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2021-05-10王琳璘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4期
关键词:大数据

王琳璘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创新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现状,挖掘目前图书馆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智慧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对策,以期为同行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一、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目前,图书馆的信息化技术因资金、理念等问题普遍落后,传统技术处理数据的能力较差,无法满足读者多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引进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可以从科技的视角上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与此同时,图书馆需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引进及培养,做到技术与人才同步前进。这样一来,图书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实现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检索、个性化参考咨询等多种服务,真正地做到以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至上。

二、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提供个性化的高质量服务,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必须挖掘现有服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技术有待提升和泛化,用户流失严重

技术的进步使得图书馆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维度的信息服务,不再仅仅是纸质书本,而是融合了图片、声音、视频的信息内容,而个性化服务尤其需要技术的支持,如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图书馆受资金、理念、人才等因素限制,没有及时跟进各类新兴技术,没有能力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从而导致了用户的流失。其次,个性化服务需要获取一定的用户隐私,但大数据安全具有一定的“脆弱性”,用户的个人信息如何保护好,需要技术作为防火墙也需要服务人员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图书馆的服务人员,对于提供知识和服务的技术掌握不到位就容易产生用户流失的问题。

(二)文献资源挖掘有待优化,服务内容不丰富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图书馆可以结合本馆的特色资源,进行文献资源的深度挖掘,同时,加强与其他图书馆、机构、企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但是,目前多数图书馆存在较大问题。

一方面,由于采集能力有限、资金匮乏、对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和覆盖范围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服务内容的全面性、专业性、时效性等,都有所欠缺。图书馆空有海量文献资源,却无法为用户精准提供,影响力、竞争力亟待提高。

另一方面,个性化信息服务要求图书馆精确掌握用户的阅读偏好、阅读时间、阅读地点等行为数据,并进行充分挖掘和分析,使用户画像更为准确。一旦图书馆没有充分地利用数据挖掘的技术,或是分析的标准不够规范和科学,可能就只能对于用户的部分行为进行覆盖,服务内容会出现偏差,最终无法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三)模型搭建不科学,服务模式不适用

针对大数据技术而实现图书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需要分析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弊端,搭建相应的服务模型,借助模型实现数据的统一化、规范化处理。但是,实际调研发现许多图书馆并没有充分开发数据技术和馆所资源搭建科学化的服务模型,或是忽视实际情况,过分服从大众,盲目引进其他已有的服务模型,从而导致服务模型不适用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用户用户需求上的数据分析、图书馆内容推送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会导致用户服务方向出错,从而影响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需求以及个性化服务的基础数据,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无法为用户提供到位的服务。

三、构建智慧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对策

(一)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大数据时代,用户一方面面临着海量数据,另一方面又容易处于信息茧房之中。用户对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希望图书馆改进传统的单方向信息传递、搬运和反馈的功能,一方面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优化个性化推荐算法,以帮助用户拜托信息茧房,实现科学化、智能化的生活模式。

因此,作为图书馆的公共管理人员,就需要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相关的技术条件,进行分析用户的使用数据,发现其潜在的使用阅读的规律信息,紧跟时事热点,最终可以形成用读者的阅读行为习惯分析画像,主动引进各种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定时为读者推荐和传送一些个性化定制信息,以满足读者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二)使用个性化搜索引擎

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应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这就需要图书馆引入个性化搜索引擎。个性化的搜索引擎可以通过收集用户在使用图书馆信息服务时的使用痕迹、在用户网站上的访问信息、使用时长等获取用户的阅读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形式,从而得到具有较高质量内容的用户信息需求信息。但是由于数据来源的有限,很多用户的阅读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

一方面,图书馆的服务用户可以不登陆,使用无账号登录进行浏览的模式,既保证了用户的隐私权,又有助于用户提升活跃度。同时将推送的信息个性化、定制化,免费地推送给读者,减少读者的阅读成本,增加用户的留存度。另一方面,为了寻求平稳的信息推送服务,可以和各大品牌、运营商进行联合提供定制信息的服务,以保障服务资金的畅通和稳定,以提高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与此同时,图书馆要定期的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强化信息搜索的技术培训,创新技术培训的内容形式,不仅仅拘泥于线下的形式,可以通过线上、征文、主题讲座等形式。图书馆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利用各方的数据资源,了解到用户所需,找到相应的图书信息,从而提高用户的对于图书馆的满意度提升,提高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的质量。[3]。

(三)整合个性化信息

图书馆不仅要加强对国内经典文献的数据挖掘和定制服务工作,同时应该将视野范围扩充到全网全球。利用科学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地域的局限,要向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对用户的需求。但是,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查找和定位信息效率不高的问题,就会降低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因此,在图书馆,不仅应该强化对大数据技术的科普和使用,同時,应该使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技术,根据用户的阅读需求,对图书馆的具体业务数据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分类,并且通过关联分析的技术,充分挖掘用户所需要的经典文献的关联的规则,在网站上推送出相关的阅读书籍和文件,按照比例和信息进行收集使用[4]。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整合所需的信息,在网络搜索的过程中增加弹窗信息,可以迅速地帮用户找到所需的资源。

除此之外,图书馆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地加强对用户研究数据分析挖掘的工作,结合针对用户的数据需求、交互性需求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以提升用户个性化服务的水平。通过管理人员对图书馆资源信息的整合,可以帮助用户达到自主、智能化阅读的效果。

(四)“四引导”模式

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知识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社会教化的重要功能。图书馆可以坚持“四引导”模式,以此构建智慧图书馆。

“四引导”原则内容如下:第一,引导用户关注特色馆藏及地域文化的传承,各地的图书馆应该根据馆藏特色资源和地域代表性作品进行宣传和推送,例如:上海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家谱信息,并积极进行了大量的数字化开发及利用工作,可以向用户推送家谱信息,让用户能寻根问祖。第二,是指专注于相关政策事物的引导,链接当地政务网站,挖掘用户的阅读习惯、搜索行为,在阅读搜索的过程中和各类的政策数据库、当地政府的网站联系在一起,从而起到一个政策引导的作用。第三,引导用户提升专业技能。图书馆主要提供的是教育的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技术培训,可以高效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使用一些经典的文献以弥补数字鸿沟。第四,满足国家的战略性需求。针对国家的一些战略,如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图书馆可以集中汇总出相关的主题,给用户进行汇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设、城市数据化、科学化管理建设等方面的经典文献资料整合推送。

基于“四引导”的原则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化,构建成分层分类的个性化模式,可以包括基础型、进阶型和晋级型三种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最终形成信息服务、政务查询、社群交流、智慧生活和技术普及五位一体的服务平台的构建。在基础型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阶段,要致力于使用基础性的技术手段,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整合,通過线上的方式推送给用户。进阶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要在初级的互动模式基础之上,根据图书馆用户的需求,整合个性化需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送给用户。终级晋级个性化信息模式,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打造动态的全效的互动模式,使得图书馆和用户需求之间形成一个稳定高效的循环圈,全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高质量信息服务,定制新型用户个性化服务信息[5]。

结束语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之下,图书馆必须直面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才能达到个性化服务的效果。笔者建议图书馆依托信息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培训,使用个性化搜索引擎,整合个性化信息,坚持“四引导”模式,以此构建智慧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史田华.因特网个性化信息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2002(01):31-32+38.

[2]单世侠,于超.国内图书馆倚网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01):34-35+66.

[3]王佳旭.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2):2.

[4]张凤娟.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00(001):54-56.

[5]张静博.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7):2.

猜你喜欢

大数据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