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上线“文明码”引争议

2021-04-27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桂花树桂花市民

苏州上线“文明码”引争议

2020年9月3日,江苏省苏州市在“苏城码”上推出了“文明码”,并称之为全国首创,引发外界热议。据介绍,该功能旨在构筑起文明积分信息识别体系,形成市民文明程度“个性画像”,文明积分等级高的市民将会享受工作、生活、就业、学习、娱乐的优先和便利。

目前,可以影响这个分数的有两个指数——文明交通指数和文明志愿指数,其他文明指数尚未开放。个人若有交通违法行为,文明交通指数将根据其交通违法记录进行扣分。若参加交通志愿执勤活动,则可进行加分。此外,市民每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也可获得相应加分。

不少质疑的声音认为,文明的标准无法通过简单的分值计算来衡量。对此,苏州市文明办工作人员于9月6日回应称,“文明码”的初衷是倡导文明新风尚,以正向激励为原则,不与个人信用挂钩,且以市民自愿注册为前提。目前,“文明码”阶段性测试已经结束,待修订完善、条件成熟后再推出试行。

锐评 城市管理者想要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管理水平,这可以理解,但这些做法均不应该以限制自然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突破法律赋予地方政府的权力边界为前提。只要事关市民的合法权益和切实利益,任何一个“码”都不是小事,也不只是技术问题。

成都300年桂花巷內桂花树全被砍

2020年9月上旬,“成都300年桂花巷内桂花树全被砍”的消息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据悉,这条已有300年历史的桂花巷,早在清代就是满城十一条兵丁胡同之一,时称“丹桂胡同”。小巷不足千米,而巷子两旁的桂花树,则是成都一道悠闲宜人的美丽风景。可如今,在一通“修理”猛如虎之下,桂花巷恐怕很难再桂花飘香了。

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原来栽种的桂花树,有部分在观感上并不是很好看,我们准备选取一些观感上比较良好的树木进行移植。”9月11日,成都市青羊区公布了正式调查和处理结果:由于正在开展桂花巷街道综合整治施工工作,按照施工方案将保护性移栽桂花巷的桂花树,施工完成后将恢复桂花树景观。但施工单位擅自对桂花树进行了野蛮砍伐,最终导致31棵行道树(其中包括20棵桂花树,初步认定树龄22~32年)被砍。相关负责人被问责,施工单位将赔偿损失并处罚金共计501120元。

锐评 不可否认,综合整治是城市管理、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考验着管理者的眼光,影响着文化根系的传承。就老街改造而言,或可参考文物保护“修旧如旧”,应当重视和保护传统风貌。既让群众生活更便利,又保留了既有的生活方式,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兴趣班“鄙视链”引热议

据媒体2020年9月7日报道,儿童兴趣班原本是孩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的课外培训,然而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的意愿为优先考量,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于是,在各类兴趣班中,就形成了一条越来越明显的“鄙视链”。比如运动类“鄙视链”为: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棒球/美式橄榄球>花滑>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乐器类“鄙视链”为:管风琴>竖琴>大提琴>小提琴>长笛>萨克斯>架子鼓>钢琴;智力类“鄙视链”为: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军棋>五子棋>跳棋。

随即,兴趣班“鄙视链”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家长们的焦虑心理是兴趣班“鄙视链”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这样的攀比型兴趣培养,亟待回归理性。

锐评 在教育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家长们的强烈焦虑感虽然情有可原,却未必是理性之举。其实兴趣班“鄙视链”背后,不乏攀比意识。然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天赋也都不一样。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兴趣培训班,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其心理健康与长远发展并无好处。

猜你喜欢

桂花树桂花市民
缅桂花树下的校园生活
做桂花糕
桂花树
种桂花树
小獾的桂花树
桂花蒸
打桂花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