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影响分析

2021-05-13李丹王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人性化家属新生儿

李丹,王倩

(赤壁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湖北 赤壁 437300)

0 引言

新生儿肺炎属于常见的一种新生儿下呼吸道疾病,多因过敏、病原体感染导致肺部疾病[1]。其中病毒性肺炎患儿以肺间质受累为主要病理特征,细菌性肺炎患儿主要以实质性受累为主要病理特征[2]。患儿患病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障碍发生。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方法不断优化。但有研究[3]明确指出,新生儿肺炎治疗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4-2020.5收治的118例患儿,展开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4 月至2020年5月,将本院收治的部分新生儿肺炎(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9例。甲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1-30d(6.72±3.22)d。乙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1-30d(6.48±3.29)d。两组基础数据比较,P>0.05,但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59例治疗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①健康宣教:护士需对患儿家属详细介绍新生儿肺炎的发病机制、疾病危害、治疗方案、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情况。同时,需告知患儿、家属治疗期间遵医嘱健康行为对疾病的优良影响。②环境干预:护士需严格控制病房内室温(18℃-20℃)、湿度(55%左右),定时使用紫外线在病房消毒,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护士还需及时拉开窗帘、打开窗户,更换室内空气,让阳光照射入病房,维持病房干燥清洁。③心理干预:患儿患病后存在明显的生理不适症状,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护士需积极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改善患儿情绪状态,增强患儿、家属的疾病治愈信心,促使患儿积极配合临床工作。④发热护理:护士需定时量测患儿体温,若患儿体温较高,则及时使用冰袋、酒精等物品进行物理降温。若患儿温度较高,及时遵医嘱给予退烧药物治疗。⑤呼吸道护理:护士需指导患儿定时漱口,做好口腔护理。还需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结合患儿实际情况给予雾化吸入、吸痰干预。若患儿病情严重,还需让患儿维持半卧位,促进呼吸道通畅的同时,预防肺部淤血、肺不张。

乙组59例治疗期间实施基础护理,按照儿科护理程序完成相关工作,如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疗效评定标准[4]如下,显效:患儿的气喘、咳嗽、高热等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气喘、咳嗽、高热等症状有所改善,肺功能有所恢复。无效:患儿的气喘、咳嗽、高热等症状无明显改善,肺功能未恢复正常。

(2)肺功能水平,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FVC(肺活量)、PEF(最大呼吸流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出气体体积)。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甲组治疗有效率大于乙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2.2 患者的肺功能

两组护理前的FVC、PEF、FEV1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FVC、PEF、FEV1水平优于护理前,甲组护理后的FVC、PEF、FEV1水平优于乙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的肺功能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病情严重下极易导致小儿死亡[5]。由于小儿机体发育不够完善以及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所以常常发生多种感染性疾病。有学者认为,小儿发生肺炎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进行插管操作;(2)误吸羊水;(3)胎粪过多等[6]。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具有药效快,吸收好等特点,所以被广泛用于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对肺炎患儿采取延伸护理措施能够积极改善其通气功能,促使其呼吸逐渐恢复正常,与此同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需要指出的是,新生儿肺炎属于危急疾病,需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传统治疗多通过鼻导管吸氧或是头罩吸氧达到维持新生儿气道通气压力正常的效果。但是,传统治疗方案难以及时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及肺氧合症状,而且会对新生儿气道造成损伤,会加重气道感染,难以有效促进患儿恢复健康。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新生儿年肺炎采取的重要治疗方法是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增加患儿呼吸系统中的通气量,可有效提高肺部气体交换率,可快速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可有效预防患儿发生呼吸衰竭。再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还可有效维持肺泡正压,预防肺泡萎缩,促使肺泡扩张,增大弥散面积,降低肺内分流,进而改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患儿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改善患儿的呼吸频率及心率。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从基础护理衍生而来的新型护理方案,护理理念变更、护理重点改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明显更高。人性化护理还包括下面几点,首先,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入院之后立即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先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一般资料,并根据医嘱带领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工作,根据患者检查结果配置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护理,确保24h护理制度的落实。其次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患者住院期间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影响疾病转归。因此需要科学评估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本次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价,对于评分>17分的患者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减少心理压力的刺激,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用药护理:为患者家属讲解规范化用药的重要性,讲解具体用药方法并写在纸上以供患者家属查看,对于畏惧喝中药的患者家属,需要耐心劝说中药的优越性,对于喝药之后呕吐反胃的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可以多喝温水。出院指导:出院前为患者家属讲解肺炎的常见诱因,并告知患者预防肺炎的相关措施,从而让患者家属做好自我管理,预防疾病的复发。叮嘱患者定期复诊,若有不适症状需要尽早就医。人性化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性格年龄特点实施护理。新生儿肺炎患儿本身年龄较小,语言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比较差,因此其遵医嘱行为难以保证。人性化护理模式可在改善患儿居住病房环境质量的同时,可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可让患儿、家属明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疾病的必要性,可通过发热护理与呼吸道护理等专科护理,更快、更好的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提高患儿的住院舒适度,从而达到辅助临床治疗,促使患儿康复的目的。另外护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针对不同患儿家属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

由上可知,新生儿肺炎治疗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

猜你喜欢

人性化家属新生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