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021-04-28徐晓颖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中职学校

【摘 要】本文基于素质教育理念,论述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提出教师应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增大实践比重、运用问题导学、引入项目教学、创新教学考评等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基础课程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6-0054-02

对中职学生而言,计算机基础操作是必备技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当今社会需要应用能力强的新型人才,这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职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有所提升,但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停留在应试层面,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要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教师应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

一、转变教育理念,把握学生需求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时,教师应该坚持“生本”原则,紧随社会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实践为导向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此外,教师还应该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升级,逐步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以多元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与社会实现有效对接,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计算机技术,稳步提高计算机运用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保障。

“生本”原则强调以生为本,专注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职学生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面向职场的计算机技能学习,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还应该进行教学拓展,适当加入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教学内容,打造应用型计算机基础课堂。例如,教学《计算机概述》一课时,由于本课内容都是基础的理论知识,也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端,教师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一改传统的灌输式和死记硬背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先播放计算机概述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自由预习,完成思维导图的填空,再由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检验预习成果。为了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教师向学生说明计算机基础对其将来就业的重要性,计算机技能不仅是进入企业的敲门砖,也是工作的基本技能,在任何工作场合都需要使用计算机,让学生将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与工作技能挂钩。学生一般重视就业,因此能认真采纳教师的建议,仔细阅读教材并做好笔记,提高学习的专注度。

二、增大实践比重,调动学生热情

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以及技术型人才,这意味着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教育的重点。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后,还要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学以致用,达到教学目标。但是,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依然倾向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没有多少兴趣,也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师应该做好理实比例的调配,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教学实效。

为了打破实践教学的条件限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实践活动,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中职学校应该完善校企合作制度,让学生以顶岗实习的形式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Windows7的基本操作》教学时,很多学生都对Windows7系统不熟悉,尽管教师已经使用多媒体进行多次讲解,但提问学生时还是难以取得满意的答案。结合实际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进入机房自主练习,将整节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知识点,学生每熟练掌握一项内容便可获得相应的经验值,如果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良好,还能额外获得更多的经验值。经验值会影响本节课的成绩评定,经验值累积到一定程度,还能兑换各类奖品。学生对此具有极大的兴趣,主动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积极投入实践练习。经过多次实践,学生系统地掌握了Windows7的基本操作方法,都通过了教学测验。此外,教师还组织了校内的顶岗实习活动,让部分学生在校内使用计算机整理资料,校内的电脑系统大部分都是Windows7,匹配学生的学习内容,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运用问题导学,引导学生思维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参与课堂活动。这样看似正常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极大限度地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自由度,让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实施问题导学时,只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仅凭思考解决问题显然不太现实。教师应把握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还有效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列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教材,掌握因特网基礎知识。学生预习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在学习因特网应用时,教师询问学生如何进行网上漫游、搜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操作,随后让学生自由尝试,辅以适当的讨论。学生凭借已积累的计算机经验,慢慢探索操作方法,再上台演示,回答教师的问题,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引入项目教学,提升综合素养

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自完成项目的各个环节,从而完成整个项目的学习,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种教学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尤其适用于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项目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展示成果,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扮演各自的岗位角色,收集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学生在实施项目时,教师要负责全程指导,项目主题不应设计得太难,应围绕课时学习目标,与学生进行协商,保证项目教学的意义。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成果的评价更为关键,要让学生回顾实行项目活动的过程,进行项目评价,让学生通过项目活动发现问题,完善计算机知识技能。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一课时,教师引入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扮演一名求职者,希望能够找到优质的公司,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为此,学生要设计并制作一份电子简历。教师让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使用Word表格来进行简历的制作,学生自己选择简历主题、筛选简历内容、完成简历制作,最后在组内举办“面试模拟会”,让学生公开展示自己的简历作品,扮演面试者的角色,让组内其他成员扮演面试官进行面试,面试过后再给出相应的评价。教师安排项目式教学,让学生使用自己所学的Word知识完成“制作电子简历”的项目,按照固定的步骤层层推进项目,以提高学生的表格制作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职场,胜任相关岗位工作。

五、创新教学考评,关注学生发展

计算机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考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考评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增加评价主体,注重过程性评价,让教学考评结果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成绩应该相对弱化,突出实践成绩的重要性。教师要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公平性,从学生的知识技能建构、学习能力态度两个方面进行考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考评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以鼓励性为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计算机基础学习,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未来的工作学习中。在教学《电子演示软件PowerPoint2010》时,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幻灯片的制作技巧,让学生在课堂上呈交一份完整的幻灯片作品,主题不限。学生完成幻灯片制作后,上台进行幻灯片的播放和说明。教师则在台下进行教学考评,首先对学生的幻灯片作品本身进行评价,再对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作业提交情况等日常表现进行评价,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教师按照评价顺序逐一打分,询问其他学生的评价作为参考,按照权重比例进行成绩的计算,并写下评语,作为本单元的最终考评结果。教师将技能考核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着重考核學生的学习过程,将成绩分为作品、表现、过程三个考评部分,以科学的计算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量化整合,还适当参考其他学生的意见,避免教师的主观臆断,保证教学考评的公平性,让学生得到全面性评价。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师应当重视对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积极调用一切教学资源,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需要,创设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学习氛围,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建宏.互动式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

[2]覃春园.基于问题学习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设计思路[J].广西教育,2020(30).

[3]叶迎春.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2).

【作者简介】徐晓颖(1978— ),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计算机和德育教学。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中职学校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