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2021-05-11龚瑞峰

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深刻私心钱理群

龚瑞峰

“深刻”,在《考纲》作文发展等级中具体表现为三个要求:一、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三、观点具有启发性。落到写作过程中,我认为,“深刻”就是要精准地找到问题所在,并且能深入地挖掘背后原因,或者找出相关对策。好比“水滴石穿”的现象,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目标专一,二是持续不断。作文的“深刻”亦如是。如果论题定位不精准,那一切的分析和探究都是隔靴搔痒,不着重点;如果没有持续地追问原因,反本溯源,那阐释和论述都将流于肤浅。

至于论题要精准定位,论证过程有针对性,我们可依托两种实现“深刻”的分析策略:概念辨析和条分缕析。以下面作文题为例:

①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钱理群

②每个人总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人们之所以会做出利他的举动来,也不过是出于利己的动机,是利己心理理性博弈的结果。

——边沁

③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和我们紧密联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关于“利己”“利他”的话题,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概念辨析

这一作文题,主要是探讨“私心”的边界问题,让学生在“利己”“利他”的关系上,做出自己的考量。

有同学一看到“利己”字样,就本能地给它贴上“自私”的标签,大加鞭挞。殊不知,将“利己”和“自私”混为一谈,在论述分析时就容易审题失偏。“利己”等同于“自私”吗?对此应先加以概念辨析,为“利己”正名。

结合材料,关于“利己”,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抨击过这一现象:“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钱理群教授给年轻人贴上“精致利己主义”的标签后,有读者觉得很困惑,因为在体制中如果想获得一些东西,就不可避免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授之后做了澄清:我说的不是精致的个人主义者,个人主义是需要的,维护个人的生命权利,满足个人的物质精神要求,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而且我觉得这是比我们要强的地方。我们这一代太强调集体主义,无条件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很惨痛的教训,所以我对今天的青年追求物质生活是持支持同情态度的,我不反对个人主义。

钱理群先生的发言,源于他看到不少大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功利心,汲汲于名利。他的真正意思是不要把个人利益作为唯一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不要和权力勾兑去谋取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利己主义(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个概念和个人主义没有区别)没什么不好,关键是不要太精致,不要太过分。

从概念上看,“自私”解释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利己”解释为“对自己有利”。显而易见,两者的倾向泾渭分明。“利己”而不“亏人”,是不必苛责的;“损人”以“利己”,是为“自私”,是不为我们所接受的。“自私”不等同于“利己”。

只有厘清了两个概念,立意才不至于出现一边倒的现象,才有了分析和探讨的前提。从概念上说,“私心”或者说“利己”,是人的天性使然,是一个中心词,它本身无关好坏。但“私心”有疆界,在多大程度上,“私心”是可以理所当然的,是无可非议的?又在什么情况下,“私心”就越界为“自私”,不为人所接受了?另外,“利他”是我们思想上的信仰和上限。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在“小我”和“大我”之间,特别是个人的意志往往與“社会意义”不合,对全体有利的事往往对自己无利——如此困境,你会如何权衡的?你该怎么做?

二、条分缕析

如果在写作过程中,立意只执一端,只认定“利己”无罪,或是只认定“利他”崇高,没有涉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那文章就没法做到“深刻”。只有深入分析“利己”和“利他”之间的辩证关系,立意才步入高阶。

关于“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可以用韦恩图来表示:

如图,A代表“利己”,B代表“利他”。重合的部分“C”就代表交融部分“既利己,又利他”。那么,不重合的部分,一方是“只利己,不利他”,这是“自私”,为人唾弃,是万万不能的;另一方是“只利他,不利己”,这是“ 崇高”,为人敬仰。然而事实上,“从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情形,纯粹的“利他”,是少之又少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更多部分是交融的,既利己,又利他。

再结合材料,从目的论出发,对“既利己,又利他”进行一个简单的区分。一者,以“利己”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己”,所以要“利他”。换而言之,“利他”的目的,是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利益;另一者,以“利他”为目的,为了更好地“利他”,所以要“利己”。换而言之,“利己”是储备自身,打造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从结果论来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利己”和“利他”两者的交融,必将收获“共情”与“共赢”。

面对类似的作文题,我们该如何破解呢?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也就是说,相同或相似的事件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特质和差异。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问题情境的特异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大略有以下几种类型:

1.利己却损人。

2.利己不损人。

3.利己且利他。

4.舍己而利他。

5.为“利己”而“利他”。

6.为“利他”而“利己”。

给出了具体情境,问题分析就不会陷入“形而上”的虚无之中。不论是出于“趋利避害”本性的“利己”,还是体现崇高修能的“利他”,只有在具体的事件中,才能探讨和揭示机制意义上的原因。下面就以“利己不损人”这一维度进行事例论述:

疫情期间,朋友圈里曾经火了一段文字:西藏唯一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这个人绝对是个人精,当上百万人涌向湖北大小医院时,这位老兄非常冷静地买了最后一班飞往西藏拉萨的机票,下了飞机直奔医院,成了西藏唯一一位肺炎病人。这个老兄最厉害的地方是,他从随州出发一直到走进西藏第三医院,自我隔离做得非常好,全程合计接触24人,无一人感染。当湖北一个医生面对无数患者的时候,他却享受全省医疗救他一人的待遇,顺便还上了中央台刷了把存在感。可见逆向思维是多么重要。

这段文字是以戏谑的口吻来讲述的,里面还掺杂一些不实的情况。传言他是坐武汉最后一班飞机前往拉萨,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一下行程,他在武汉封城指示下达前的间隙,前往拉萨寻找更好医疗资源的说法,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当时,有人义愤填膺,斥责张先生明明怀疑自己感染了,还作为“传播者”逃窜去污染西藏那片净土。

张先生当然是利己的,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就千方百计地想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让自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是理性人正常的选择,其实也是他作为公民的权利。他要救自己的命,但尽量不害人,所以一路上自我隔离做得非常好,全程只接触24人,没有感染任何人,也没有给西藏带去太大的伤害。相比之下,那些刻意隐瞒自己行程、肆意跟他人接触的病毒携带者真的是太粗糙,太野蛮,太恶劣了。我们所恐惧的,也是后者,他们大多自私;而张先生的举动,我们会同情和理解,他“利己”,并未“损人”。

猜你喜欢

深刻私心钱理群
钱理群:“专改错别字的教授”
借《解读语文》微观解读不可无“我”的《祝福》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
钱理群“告别教育”
大公无私
钱理群告别教育
文化三维
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