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十四五发展战略目标 共建中国酒业发展新生态
——第三届全国酿酒、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成立大会召开

2021-04-29本刊编辑孙鹏马冀圆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2期
关键词:委会酒类酒业

本刊编辑 孙鹏 马冀圆

酿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在轻工营业收入中排名前十。2020 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5400.7 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8353.31亿元;实现利润1792.0 亿元,占轻工全行业利润总额13.4%,高于轻工全行业增速8.1 个百分点。酿酒行业的稳健发展,为繁荣市场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重要贡献。

4 月9 日,以“举杯中国•品味世界”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在四川泸州开幕。在酒博会主论坛——2021 中国国际酒业发展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正式发布并解读了《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酒类产业“十三五”发展的成就和面临形势,勾画了未来五年酿酒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酒博会同期还举办了第三届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成立大会、第三届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成立大会。会上进行了第二届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酿酒标委会)、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白酒标委会)工作总结,并报告了新一届酿酒标委会、白酒标委会的工作计划。

加强酿酒行业标准基础研究工作 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

酿酒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规范、保护和引导我国酿酒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酿酒标准充分考虑我国传统酒种特点,对保护我国传统酒种和本土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酿酒标准中通过指标设定及采纳先进的分析方法,加快我国酿酒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酿酒产业国际化进程做好了铺垫。

第二届酿酒标委会在工作期间,组织并开展了《黄酒》《啤酒》等30 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其中《黄酒》《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技术措施指南》2 项国家标准,《葡萄酒中12 种游离氨基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果酒通用技术要求》等6项行业标准已发布实施。《饮料酒术语和分类》《食用酿造酒精》等10 项标准已报批,《烈性酒质量要求第1 部分:威士忌》《啤酒麦芽》等10 项标准处于起草阶段。

第三届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

在第二届标委会取得的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新一届标委会将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度,继续完善我国饮料酒技术标准体系,围绕饮料酒产品质量等级与品质评价(感官)、绿色工厂评价、真实性、国际标准一致性评估等方面,加强开展标准化基础研究工作,针对标准体系进行梳理分析,构建饮料酒领域新型标准体系,以满足饮料酒行业的标准化需求,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引领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民族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同时,持续开展国际酒类标准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密切跟踪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酒类法规标准信息动态,完善国际饮料酒标准法规数据库。开展国际通用酒种国际标准一致性比对工作,整体提升我国饮料酒行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与国际标准相接轨,逐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饮料酒行业标准化研究中心、标准化示范基地。

进一步构建完善标准体系 推动白酒行业走出国门

根据白酒市场的要求及发展趋势,自2015 年,第二届白酒标委会全面启动白酒标准体系修订工作,组织并开展了《白酒质量要求》《白酒分析方法》等13 项白酒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其中《特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2 项国家标准、《白酒中乙醇碳稳定同位素比值(13C/12C)测定方法》行业标准已发布实施;《白酒质量要求第1 部分:浓香型白酒》《白酒质量要求第11 部分:馥郁香型白酒》2 项国家标准将于2022 年4 月1 日实施,《白酒工业术语》《清香型白酒》等5 项国家标准已报批,《白酒质量要求第4 部分:酱香型白酒》等3 项国家标准处于起草阶段。

第二届标委会梳理和构建了我国白酒标准体系,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同时,提升了白酒标委会秘书处的工作能力并强化了平台建设水平,提升了各分委会在标准化领域的基础工作能力。

第三届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

在第二届标委会取得的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新一届标委会将继续建立完善的白酒行业质量标准体系,推动白酒产业质量、过程监控标准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协调配套,支撑白酒行业稳定、持续发展。加快质量分级、白酒品质表达、感官品评、真实性、识别和判定、工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的技术研究和制定工作。建立我国白酒行业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实施和评估工作平台,加强对标准实施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后评估工作。同时,积极推动白酒标准的国际化工作,制定中国白酒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让世界的消费者充分了解白酒,认识白酒,推动白酒行业走出国门,被世界其他国家消费者认可。

明确“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 实现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中国酒业经济发展步伐稳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活力有序释放、科创动能有效转化、产品品质稳步提升,酒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韧性显著增强,酒类营销创新发展,奠定了酒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基础。中国酒业发展呈现出产业集中式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供需关系和消费需求发生变化、酒类产品市场议价能力逐步得到提升等特点。“十四五”时期,转型和拓新是中国酒业发展的关键词。对于市场长期不缺酒,但长期缺好酒的特点,中国酒业需从消费者的风味喜好、饮后舒适度、多元化需求、碎片化追求等方面出发,全力满足消费市场需求。

“十四五”时期,中国酒业将紧紧抓住消费增长重点,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作用;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稳固产业基础,继续强力推进产业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酒类市场趋势变化,满足消费升级新需求;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适应酒类市场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产业建设,持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共建中国酒业发展新生态。

《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国酒类产业在产业经济、产业结构、品牌培育等方面的13 个主要目标。预计到2025 年,中国酒类产业将实现酿酒总产量6690万千升,销售收入达到14180亿元,实现利润3340 亿元。另外,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实施“世界顶级酒类品牌培养计划”;打造“世界级酒文化IP”;打造“世界级公益品牌”;打造“世界级酒类教育机构”;实施“酒类大商1510 培育计划”;培育和建设“传统制造业(白酒、黄酒、露酒)先进创新中心”;建设“零碳产区”、“零碳工厂”;以品质消费助力品质升级和市场升级;系统构建产业质量标准化体系,做好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设立“反侵权假冒伪劣工作促进委员会”;在原料基地建设上,形成国内、国际双驱动的保障供给格局。

从品质表达、人才培育、文化普及、市场培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指导意见》提出14 个主要任务,包括紧紧围绕白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发展的核心目标,持续深化白酒优势产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学技术支撑高品质白酒的成果转化,助推白酒传统生产工艺技术不断提升与创新;促进优势名酒产区和美酒特色产区发展,大幅提升名优酒比例;以标准建设全面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借助5G 技术、物联网新技术深化智慧工厂建设,构建中国酒类品质与价值表达体系,打造国家、行业、企业联动人才建设体系,探索并丰富创新白酒文化传播新途径,强化酿酒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酿酒活文物的保护与传承。

“十四五”时期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起步期,全酿酒产业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战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实现酿酒产业“十四五”的预期目标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委会酒类酒业
丹麦去年酒类销量增长近8%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
严冬过尽绽春蕾——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齐心协力战疫情
山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
双沟酒业
山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
金沙酒业2020年前4月销售7.15亿元
金种子酒业
新形势下检委会改革的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