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七部典籍与《36品》

2021-04-27张鹏振

博览群书 2021年1期
关键词:丛书研学策划

张鹏振

一套将积极影响几代人的三卷本,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开创研学旅行实践教育为亮点的丛书《36品——青少年人文教育经典阅读》(后简称《36品》)问世,并在教育界产生强烈反响。丛书由研学实践教育专家李济林潜心策划,由著名教育家章开沅先生、顾明远先生、楼宇烈先生任总顾问,由华中师范大学董泽芳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毕光明教授、海南省创新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济林担纲主编,凝结了58位编著者为国兴才的沥沥心血。这套励志研学、立德树人的精品读本,读者对象是处于生命“三春”季节的青少年,堪称献给人生之春的丰厚而珍贵的精神礼物,充分体现了编著者对青少年最真挚的爱。披览是书,读者获得的不仅是精神的丰盈和陶醉,而且是人生的彻悟和奋起。

血荐轩辕的著述情怀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先生当年赴日求学所写的诗句,这种感时忧国、舍身报国的热情代有传人,至今还在不少书生血脉中汩汩流淌,《36品》的策划者和编著者就是一个明证。该书的策划思想、编著宗旨、总体设计和写作过程,无一不体现出“血荐轩辕”的情怀,有第一等襟怀方有第一等“文章”。

丛书策划、编著起心动念全在于立足现代教育的制高点,为民族的振兴“谋万世”,为国家的昌盛“谋全局”,在于“完善世道人心,挽救人类文明”(章开沅语)。策划、编著者胸襟宽广、目光宏阔、思虑深远,以“谋万世”的眼界“谋一时”,以“谋全局”的精神“谋一域”,胸怀重振炎黄子孙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龙的传人的优秀品质传承千秋万代的美好愿景,试图通过精心打造《36品》,肩负起传播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塑造创新品质、重建人文精神的历史重任,这样的策划思想、编著宗旨毋庸置疑是极为崇高的。读书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拳拳赤心,教育者“欲栽大木柱长天”的殷殷宏愿,于斯可见。

该书的总策划、总主编及58位编著者中有专家,有学者,有作家,有良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孜孜以求的术业,但强烈的使命意识,使他们自发团聚,勠力同心,“自讨苦吃”,共襄盛事。两三年寒暑易节,编著者穷搜书海,殚精竭虑,历尽艰辛,终于成稿。总策划对《36品》编撰全过程都进行了悉心安排,从36品36个主题的遴选,到每个主题的文化诠释;从每个主题的体例设计,到样章撰写,组织了多次教育专家研讨会。《36品》初稿问世后还在武汉、广州、海口三地五所重点中学组织学生试读,嗣后又多次邀请方家鸿儒根据学生反馈意见研讨会修,集思广益,补苴罅漏,数易其稿,乃成精品。篇篇惨淡经营,字字呕心沥血,蜡炬未尽,雕琢不已。若非深怀忧国报国之念,他们岂能如此不厌其烦地默默奉献?

万金同炉的文化内涵

丛书所谈价值取向12品、传统美德12品、创新品质12品,囊括了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所迫切需要的种种核心素养,要将这“36品”对青少年解说通透,非广泛融摄富于启迪性、趣味性、典型性的文化资料不可。值得庆幸的是编著队伍成员大都学贯中西、腹笥宏富,故能广采博纳,取精用弘。客观需要与主观优势,决定了这套丛书覆盖宽广,内蕴丰厚,展示出万金同炉的风貌。

据不完全统计,该书征引中外典籍37部(包括《尚书》《周易》等中国古代典籍32部和《权力的时代》《波斯人信札》等外国名著5部),单篇文献66篇(包括冰山取角钩玄提要者36篇、连类而及片语咀华者30篇),古今中外诗词55首(包括古代诗词41首、现代诗歌4首、外国诗歌1首),古今故事52个(包括中国故事40个、外国故事12个),新闻纪实41则(包括国内新闻28则、海外新闻13则),还有至理名言336句、古语民谚14条、对联7副,现代歌曲4支……内容涉及诸子文集、哲学政论、宗教历史、物理科技、文学艺术、典章制度、语言杂卜等。丛书包罗万象,风光无限,似万紫千红的花园,又似奇珍琳琅的宝库。精妙的解说、精美的短章、优美的诗篇、生动的故事、精辟的警语纷至沓来,将读者带进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阅读胜境。

丛书仅薄薄三册,容量巨大而高度浓缩,旁征博引而条理井然。在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上,既察于“时”,符合中国国情,联系改革开放,反映现实生活;又审于“人”,突出以人为本,符合教育规律,激发读者兴趣。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编著者独具手眼,千淘万沥,裁云割锦,优中选优,取昆山之玉,撷空谷幽兰。处理材料坚持“三通”原则:一是古今贯通,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该书以传承传统文化为重心,故此“古”的成分甚浓,然而,也并非一味泥古,在弘扬传统的同时,又能密切贴近现实;二是中西融通,编著者们绝非坐井观天之辈,而有着“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才情,用材既做到立足国情,又坚持“拿来”,洋为中用;三是科际会通,凿通学科壁障,使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实现多元融合。

该书能卓有成效地实现“三通”,关键在于在具体编写过程中恪守綱领同一、话域同一和主调同一。纲领同一有两个层面,全书纲领是一个“品”字,无论谈价值观念,谈传统美德,还是谈创新品质,皆以“品”字为纲;局部纲领则是36“品”诸品冠名的“文明”“正义”“创造”之类关键词。话域同一,即以每“品”为单位的小板块,不论采用何种材料,不论属于哪个栏目,均紧扣同一话题,绝不旁逸斜出。主调同一就是大到整部丛书、小到每个板块,褒贬态度是同一的,彰显真、善、美、正,鞭挞假、恶、丑、邪,确保给予读者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三同”有力促进了“三通”,理一分殊,貌异神合,九派朝宗,殊途同归。就这样,书中所拣择的古今中外各不相同的材料,都成了“六经注我”的绝好注脚,多层次、多角度地将36“品”演绎得透骨淋漓,全书成为经纬纵横、错彩镂金的有机整体。

杂花生树的文本样态

该书虽不是文学创作,但确乎达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写作佳境,林林总总,气象万千,体例建构给人杂花生树之感。下面以“花”为喻,姑妄言之。

从宏观上看,全书“花序”整一。三卷分册为三大团块,每个团块均由12品构成,体量完全等同,俯瞰为“品字形”方阵,竖视为“三棱型”巨筑,分之各自独立,合则融为一体,轮廓分明,整齐稳实,与但丁《神曲》和冯梦龙“三言”近似。每卷12品均由引言(提纲挈领)、文字演化(溯源考据)、经典美文(义理阐发)、诗词曲赋(辞章拓展)、故事传道(对比印证)、研学旅行(触景感怀,碰撞求索)、心灵悟语(深思笃行,知行合一)等固定栏目组成,大框架里套小框架,层层铺排,有条不紊,如藤花继序,连簇递出,手法类同《天方夜谭》。总而言之,《36品》每卷的“花序”和每品的“花序”,都分別是同一模式的复制,但这种“复制”给人的感觉不是刻板机械,而是精巧精致,如同七宝楼台那样的精巧和千丝织锦那样的精致。

从微观上看,每个单品“花色”各异。36品“花序”尽管相同,“花形”尽管相似,但因为言说对象不同,必然呈现36种不同“花色”。尽管“花瓶”或曰“花篮”的规格毫无二致(栏目固定),色调配搭却同中求异,各色“花朵”的内部色素、敷色法式不尽相同。比如,同是“经典美文”,有的是论文,有的是散文,有的是寓言,有的是信札,有的是奏章,有的是碑记,有的是文告,有的是宣言,有的是杂文,有的是故事;同是“故事传道”,或时空上古今对比、中外比较,或性质上善恶对照、成败对照、俭奢对照、勤惰对照、雅俗对照、同类叠加。材料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匠心独运,72个传道故事,没有一个雷同重复,更没有一处随意凑合。全书36朵“花”的编织全然服从于主旨表达的需要,异色争辉斗艳,同色浓淡相宜,通体姹紫嫣红开遍。

从效果上看,丛书“花韵”怡人。策划者别出心裁地为每一品配了契合主题、引人遐想的花语,花语的点缀无疑有助于增添各“花”的独特风韵。“花韵”怡人更得力于文字的组织,该书著笔成绘可圈可点。且不说引言开篇的简约精要、语词奥义的探骊得珠、文段剖析的切中肯綮、诗词解读的发幽抉微、故事评点的画龙点睛、思行作业的允当佳妙,单是研学旅行的富于创意就让人惊叹。

“研学旅行”栏目是本套书精华中的精华。开辟此栏目充分体现了总策划的教育思想理念,就是要大力培养我国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创新创造本领,这恰恰是我们现代教育的短板,也是我们中小学生的弱项。该书所精选的中外游学地点,无论是先贤故里、陵窟祠庙、古城雄关,还是胜景楼台、广场学府、现代园区,都能自然妥帖地构成特定剧目表演的生动场景;36篇研学剧本实为戏剧形式的哲学论文,行文思路清晰而灵动:提出问题(启发讨论)—分析问题(各抒己见)—解决问题(总结升华)。剧本演出俨然是《论语·先进·侍坐章》的现代版:孔老师循循善诱,慈蔼可亲,四弟子畅所欲言,各见情性。师者谈言微中,隽语点化,诸生憬然欣然,如坐春风。剧情妙趣横生,韵味无穷。可以想象并期待的是,总策划下一步规划设计的与本套丛书相配套的延伸作品——36品核心素养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课程体系,以及36品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将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血荐轩辕的著述情怀、万金同炉的文化内涵和杂花生树的文本样态,决定了《36品》富有正身塑魂、博才广智、怡情悦性的巨大能量和恒久魅力,这样的好书定然会使青少年“爱不释手,受益终身”。

(作者系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丛书研学策划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古代丛书与《丛书集成》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海洋岛屿与国防》栏目获省优秀选题策划奖
因影像 更感同身受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