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黎 打开记忆之门

2021-05-07

安邸AD 2021年5期
关键词:青铜画作艺术品

法国雕塑家Zoé Vayssières。Zoé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The National Superior Schoolof Decorative Arts),曾就职于巴黎的艺术和时尚领域,担任艺术总监15余年。出于对表现形式的热爱,她把对雕塑形式和其反形式的推崇融入到她的各个作品中。她曾在上海居住生活长达6年,并制作了众多的青铜艺术雕塑作品。

Zoé的工作室中,绘图桌上摆着预备草图和3D透视图,用于尚未制作的雕塑。墙上悬挂着新近作品Folds(折叠)表达时间,这位艺术家将黯淡无闻的女性名字隐于其间。桌上摆放着Zoé的第一件青铜雕塑Surrealistic Stool(超现实凳),呼应着前景处的工作凳。

Zoé和丈夫的公寓位于一栋由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Henri Sauvage于1926年设计的大楼内。他们将艺术家工作室和居家空间相结合。“我们的家是一个乐于分享、激发灵感和引起讨论的空间。”Zoé笑着说道,“对于我们来说,营造出一个温馨而热情的家,艺术品与摄影作品是最重要的元素。”

Zoé的父亲是摄影师,以黑白照片作为墙纸的家是她成长过程中永远的印记。“从摇篮开始,艺术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Zoé的工作室也还原了这段年少时的记忆。靠近书桌的墙壁上用三层隔板放置着匈牙利摄影师Lucien Herve拍摄的勒·柯布西耶肖像照、法国摄影师Bernard Plossu和美国摄影师Duane Michaels的经典摄影作品,其间穿插着来自中国年轻女画家吴笛的画作和她自己创作的拼贴画。“我很庆幸可以作为艺术家去见证和记录生活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我的家就是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实验室。”Zoé感慨道。

工作室的一角陈列着Zoé作为雕塑家创作的三件青铜雕塑作品,与静态的摄影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感。“青铜作为创作材料是非常感性的,用手指触碰这种温和的金属和作品的肌理细节,这种感官体验便传达了永恒的瞬间。”Zoé将她在艺术作品中对记忆、文字、平衡的表现形式融入到居家的点滴中,也将艺术家自由不羁的灵魂肆意挥洒。“我的艺术收藏始于我和先生成为伴侣的那年,但多年来我们完全没有明确的收藏体系,也从不因为一件设计或艺术品适合放在哪里而购入,更多的是出于内心触动,喜欢是唯一的理由。”Zoé指了指工作室里两把略微弯曲的老式扶手椅,“我们从上海带回来了一些艺术品、日常物件和家具,一个简单的木头建筑构件都能唤起我们对上海的美好记忆。”而在工业风格的厨房里,不仅有构成视觉对比的Baccarat水晶吊灯,还有重新诠释中国传统工艺的“上下”杯子和糖罐。“不同风格的作品其实是一种多变的视角,生活在这样的家里,也让我对事物的看法多出另外一种视角。”

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风格迥异的艺术品相互融合,让家有了蓬勃的生命。餐厅的中心位是Zoé夫妇花了数年时间慢慢收藏齐全的法国著名女雕塑家Claude Lalanne的青铜银杏桌椅组合,边柜上波兰裔德国当代视觉艺术家Alicja Kwade的雕塑装置Matter-Aether(11)和Zoé的雕塑作品Walls and Pebbles相得益彰。落地窗前摆放着一组古董大理石头像,窗外颇具风情的巴黎屋顶则透过法国建筑大师Henri Sauvage的铁艺护栏变成了家中的风景。“尽管这些艺术品没有共性,但它们在一起就是很融洽。每件作品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记忆和时代性,却彼此对话、创造出全新的平衡感。”

原本挑高5米的出众空间因为移除了部分隔墙而进一步開阔,可以让越来越多的“记忆”“慢慢填充进来。玻璃滑门的应用让整个公寓有着无限可能性:客厅、厨房和主卧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完全敞开成为开放式空间。Zoé夫妇将墙面刷成白色,营造出中性的氛围,更加突出他们的艺术和摄影收藏。“我们收藏的艺术品已经足够有力量去讲述故事了,那在空间里使用最简单的颜色和线条就完全可以了。“客厅里的白色墙面上挂满了黑色裱框的画作和摄影作品,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版画和英国当代女性视觉艺术家Cornelia Parker的作品比肩,法国旅行摄影师Bernard Plossu的黑白影像与保加利亚艺术先驱Christo、Jeanne-Claude夫妇的画作相邻。上海青年艺术家张如怡的仙人掌雕塑《一株#19》将充满二维作品的空间立体化,Zoé的青铜雕Memory Vase Ⅲ和明合文吉的“相生”系列铜边几又因其厚重的材质和色泽将空间沉淀了下来。

在开放空间通往私密空间的走廊上,Zoé却别出心裁地铺满红色,“用最大胆的色彩和最朴素的作品,不仅是视觉上的跳跃,也暗示空间上的转换。”看似毫无关联的青铜蛋形摆件和中式门板在这个叫作“秘密对话”的案几上相互关照。当仔细辨识出铰链上镌刻着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文字“我清楚地记得我想告诉你点什么,但我不记得那是什么。”瞬间明白了这里的色彩、空间、文字、线条都是Zoé精心营造出的冲突又终极和谐的气场,“我在作品上刻字,留下关于它的记忆。一件雕塑有着它作为物件的灵魂,也有着它来自于何处的精神。”

家里的每件物品都是永恒时间的无声见证者,随时随地可以唤起回忆。“生活由种种相遇构成,与人的相遇,与物的相遇。我的家是对我迄今人生的总结。”Zoé望向边廊里的靠墙案几,案几上的三个模型由细框架和上海的砖石制成,是她当年为准备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委托制作的大型户外雕塑而组装的。“从我们的过去中,我们会记住什么?”Zoé一边回忆,一边陷入沉思。

访问结束后,Zoé发来美国观念艺术家Lawrence Weiner的一句话:“如果一种积累反映出一种生活,这种积累的质量也在反映着这种生活的质量。”这正是Zoé夫妇正在实践的居家生活,打开一扇公寓的门,关于生活的记忆通过艺术品和物件相关联、不断累积和重新解读。

墙上黑色画作是法国画家、雕塑家PierreSoulages的作品。基座上摆放着Zoé的两件青铜雕塑:蓝色基座上的是Poised Book ,黑色基座上的是Time Folds Ⅰ。

1.银杏叶形状的Gingko桌细节,出自雕塑家Claude Lalanne。

2.客廳中一面收藏家的墙,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艺术家在此对话。墙上前侧的是张如怡的仙人掌雕塑《一株#19》。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幅毕加索的模版印制画;Cornelia Parker的Matter, Anti-Matter ;一幅Bernard Plossu的摄影作品;一幅Christo的画,以及一幅裱在金色木框中的旧画。画作下方,来自明合文吉Studio MVW的边桌上摆放着Zoé Vayssières的青铜雕塑Memory Vase Ⅲ。

3.窗外,巴黎屋顶的景致。

1.浴室中,Piero Fornasetti设计的墙纸投映在镜面中。

2.一尊大理石女性人像伫立在靠墙Urban Dialog 案几的对面,案几由细框架和上海的砖石制成。桌上的三个模型是Zoé为准备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委托制作的大型户外雕塑而组装的。

3.工业风格的厨房与Baccarat吊灯构成视觉对比。桌上的杯子和糖罐来自品牌「上下」。墙上挂着Ann Ray为Willem Dafoe拍摄的肖像照。

Zoé的工作室里布满灵感。墙上从左到右:上面一行,匈牙利摄影师Lucien Hervé拍摄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肖像照以及吴笛的画作;第二行,Zoé创作的拼贴画;第三行,摄影师Bernard Plossu和Duane Michaels的摄影作品。黑色柜子上放着Zoé的三件青铜雕塑作品:Coal Column , Memory Vase Ⅱ和Guarded Book 。两把略微弯曲的老式扶手椅,出自CHINOISES西花;一张遗留着斑驳印痕的Art Déco风格旧边桌;一把中国椅子。

Pathos大理石桌子由Antonio Citterio设计,出自Maxalto;Arcade玻璃花瓶来自意大利慕拉诺岛,手工吹制而成,由Ivan Baj设计。

猜你喜欢

青铜画作艺术品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食物也是艺术品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青铜古鼎
艺术品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