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原地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2021-05-06王显坤田莉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保胆高原地区石术

王显坤,田莉娟

(西藏琼结县人民医院,西藏 琼结)

0 引言

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复杂,与患者长期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1]。食物的摄入会影响胆囊胆汁酸溶度比例、胆固醇发生变化,饮食不合理的长期积累会导致胆囊结石风险增加,胆囊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0.00%左右[2],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在海拔超过1500 m的高原地区人体氧分压会明显下降,并且随着海拔升高会逐渐变低[3]。由于高原地区气候环境不同,含氧量较低的特点,胆囊结石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注意保护患者心肺功能,避免选择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的传统开腹手术等术式,减少手术刺激[4]。本次报道为了探究微创保胆取石术在高原地区患者中的应用,现进行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普外科接收的胆囊结石患者共80例,经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诊断诊为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选取40例。观察组患者2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20~50岁,平均(36.88±5.82)岁,病程3~9个月,平均(5.02±0.55)个月;对照组患者2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20~50岁,平均(37.25±5.59)岁,病程3~8个月,平均(5.10±0.51)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大,可比较(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患者,符合胆囊结石相关诊断标准,胆囊壁厚不超过4 mm;年龄不小于18岁;知情并配合完成研究[5]。

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腹部手术史者;急性胆囊炎发作;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损者;合并胆总管结石者;治疗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前检查患者各项指标,保证患者符合手术指标。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先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采用腹腔镜观察患者胆囊位置和结石情况,根据患者体型和胆囊位置开切口,采用三孔法进行手术。以右锁骨中线为纵取肋缘下5 mm、脐下10 mm以及剑突下10 mm处做切口。建立气腹,调高患者头部倾斜,高约30°左倾30°。解剖患者胆囊动脉,游离十二指肠韧带,胆囊管充分暴露后剥除胆囊,逐层缝合。

观察组: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术前检查与对照组患者一致,术中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全麻手术。在脐部下方10 mm处开孔,置入Trocar10 mm,建立气腹,采用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悬吊牵引胆囊至切口处,将胆囊打开插入胆道镜,吸干胆汁注入生理盐水,在胆囊镜观察下取出结石,确保结石取出完成后进行止血缝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对比两组住院恢复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长;(3)对比两组治疗后腹泻腹胀、疼痛、胆管损伤、胆汁反流性胃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手术出血量大幅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手术出血量(mL)观察组 40 39.15±3.36 54.55±2.85对照组 40 45.56±3.56 75.28±2.45 t 31.6409 14.9224 P 0.0000 0.0000

2.2 两组住院恢复指标对比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恢复指标对比( )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恢复指标对比( )

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 40 18.18±3.64 20.55±2.62 5.89±3.35对照组 40 21.56±3.43 25.28±2.25 7.46±3.32 t 31.6409 14.9224 21.8439 P 0.0000 0.0000 0.0000

2.3 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略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发病率较高的结石病,临床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方式,传统手术为开腹手术治疗[6]。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手术方式也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由于手术创伤患者胃肠功能会受到影响,术后初期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微创手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手术刺激对患者形成的负面影响[7]。临床研究证明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健康[8]。高原地区的胆囊结石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我国大多平原地区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应该将微创手术作为治疗首选,一方面微创手术能有效规避切口感染风险,患者术后体征恢复快[9],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对患者胃肠功能、肺功能的影响,减少创面刺激。有研究证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好,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的优点[10]。但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指出胆囊的重要性,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为了寻求高原地区治疗胆囊结石的最佳手术方案,本次研究对比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住院指标,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和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患者并发症情况,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0.00%、17.50%,差异不显著(P>0.05)。总结两种手术方式对高原地区胆囊结石患者的影响,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术后能够在短期内恢复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并且可以保留患者胆囊自身功能。综上看来,对高原地区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能够达到治疗效果,对患者机体功能影响较小,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保胆高原地区石术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原地区应用氧调有望实现
AV500系列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地区完成试飞试验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9例疗效分析
高原地区与非高原地区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