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1-05-13江秀珠麦桥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
关键词:胰腺炎依从性个性化

江秀珠,麦桥勋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0 引言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主要由于患者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消化所引起[1]。急性胰腺炎起病急且进展快,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急性腹痛、血和尿淀粉酶增高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临床上根据病变程度及临床表现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前者以胰腺水肿为主,后者病死率高,易并发休克、腹膜炎等症状[2]。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指护理人员充分结合医学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操作经验,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状态,对其作出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3]。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与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我院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异与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深入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患者治疗与康复提供科学的临床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介乎25~63岁,根据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5.12±2.11)岁,病程3~7个月,平均病程(5.67±1.14)个月。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6.35±2.46)岁;病程3~7个月,平均病程(5.48±1.32)个月。纳入标准:①临床病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4];②熟知并接受研究过程者。排除标准:①以往肝胆胰疾病者;②罹患精神类疾病或缺乏一定沟通能力者。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饮食习惯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悉并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主要内容为: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各种常规检查、为患者介绍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病房进行消毒通风等。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手段,主要内容为:①健康宣教:为患者耐心讲解急性胰腺炎的基础医学知识与成功案例,详细介绍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保持一日三次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兴趣爱好与心理状态,增进与患者及家属的情感,若发现患者存在消极情绪立即给予安抚;③饮食干预:当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鼓励患者少量喝水,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食物;④康复训练:术后前期指导患者进行抬臂、抬腿等简单训练,避免大幅度动作导致术后出血。

1.3 评价指标

1.3.1 治疗依从性

根据自制评价表[5],评价患者对住院过程中对治疗方法的接受度与依从性情况。评价表分为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不依从三个等级,完全依从即患者对治疗方法无异议,完全遵医嘱;一般依从即患者对治疗方法有异议,经解释安抚后遵医嘱;不依从即患者对治疗方法存在质疑,不遵医嘱。

1.3.2 术后恢复情况

通过对比各患者之间的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时间越短,则患者恢复情况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涉及数字录入SPSS 20.0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n%”表示,如结果提示P<0.05,则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表,实验组患者总依从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析两种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差异。实验组患者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d)

组别 例数(n) 下床时间 首次进食时间 住院时间实验组 40 2.65±0.36 2.92±0.53 7.64±1.59对照组 40 3.57±0.78 3.54±0.82 13.97±2.61 χ2值 - -6.773 -4.016 -13.100 P值 -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伴随着生活环境和方式的改变,近年我国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确,相关研究表明[6]发病率与酗酒、胆管内的胆结石等原因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胰腺内被激活的胰酶引起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等一系列炎症反应。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约10%,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达50%或更高,手术治疗可使其降至20%左右,研究发现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病例多为首次发作[7]。由于其并发症较多,常对机体其他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易产生负面情绪,严重的不良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

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优化改善而得的新型护理手段,其一直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并制定不同的康复方案,使患者得到更专业有效且针对性更强的优质护理服务[8]。本研究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个人情绪变化与自身身体条件,通过健康宣告、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和康复训练等手段,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增加对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的信心。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钟钦球等的研究指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状态,缩短康复时间,得到患者的高度满意。但研究样本均相对较少,缺乏一定说服力,日后应加大样量,提高可信度。研究中部分患者因手术疼痛造成依从性较低,往后研究可在心理宣教、饮食指导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辅助治疗,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进一步提高依从性与治疗效果。

综上,相比常规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胰腺炎依从性个性化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