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四部曲”

2021-05-07林建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四部曲语言表达小学数学

林建红

【摘要】史宁中教授提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世界.”数学语言作为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思想载体,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课堂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入手,注重言传,让学生有话“范说”;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营造氛围,让学生有话“敢说”;教会策略,让学生有话“能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表达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立项号为FJJKXB18-248)的研究成果

当谈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许多人会认为这对数学教学不重要.但事实上,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沟通感和合作感.史宁中教授曾经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解读为三句话:“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世界.”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数学课堂的价值所在.语言作为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思想载体,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发现,由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尤其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仅缺乏完整性,还缺乏条理性.甚至有许多学生不能理解题意,不能处理和整合题目提供的条件和信息,不能把一些应用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因此,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入手.

一、注重言传,有话“范说”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规范化训练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规范的培养.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在学生面前是一种无形的表率.教师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更为重要,数学教师应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表达能力基本没问题,表达的准确率高,表达的内容简明扼要.有些学生偶尔也会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如(25+8)×4,学生常常将其表达为“25加8乘以4”或者“25加8小括号乘以4”,这时候教师就应规范学生的表达:“25加8的和乘以4”.如果教师表达得不规范、不科学,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数学语言就会干扰学生的思维.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认真、耐心的心态,立足教材,以身示范,言传身教,特别要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准确、简洁.此外,数学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组织、逻辑和连贯性.

教师的范说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技能.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教师:刚才,学生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一半,那你们知道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吗?

学生:把一块饼分成两半.

教师:怎么分?

学生:平均分.

教师:那二分之一是指?

学生:其中的一份.

教师:也就是说,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块饼的二分之一.

教师:谁也能像教师这样说?

教师用对话的形式准确地表达了分数表示的意义.这样教师将“生活”中的问题规范成了数学的语言,将其抽象成了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

二、激发兴趣,有话“想说”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创设学生语言交流的環境开始,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探索中掌握数学技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创设的情境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与年龄特征,而且要有一些容易理解的图像以及有趣的文字、音频、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相应的情境,进而有效地学习.要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活动中并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愿望.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课前导入秋游活动分享食物的片段,教师播放音频广告:“你一瓶,我一瓶;你一瓶,我一瓶……”教师问公平吗?学生全员回答公平,因为两个人每次都是一人一瓶,所以很公平.接着教师再播放刚才音频广告的视频,学生立刻发现上当了,因为视频中有3个小朋友,这里的“你一瓶”对应的是2个小朋友,而“我一瓶”对应的是分牛奶的一个小朋友,这明显不公平,因为没做到“平均分”.此时,学生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热情高涨.

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练习环节再次出现“多美滋分蛋糕广告”,教师让孩子们快速说出你看到了哪些“几分之一”?学生顿时鸦雀无声,全神贯注地观看视频,并准确地说出相应的分数.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

这些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感到有趣,而且激起了他们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欲望.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参与意识越强,思维越活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发言.

三、营造氛围,有话“敢说”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权威的象征,他们对教师是较为敬畏的,有问题也不敢向教师发问,更不敢在大家面前发言,这就是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的原因,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表达,总怕自己说错而被批评.这时,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明白说错与说对都感觉不到压力,这样他们才“敢说、想说”.有时候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选择游戏互动的开场,也可以讲一些笑话、谜语以及故事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一种学生想说话、敢说话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加强,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创设和谐课堂埋下伏笔.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把所有的不愉悦抛之脑后,带上微笑走进课堂,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往往还不完整,甚至有时还可能是错误的,但不管学生表达得如何,教师都要予以激励和肯定,这种激励和肯定可以是温馨的提示、口头的称赞等语言类的,也可以是用心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等非语言类的.这些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敢于思考,善于提问,勤于解疑.因此,教师要营造出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使得师生的关系平等,学生就能相应地消除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减轻心中的压力,获得较为自由的空间.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之后,就能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积极、勇敢地发言.

教师可以刻意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以情境引入,让学生动手操作,自由创造一个几分之一,并为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让学生先折,再画,最后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想创造几分之一就创造几分之一,并让学生将创造好的作品展示说明.学生动手操作后,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创造的几分之一,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汇报创造几分之一的过程,进一步认识了几分之一.

美国认知派著名教育理论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主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而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不是教师讲解,而是由同桌讨论或4人小组的相互提问、互相补充、共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小组活动时,各小组长应对小组活动中组员的交流表达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准备在大组交流,发表见解,小组长可以轮流交换,每位学生都要参与表达、讨论、主持、整理的过程,使那些胆小的、不善言辞、口头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能逐步进步.这样一个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四、教会策略,有话“能說”

问题解决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通常是凭着直观印象,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问题,加强实际操作,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擦燃思维的火花,通过“新”思维,掌握新知识.因此,适当的课堂开放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将猜想、验证、生活、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拓展练习:哪一张纸条长?

教师让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入手,先说说12、1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然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观察图进一步说明露出的黑纸条和白纸条分别是几份中的一份,从而得出隐藏起来的各有几份.最后经过讨论得出:12表示把一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露出部分占其中的1份,说明隐藏部分也只占其中的一份,而13表示把一张纸条平均分成3份,露出部分占其中的1份,说明隐藏部分占了其中的2份,因此得出白色的纸条长.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观察,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学生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通过直观分析,学生巩固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进而解决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用 “先、 再、 最后” 或 “第一步、 第二步……” 这样的句式来有条有理地表述思维过程,即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述分数的意义,把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人听得明白,自己记得清楚.

教师要想让学生流利地表述过程,就需要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知识,使他们学会厘清自己的思维,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想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验了怎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维过程,积累语言表述经验,思维清晰了,表达也就清晰了.

总之,数学与语言是分不开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促进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技能.

【参考文献】

[1]吴晓萍.例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J].学苑教育, 2019(02):59.

猜你喜欢

四部曲语言表达小学数学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遗传概率计算题解法技巧“四部曲”
作文教学“四部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