶、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羟化酶的干扰造成抑郁的加重。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妇女实施血清维生素D水平检测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积极防治产后抑郁,为临床产后抑郁症预防奠定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产后程度产妇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