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防火措施研究

2021-05-1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水雾危险源探测器

郭 涛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5)

0 引 言

大型养路机械是用于铁路线路的捣固、稳定、配砟、清筛、钢轨打磨、钢轨铣磨等作业的设备。目前我国大型养路机械保有量在 3 000 台左右,在铁路线路养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大型养路机械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给铁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2015年8月6日,鹰潭工务机械段DWL-48捣稳车发生火灾;2018年3月29日,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DWL-48捣稳车发生火灾;2018年11月1日,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CMC-20 道岔打磨车发生火灾。事故均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和生产经营管理。

1 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工况

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在工作时噪音较大,一般处于密闭或半密闭状态,散热通风条件较差,在整机作业时难以通过视觉观察到发动机工作状态。

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在工作时形成高温热源,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表面温度高达 650 ℃,发动机间的空气温度高达 80 ℃。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排气管、消音器等为大型养路机械的火灾热源。

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的高压柴油管路在正常工作时压力可达 20 MPa,若柴油管路或油管接头泄露导致雾状喷射,由于柴油燃点为 220 ℃,接触到高温部件后极易发生火灾。发动机间的柴油管、润滑油管、液压油管及其接头泄露喷射出的油液为大型养路机械的火灾危险源。

目前,部分型号的大型养路机械(如DWL-48捣稳车、CDW-32Ⅱ道岔捣稳车、QS-1200Ⅱ清筛机)在发动机主要热源部位安装了热电阻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异常升温,对发动机运行状态监测起到了一定作用,却不能有效预防火灾发生。

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或风冷方式,均有散热风扇对冷却水或发动机机体进行降温。水冷发动机的散热风扇采用带轮驱动,风冷发动机的散热风扇采用液压耦合器驱动[1]。由于散热风扇转速较高,发动机间的实测风速可达 35 m/s。发动机间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管等部件互相影响,造成空气流动方向复杂。

大型养路机械在作业时会产生一定的灰尘,车型、作业对象、作业环境等因素决定了灰尘浓度。灰尘进入到发动机间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烟探测器正常工作。

2 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防火措施

针对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工况,采取热源危险源隔离、防火报警监控、固定式灭火装置预防火灾发生。

2.1 热源危险源隔离

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涡轮后歧管、波纹管、排气管、消音器等部件用隔热套包裹。隔热套为3层材料结构:内衬材料为镍合金耐高温板,燃烧性能等级为不燃级(A1级),工作温度>1 000 ℃;中间层隔热材料为隔热棉,燃烧性能等级为不燃级(A1级),工作温度>650 ℃;外层包裹材料为玻璃纤维布和硅胶涂层,燃烧性能等级为不燃级(A2级),玻璃纤维布工作温度>650 ℃,硅胶涂层工作温度>260 ℃。3层材料使用金属丝网包边进行包裹,并用金属缝纫线进行缝合,采用弹簧和弹簧拉环将防火隔热套固定在高温部件外部。发动机满负荷工作达到热平衡后,隔热套表面温度≤ 160 ℃。

发动机的排气歧管部位安装防护罩,用来隔离泄露喷出的油液,防护罩使用铝板材料。

发动机间的柴油管、润滑油管、液压油管接头使用高压油管套包裹,防止高压油液泄露喷射后呈雾状扩散。高压油管套材料为阻燃芳纶橡胶布,燃烧性能等级为难燃级(B1级),耐压能力高于 50 kPa。

图1 防火报警监控总体设计Fig.1 Overall design of fire alarm monitoring

2.2 防火报警监控

2.2.1 防火报警监控功能需求

根据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工况,防火报警监控具有以下功能需求:

1)烟雾报警功能,烟雾报警传感器能耐高温,避免粉尘误报警,能在高风速下正常工作。

2)视频监控功能,系统报警后视频能够自动切换,视频摄像头能耐高温。

3)发动机间照明功能,对视频监控进行补光,照明灯能耐高温。

2.2.2 防火报警监控设计

防火报警监控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系统的监测对象包括:发动机间的烟雾信号、火焰信号、视频画面。系统的主要硬件包括: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视频摄像头、照明灯。

结合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工况及防火报警监控功能需求,主要硬件选型如表1所示。

表1 防火报警监控硬件选型

感烟探测器采用金属外壳包装,壳体内部集成动车专用感烟探头、高速风扇、电路板、耐高温过滤棉。风扇用于产生负压,将远处的烟雾吸入到探测器内部。耐高温过滤棉用来过滤作业环境中的粉尘,避免粉尘引起的误报警。感烟探测器安装于发动机间外面,通过金属软管连接到发动机间的空气采样管,空气采样管为金属材质,能耐发动机间的高温。空气采样管上有若干数量的采样孔,用于吸取烟雾[2-3]。

火焰探测器采用广角型火焰探测器,安装于发动机间,用于检测火焰信号。其工作原理是:检测火焰中的紫外光波段,敏感波长范围为185~260 nm,灵敏度达到GB12791—2006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标准中规定的Ⅰ级灵敏度,能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

视频摄像头采用模拟信号摄像头,能够与大部分型号大型养路机械的视频监控系统兼容。该型号的视频摄像头与配套的风冷系统配合工作,工作环境温度最高可达 90 ℃,满足发动机的高温工况。风冷系统主要由鼓风机、风管等组成,可将冷风送入到视频摄像头的风冷护罩,并从排风口带走视频摄像头的热量,从而使视频摄像头的温度降低至正常工作的温度。

根据发动机间的温度工况,视频照明采用耐高温LED照明灯,工作环境温度最高可达100℃。

2.3 固定式灭火装置

固定式灭火装置通过自动或人工方式触发,能够及时扑灭初期火情,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重大损失,是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防火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中国消防产品强制认证目录中,根据灭火剂种类,常用的灭火系统有:气体灭火、干粉灭火、泡沫灭火、喷水灭火;代表性产品分别有:七氟丙烷灭火装置、超细干粉灭火装置、泡沫喷雾灭火装置、细水雾灭火装置。通过灭火原理、灭火效果、安全环保、灭火损失、应用场合、维护成本等方面对各产品进行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灭火装置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s

图2 细水雾灭火装置框图Fig.2 Block diagram of water mist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从上述对比及发动机工况等方面来考虑,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固定式灭火宜采用细水雾灭火装置。

细水雾灭火装置由细水雾灭火瓶组、控制主机、操作终端、管路、细水雾喷头等组成[4]。以DWL-48捣稳车为例,细水雾灭火装置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主机由蓄电池提供24VDC电源;操作终端安装于前、后司机室,可通过自动、手动方式启动灭火;细水雾灭火瓶组包含贮气瓶组、贮水瓶组、集流阀块、安全泄放装置、减压装置、分区阀等组件;细水雾喷头由本体、雾化芯、喷嘴、过滤网、防尘罩等部件组成,具有流量小、雾化均匀、雾滴细密等特点;加热控制器用于环境温度较低时,对贮水瓶组进行加热;控制主机预留有信号输入输出通道,用于系统的扩展,如采集传感器信号、自动灭火信号、输出报警信号、视频控制信号。

3 装机实验

按照上述防火措施,在DWL-48捣稳车上进行了装机实验。

热源危险源隔离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热源包裹和隔离使热源表面温度显著降低,实测温度<160 ℃,低于柴油燃点温度;油管接头的包裹减少了油液喷溅可能性,对危险源进行了有效控制。

图3 热源危险源隔离Fig.3 Isolation of heat source and danger source

防火报警监控与固定式灭火装置的操作流程如图4所示。当防火监控系统发生报警,监控视频画面自动切换到发生报警的发动机间,作业人员通过视频观察是否发生火情。若没有发生火情(即误报警),可人工切除报警声音;若发生火情,在停止发动机的同时,人工启动固定式灭火装置灭火。火情消除后,切除报警声音。

在DWL-48捣稳车的前、后发动机进行了烟雾测试和火焰测试。结果表明:在发动机停机状态、怠速状态(800 r/min)、最高转速状态(2 200 r/min)下,感烟探测器能够在 60 s 内检测到烟雾信号,火焰探测器能够在 5 s 内检测到火焰信号,从而触发系统声光报警,同时监控视频画面自动切换到发动机间。

对固定式灭火装置进行了灭火实验,如图5所示。启动灭火后,系统能够在 2 s 内响应,喷雾可覆盖发动机机体表面,发动机间温度在 10 s 内持续下降,明火在 15 s 内被扑灭,发动机间温度在 60 s 内降低到 48 ℃,灭火剂累计喷射时间可达 300 s。

图4 防火操作流程 图5 灭火实验 Fig.4 Flowchart of fire operation Fig.5 Experiment of fire extinguishing

4 结 语

大型养路机械的消防安全重于泰山。分析大型养路机械发动机防火隐患,采取了热源危险源隔离、加装防火报警监控系统对发动机间进行监控、加装固定式灭火装置对初期火情进行控制,最后在DWL-48捣稳车上进行装机实验。实验表明,上述措施有效、可行,能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可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水雾危险源探测器
细水雾灭火系统对油池火抑制效果研究
自然之道
危险源与隐患关系的辨析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通风条件对地铁车厢内氮气-细水雾灭火特性的影响分析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