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语言教学水平

2021-05-10李永庆

成才之路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言教学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李永庆

摘 要:从目前的农村语文教学来看,部分学校存在重“讲”轻“读”、重“写”轻“说”的倾向,阻碍了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思想品德素质;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其技能素质;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范围;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言教学;学习兴趣;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062-02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而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均衡发展,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教育效果与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一、关于农村小学语言教学现状的归因

1.“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尤其是“只要考分,忽视能力”的一些旧观念很根深蒂固,并且一直存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是教师的代言,教师引导成什么样,学生成绩就是什么样。这样一来,学生获得的知识基本被教师“全权包办”,他们也只能顺着教师自然发展,很难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缺乏规范的语言交流的大环境

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众所周知,受农村语言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形成了一些不合逻辑规范的语言。而这些不规范的语言,也只有在学生入学后才能逐渐在训练中得到进一步纠正。而这种训练的纠正也终是昙花一现,课后或时间一长,学生又回到“方言土语”中去了。如此循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作用也就失去了意义。

3.传统的语文教学检测制度亟待改革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检测法只有考试,过去考题内容与范围是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三大板块;检测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读写能力进行具体的考核,而对于学生“说”和“听”这两项语文能力的检测所涉及的内容却非常少,这就和现行语文教学的总要求和总目标严重不相符。由于以考分论质量,教师会理所当然地顺应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一切以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为主,加强他们的读写训练,以提高他们学业成绩。如此一来,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训练实际上就落了空,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关于改变语言教学现状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探索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思想品德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再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其智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教师教学的目的,更是教师培养学生的方向和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优秀典范。由于学生天性“好玩”“好胜”,上述英雄人物形象会常常感染着他们并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英雄、说故事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还有着较强的模仿性,他们甚至会模仿文中不同的人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掌握语言文字,一方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因势利导,培养他们勤奋钻研的精神,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2.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其技能素质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彻底改变过去课堂教师为第一位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通过师问生答、生问生答,再由教师点拨,使课堂成为信息多向交流的场所,使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读一读、勾一勾、查一查、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做一做、写一写”等训练,进一步激发他们“好动”的兴趣。这样,能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积极求知和探索的良好习惯,做到在课堂上“演戏”,形象直观,化难为易,进而有序有趣地培养他们的动作技能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创设培养语言文字能力的良好环境。由于学生语言交际的环境和场所在农村,其语言交际的对象大多是农村的人群,要想以城市环境规范、统一其语言交流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创设一种适应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规范语言文字运用,成为广大教师的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大力推广普通话,并使之成为一种制度,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言交际环境。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经常性地组织一些普通话演讲、朗诵和作文竞赛等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开展每天讲一个故事的口语训练活动等,这样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会有日新月异的变化。

3.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范围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用“一条腿”走路,培养出了一批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高分低能者。相关部门认识到课外活动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后,提出了“两条腿走路”(即课内、课外一起抓)的方针。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阶段,要求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所以,教师可在讲完一些具体的书本知识以后,不断拓展课外活动内容。部分学校在开展第二课堂后,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常听到“学生怕见星期三”,为什么怕呢?原来星期三教师会上让部分学生头痛的作文课。在作文课开始后,教师将题目写在黑板上,学生自己审题、立意、选材、写提纲,结果是“眼望天花板,无处下手”,不是“搜肠刮肚,生‘编硬套”,就是“胡乱抄袭,驴头马胯”。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没有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总结生活,缺乏写作前的关键一环——实践活动所造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改革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留心观察,注意研究。教师还要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坚持课外活动,把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和事、自然美景、城乡新貌等写成日记、随笔、观后感,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满腹经纶,随口成吟”。而且只要学生常看常练、常读常写,就会变苦学为乐学,写出更好的作文。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从最简单的语言训练做起,从改善办学条件做起,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起,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思想品德素质;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其技能素质;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范围;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建新.小学语文语言教学“支架式”模式运用探索[J].语文天地,2020(06).

[2]杨延荣.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27).

[3]段会钰.信息时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几点措施[J].甘肃教育,2015(21).

[4]黃清梅.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课外语文,2015(22).

猜你喜欢

语言教学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