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沙河流域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措施

2021-04-29满庭柯帅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2期
关键词:沙河滨水河段

满庭,柯帅

(信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河南 信阳 464000)

1 飞沙河水系概况

飞沙河发源于信阳市浉河区东岳庙村,于谭家河乡凌岗村流入浉河上游,是浉河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干流全长55.20 km,流域面积414.00 km2。

飞沙河有胡金沟、小河、匣子塆、西庙河、刘河、新水沟和袁冲河等7条支流。胡金沟河长6.50 km,流域面积8.44 km2;小河河长19.00 km,流域面积72.20 km2;匣子塆河长4.80 km,流域面积6.60 km2;西庙河河长8.30 km,流域面积27.20 km2;刘河河长10.50 km,流域面积22.80 km2;新水沟河长6.80 km,流域面积11.80 km2;袁冲河河长5.10 km,流域面积6.00 km2。

飞沙河干流有花山大(二)型水库1座和飞沙河中型水库1座,支流小河有许家冲中型水库1座、胡金沟及西庙河分别有碾子湾和蚂蝗沟小(一)型水库各1座。

2 飞沙河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防洪标准低

飞沙河干流局部河段、支流西庙河及刘河入河口段防洪标准低,<10a一遇。涉及淹没尚河村、李家畈村及刘河村部分临河段居民房屋问题,见图1所示。

2.2 河道阻塞,行洪不畅

飞沙河干流两岸现有沿河道路连续,两岸连通除1处交通桥外,其他多在河内违章修建填河路或漫水桥,影响河道行洪畅通。多数支沟存在漫水桥隔断河道,垃圾乱堆河床等问题,造成支沟行洪不畅。

2.3 采砂破坏

飞沙河局部河段采砂问题较为突出,现状主槽深坑遍布、弃料堆积,对防洪、水环境和生态保护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对两岸群众人身安全也构成潜在威胁,易于发生人员溺亡现象,见图2所示。

图1 防洪标准不足河段村庄分布图

图2 采砂破坏图

2.4 水系割裂,连通性差

干流河道左岸“大跃进”年代切滩围堤造田,总长度约10.71 km,面积90.00 hm2,因缺乏必要的连通措施,堤内农田每逢暴雨易于造成大面积涝灾,见图3所示。

图3 切滩围堤阻断左岸水系自然连通图

2.5 河道整体面貌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飞沙河多数河段普遍存在脏、乱、差等问题,大部分河道为土质边坡,河岸未进行绿化,生态结构单一,植被绿地面积较少,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3 飞沙河水系综合治理思路

理念、方略依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从维护河流水系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出发,着力恢复河湖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

飞沙河规划治理总体思路如下:①通过干支流水系连通整治,修复河道空间形态,达到河道排泄通畅,水系格局完整;②通过河道清障和清淤疏浚等措施,提高干支流河道防洪能力,使沿河村庄河段防洪能力达到20a一遇,耕地河段防洪能力达到10a一遇;③通过生态岸坡防护、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措施,改善农村水系水生态环境;④结合河道区位和沿线村庄分布,采取生态种植、布置服务设施等措施,改善滨水人居环境。

4 飞沙河水系综合治理措施设计

4.1 水系连通

针对干流河道左岸因20世纪50年代当地群众切滩围堤造田(堤顶现为交通要道)导致左岸山坡汇水无法入河,堤内农田每逢暴雨大面积涝灾问题,拟采取左岸山脚布设纵向连通沟渠、同时开挖横向连通沟渠及配套路涵的工程措施连通主河道,确保该河段左岸山坡汇水顺利入河,彻底根治堤内涝灾危害。

飞沙河干流沿岸道路连续,两岸连通却仅靠1处交通桥,以致沿河多处河内违章修建填河路或漫水桥等违章建筑,破坏了干流水系的纵向连通并影响干流河道行洪畅通;支沟上当地群众为满足出行要求也修建了许多漫水桥或过路涵,阻断了干、支流水系的连通性且影响支沟行洪畅通;上述各种违章建筑物已经造成上游河道淤积、下游河道冲刷问题,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生态。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将干、支流河道内阻水填河路及漫水桥等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在原址处新建交通桥,确保两岸交通连接,满足群众出行,恢复河道水系连通,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4.2 河道清障

清除河道两岸村民集聚区全部乱堆垃圾,同时改进河道管理方式,防止垃圾乱堆现象再次发生。

4.3 清淤疏浚

经现状防洪能力复核,飞沙河干流局部河段、支流西庙河及刘河入河口段河道防洪标准低,<10a一遇。经初步调查,尚河村涉及淹没住户40余户、人口200人左右,建筑面积约1万m2;李家畈村涉及淹没住户128余户、人口384人左右,建筑面积约1.54万m2;刘河村涉及淹没住户78余户、人口310人左右,建筑面积约1.10万m2。

若对上述居民全部进行搬迁处理,征地及拆迁安置估算投资约1.20亿元,搬迁费用高且存在协调困难等问题,本次原则上不采取搬迁处理,拟采取工程措施使上述河段防洪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方案一:新建堤防。方案布置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因现状房屋沿河滩边缘分布,修建堤防仅能向河滩填筑,需考虑堤顶和上下游道路衔接,导致堤线不顺,影响工程美观。②修建堤防后堤防内形成圩区,易形成涝灾,需布设排涝沟渠及涵闸等,解决涝水排放问题。③工程区土料缺乏,需解决筑堤取土问题。④堤防基础多坐落在粗砂层上,需考虑堤基防渗,解决堤基渗透变形问题。

方案中尚河村新建堤长400 m,布设排涝沟长500 m,涵闸1座,堤基防渗墙2 400 m2;李家畈村需新建堤防长800 m,布设排涝沟渠1 000 m,涵闸1座,堤基防渗墙4 800 m2;刘河村需新建堤防长720 m,布设排涝沟渠900 m,涵闸1座,堤基防渗墙4 300 m2。该方案投资约450 万元。

方案二:疏浚河道。方案共需疏浚河道长度14.11 km,疏浚方量约124.44 万m3,工程投资约1 893.01 万元。

方案一虽较方案二投资较小,但工程布置复杂,堤防填筑及基础防渗工序多,质量控制难度大,涵闸运行需专门人员管理,且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居民对于在屋后修建堤防抵触情绪较大,难以实施。方案二投资虽大,但可与景观水系布置结合,工程整体效果美观,且可将河槽表层沉积的淤泥、河滩脏污问题及河道采砂破坏问题一并解决,有利于改善河道水质。综合考虑,本次推荐采用方案二,即通过疏浚河道的方式,解决河道防洪问题。

4.4 岸坡整治

岸坡防护的目的是消除险情隐患、满足工程防洪要求。护岸范围仅对沿河分布的村庄、路堤及农田进行防护,凸岸、山地、高地、无人居住区等没有防护要求的河段,减少人为扰动,维持河流自然形态。护岸岸线结合河道沿岸地形、地质条件,尽量维护河流的自然形态,防止人为侵占河道和河道直线化,避免裁弯取直。

护岸型式的选择主要考虑抗冲能力、生态、同时兼顾美观。根据飞沙河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拟选择以下4种生态护岸型式。

护岸型式一:植草防护。植草防护是在河道现状边坡或疏挖扰动后的边坡上采用撒草籽或铺设天然麻椰固土毯的护坡方式,可高度保留河岸的自然形态,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好。

护岸型式二:格滨挡墙护脚植草防护。格滨挡墙护脚植草护坡是在植草护坡的基础上,采用低矮的格滨石笼挡墙对坡脚进行防护,以增加岸坡的抗冲刷能力,减小岸坡冲淘破坏。

护岸型式三:格滨护垫防护。在坡面铺设1层0.30 m厚的格滨石笼护垫,底部设置反滤土工布,表面覆盖5~10 cm厚的草籽混合土可加快格滨护垫表面植被覆盖。

护岸型式四:混凝土连锁砌块防护。单体混凝土连锁块结构简单、灵活,适宜批量生产,板块组装施工后,相邻板块之间连锁、整体性好,也具有一定柔性,景观效果较好。

在河道较宽、受冲刷较小的缓坡,采用植草防护型式;在边坡较陡、岸顶放坡空间受限且冲刷程度不高的河段岸坡采用格滨挡墙护脚植草防护;在受冲刷较严重的河段,采用抗冲刷能力较强的格滨护垫防护型式;两岸村庄密集河段采用混凝土连锁砌块防护。

4.5 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信阳市浉河区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显示,飞沙河流域位于“南湾水库片区”重点预防区工程项目区内,建设任务是在水库上游实施封禁治理和能源替代工程,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在近库及村镇周边建设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对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飞沙河流域拟以封禁治理为主,并在河道及沟道中布设溢流堰拦蓄泥沙,在河道岸滩营造生态防护林。

封育工程主要布设在河流沟道两岸的疏林地和郁闭度<0.50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方式为季节性封育,秋冬季节开封,封育年限为3 a。

河道滩地建设护岸护滩林,缓洪挂淤,保护河岸河床稳定。乔木选择香樟、水杉、白蜡等,灌木选择紫叶李、桂花、海棠等,绿篱选择月季、黄杨、石楠等,地被选择菊花、紫花地丁等。

河道子槽修建生态低堰拦沙蓄水,同时防止沟底下切、沟岸扩张。

4.6 人文景观

飞沙河沿线风景秀丽、水质良好,具有很好的村落环境基础。但居民临水而不亲水,村庄基础设施落后,滨水生态环境较差,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的“生态宜居”还有很大差距。规划通过滨水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打造与自然、村落和谐共生的休闲康养之河,丰富沿河村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度。

结合河道的区位和沿线村庄的分布,滨水人居改善工程总体结构分为“一廊四景”。

一廊:飞沙河滨水生态绿廊。结合河道两岸现状交通道路,增设滩地园路完善交通体系,丰富村民健康漫步系统;增设垃圾箱、坐凳等服务设施完善村落滨水服务体系;结合河道疏浚,营造浅滩、溪流、深潭等丰富的水形态,形成多样化的河道生物栖息地。

四景:土门渔歌、檀咀溪林、牌岗长廊、苇道鹭影。

土门渔歌。位于土门村,土门村是浉河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滨水人居改善工程结合现状河道浅滩、溪流和大片沙滩,设置滩地游路,保留沙滩,打造一处可以亲水、玩沙的特色节点,丰富农村儿童的课余生活。

檀咀溪林。临近檀树咀村,此处河段交通便捷,对岸山势陡峭,景色优美,村内多制茶工坊,是采茶制茶的集散地。滨水人居改善工程结合疏挖溪流,种植特色水杉林带,增设子槽生态堰联系河道两岸,设置滩地游路增加村民散步、游览空间,增设多种垂钓场所,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农闲生活。

牌岗长廊。临近牌坊岗村,此处交通便捷,三村相连,居民最为密集。滨水人居改善工程利用河岸村庄闲置地,打造一处文化展示公园,公园内设置亭廊花架,并摆放以乡村振兴、茶文化为主题的景墙小品,为村民提供游憩场所的同时,学习了解乡村振兴相关政策。

苇岛鹭影。临近省界和界河村,山景秀丽,滨水人居改善工程设计大片芦苇荡,为候鸟迁徙提供食物补给;在河道两岸设计折形游路,为周边村民提供一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观赏节点。

5 结语

飞沙河流域农村水系如上综合整治后,能够有效提高飞沙河流域农村水生态环境质量,强力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力农村生态宜居;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乡风文明;补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有效保障农村水安全。同时,高度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沙河滨水河段
长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围控回收策略研究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白沙河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白沙河
抢渡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