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电影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2021-05-04王紫研

传媒 2021年6期

王紫研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促进线上线下电影共同发展成为构筑健康电影文化传播市场的有效手段。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线下电影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线上电影迎来新一波发展高峰。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线上与线下观影模式的异同,立足自身,互相借力,实现制作、传播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寻求合作共赢,成为我国电影发展需要面临的又一课题。

关键词:线上电影 院线电影 流媒体平台 观影模式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和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发展始终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关联。中国电影具有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院线电影长期以来在中国的电影文化传播市场上占据主动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群聚性文化活動场所的电影院暂停运营,致使2020年春节档轮空。小成本喜剧电影《囧妈》以6.3亿元的高价卖给字节跳动,在其旗下的西瓜、抖音等线上平台免费播出,这种行为挑战了传统院线制度,遭到很多院线企业的联合抵制。但这些无法阻挡线上观影模式的火热,线上电影节、网络电影等观影或拍摄活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并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如何正确处理线上电影与院线电影之间的关系,以互利融合助推电影文化市场健康良性发展,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现实议题。

一、崭露头角的线上电影

线上电影的日渐兴盛离不开逐渐崛起的流媒体平台。所谓流媒体,指的是不间断的信息流从内容生产者向终端用户实时传输的数字媒体形态。其通过与宽带互联网的结合,不断超越接收终端和传输管道的技术限制,目前已实现对高清视听符号的及时传输。对于信息量庞大的网络视听内容来说,基于流媒体的实时播出模式已能够完全取代以异时传输的下载模式,基本完成了整个视听传播过程的数字化,成为在线付费与免费电视播出、DVD与录像带租售之外的另一个“非院线”发行渠道。《囧妈》《大赢家》《肥龙过江》等小成本影片线上放映取得的成效,证明线上电影正逐渐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发展舞台。尽管院线方仍牢牢掌握着电影主要放映权,但线上电影正逐渐成为紧随其后的又一选择,且从制作、发行、上映、观影等各个环节都独具特色,无论制作方还是发行方,都应对此高度重视。

1.观影者的不同体验。2020年,院线电影的发展在前半年近乎停滞不前,直到《八佰》《夺冠》《我和我的家乡》等热门大片上映才有所恢复。与之相反,网络电影的观看热度有所上升,直接原因就在于疫情期间宅家观影的安全与便利。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高的网络普及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动的“宅经济”,让中国网络电影抓住了弯道超车的时机,也形成了对中国网络电影发展脉络与未来趋势研究的重要时间节点。一些IP改编的网络电影,如《倩女幽魂:人间情》《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等,都收获了很高的播放量,且不乏佳作出现。

相较于需要在固定场所长时间共同观看的院线电影,线上电影突破了很多限制,使用户可以借助网络通过多种终端实现随时随地观影,且能够进行播放控制,如快进、暂停等,因此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爱奇艺、腾讯、优酷共同发起的“大年初一电影到家”2021网络电影春节档中推出的几部网络电影,无论从影片种类、演员配置还是宣传力度上都不亚于线下春节档,如《发财日记》《少林寺之得宝传奇》等。包括2019年在爱奇艺上线的以扶贫为主题的电影《毛驴上树》,通过线上播放形式,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影片讲述的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获得第三届中国银川互联网电影节网络电影单元最佳网络电影奖。今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习惯线上观影这一模式。

尽管电影院恢复营业后,网络电影的热度有所下降,说明观众对此还没有形成较强的观看黏度,但从长期看,网络电影在发展中已经突破了过去单纯具有复制性、商业性的特点,不再一味追求视觉刺激、剧情快感,而是在制作、叙事、表演等方面不断精进,千万级别的高成本大片也不再鲜见。可以看出,线上电影无论是投资还是制作发行,都在向院线电影靠拢。

2.制作者的矛盾与忧思。《囧妈》在网上上映之时,引来诸多质疑甚至争讨。对片方而言,由于该片在投资、题材等方面都不宜与其他大片一样延后上映,所以线上播放无疑是一条捷径;对观影者而言,则收获了一部可以免费观看又充满年味的喜剧影片;但这对院线方而言,却成了“吃亏者”。因为传统院线制、窗口期机制、票房分账制早已成为电影院获得收益的基本途径,线上上映打破了这一规则,使得影院不可避免地遭受损失。

在美国,Netflix早已发展为极具影响力的流媒体平台,其具有成熟的运营机制,生产的影片在质量上完全能够与线下电影抗衡。2019年,由其生产的影片《罗马》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并与一众好莱坞电影角逐奥斯卡,获得十余项提名。著名的黑帮题材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爱尔兰人》也是由Netflix出品,获得广泛好评。然而,佳作不断产生的同时,很多电影大师也对此提出了质疑。大卫·林奇说过,院线电影是电影的本质,昆丁、诺兰等国际导演也表达了对非院线电影的不满。抛开利益上的得失,线上线下电影在拍摄、表演、剪辑等方面的差异更加值得探究。

在创作方法上,院线电影要求观众集中精力,中间没有停顿,以便从头至尾完整欣赏作品,制作方相对具有主动权,其创作也更能展现导演的个性以及艺术化的创作倾向。而线上观影完全颠覆了这一观影模式,在电影制作上也有较大不同。以国内网络电影为例,2014年爱奇艺提出“网络大电影”概念,拉开这一行业的序幕。其中,片名、海报、前6分钟成为网络电影的三大元素,众多院线电影的跟风之作、追求视觉刺激以及剧情噱头的影片蜂拥而来,很少有突出的亮点,有些甚至打着低俗、色情的擦边球,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对线上电影的崛起充满忧虑。事实证明,只有兼顾艺术与商业的平衡,线上电影才可能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自从1895年诞生以来,电影就逐渐探索出一套独特的语言体系,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美学流派,比如,巴赞的纪实美学,主张以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来表现空间和运动;蒙太奇学派创造出各种剪辑手法,如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心理蒙太奇等。此外,还有一些深刻的理论探究,如融入拉康凝视理论的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以及与社会文化结合的后现代电影理论、文化批评论等。这些美学流派以及电影理论,都是基于线下观影这一基础存在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流媒体平台的崛起,无论是制作还是评价,电影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商品”,带有了更多平民化色彩,而线上电影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趋势,很多制作者不愿在电影艺术上费时费力进行突破性创新,而是一味追求通过更多途径来提升利润,使电影这一艺术产物逐渐扁平化。

二、合作共赢,打造良好传播生态

基于当前电影行业发展态势,坚持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追求合作共赢应是较为理想的发展道路。

1.立足自身,寻求并行发展。经过百年发展,电影逐渐成为展现我国经济生产面貌、传播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介。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电影行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成为全世界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综合票房全球第二。不论是具有商业属性的类型大片,如占据2019年票房前三位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科幻片《流浪地球》、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还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影片,如后疫情时期的战争片《八佰》《金刚川》、人物传记片《夺冠》、扶贫剧情片《我和我的家乡》等,都有良好的品质与市场表现。

尽管受疫情的冲击中国电影的发展脚步暂时放缓,但向前发展的强劲势头不会变。当下,流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5G等新技术、新手段日新月异,电影宣发形式日益多元,电影类型也日益多样。综观海外流媒体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之势,线上与线下齐头并进,在各自市场站稳脚跟、开疆拓土、共同进步,无疑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明智选择,也是推进中国电影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基础。

虽然《囧妈》等电影带来了全新的发行以及观影模式,但目前在中国电影界,线上电影产业并不会真正取代院线电影,在疫情逐渐缓解的趋势下,线下观影还是大部分观众的选择,2021年春节档贺岁片的火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据猫眼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你好,李焕英》总票房正式突破50亿元大关,跃居中国票房影史第二名,《唐人街探案3》累计票房也突破44亿元,如此成绩实在值得庆贺。自2017年以来,网络电影经过一系列下架整顿,其发展环境在不断优化,高投资、长周期的网络电影已十分常见,作品的内容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与突破。比如,2017年的网络电影《哀乐女子天团》,通过巧妙的元素融合和新颖的选材角度,同时结合自身平台优势,融入很多流行的台词、音乐等,使电影充满网感,既体现了网络电影的特色,又保留了与院线电影同样的叙事结构与拍摄技巧。除此之外,《陈翔六点半之重楼别》《滚动的钢蛋》《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等影片也进一步创新叙事结构,在质量以及热度上都有良好表现。

近几年,我国的网络电影已经在质量上有了巨大突破,很多不同类型的影片远播海外,取得良好反响。深挖题材、创新手段、不断完善,相信线上电影一定能与院线电影共同打造良好的中国电影传播生态。

2.互相借力,实现优势互补。从后疫情时期中国电影市场的恢复情况看,院线电影具有很强的发展动力。《八佰》以深刻的历史题材、成熟的技术应用,成功打响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市场“第一炮”,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26日,电影《八佰》内地总票房累计突破30亿元,随后而来的国庆档也收获了较高的排片率与上座率。在这一形势下,线上电影的优势不再明显,网络播放量有所下滑。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看,通过举办活动、合作宣传等手段,线上线下互相借力,实现优势互补,相信一定能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增添更多亮色和活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线下电影节纷纷转至线上,受到众多影迷欢迎。2020年北京国际电影节采取“云观影”,设置线上展映和电视展映环节,选取几十部佳片进行线上展映,并邀请一些电影大师进行直播,在线互动。同时,线下影片的展映也在电影院解封后重新开展起来,线上线下电影放映有机配合,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观影需求,还附加了各种交流活动。在宣传方面,《姜子牙》等电影采取线上全媒体营销以及线下点映的模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未来,线上线下电影可以进一步寻求融合发展路径。院线电影中头部、腰部电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相比之下具有较小生存空间的尾部小成本影片可以将视线转向流媒体平台,提升利润回报率以及观影量。同时,在商业电影仍占有较大排片空间的情况下,一些艺术电影也可以投向线上播放。2020年由万玛才旦执导的女性题材文艺片《气球》,在排片率不到2%,但网络上好评如潮的背景下,该片选择尽快投入线上播放,大大提高了影片知名度。艺术片在院线的发展空间相对狭窄,可考虑进行跨平台传播。线上电影与艺术影院加强合作互动,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不同种类电影在发行与放映等方面的不平衡现状。

善于“走出去”,主动“借外力”,也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美国Netflix已独自生产出众多佳作,在各大电影节展现风采,且传播优势明显,《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在中国的热映,就充分体现了其大力开拓中国电影市场的目的。中国电影也应如是,线上线下齐心协力,不为短期利益之争所困扰,积极开拓互动式电影传播渠道,并融合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相信一定能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

三、结语

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拍摄到数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每当新的制作技术或者观影模式发生改变,都会引发一系列探讨甚至争论,但改进创新的步伐從未停歇。如今,随着5G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新一代沉浸体验、在线协作、影像传输等应用不断拓展,线上电影的发展也会得到进一步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电影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营业,相应的变革可能比预想来得要快。准确把握两种观影模式的异同,在不同平台运用不同发展策略,进一步推进深度融合,实现制作、传播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同时,汲取海外线上电影的发展经验,吸引更多知名导演及演员加入其中,并给予小成本电影、文艺片等更多生存发展空间,相信中国电影一定能在不断完善与成熟的道路上早日实现“百花齐放”,中国的电影文化传播市场一定会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常江.流媒体与未来的电影业:美学、产业、文化[J].当代电影,2020(07).

[2]司若,黄莺.中国网络电影发展脉络与未来趋势研究[J].电影艺术,2020(04).

【编辑:沈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