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新形势下战勤保障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1-04-26江高胜

消防界 2021年6期

江高胜

摘要:本文结合改制后消防战勤保障工作现状,分析了战勤保障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加强战勤保障建设工作,着重从物资储备、能力素质、社会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战勤保障;物资储备;联勤联动

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后,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肩负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战勤保障力量尤为重要,如何巩固发展原现役体制下战勤保障工作的优势,探索出新体制下战勤保障工作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实际,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当前战勤保障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战勤保障机制还需完善。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新形势,战勤保障队伍的“建、管、训、用”等机制相对弱化,尤其是落编后后勤机构减少、人员缩减带来的突出问题,造成保障力量构建“虚拟”现象,如支队、大队专职保障人员相对较少,大多数都是兼职人员,日常都在灭火、防火等其他工作岗位上工作,人员难集中、任务难明确、训练难开展、协同难规范,尤其是遇到大的灾害事故、地震救援、抗洪抢险等任务时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保障整体,难以迅速形成保障力,难以确保保障“及时、准确、快速、不间断”。

(二)实战保障水平还需提高。受岗位编制少、技术职称的影响,原来在战勤保障岗位上工作人员分流到其他岗位,遇到任务时,再把这些人临时召集起来进行保障,导致实战保障水平不高。还有部分人员停留在传统的战勤保障模式当中,对新形势下战勤保障的特点、保障方式、保障规律、保障内容研究探索不够,战勤保障实战水平与现场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保障物资储备还需加强。当前,各基层单位装备物资储备大多数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进行储备,没有结合本区域具体灾害情况进一步优化,储备物资基本上侧重于火灾、地震等任务需求,在遇到像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抗洪抢险时,防护衣、护目镜、口罩等专业器材、消毒药剂和救生器材等保障物资先期储备不足、现购现用,前期采购补充困难等问题较为普遍。

(四)社会联勤联动还需努力。战勤保障作为一支专业保障队伍,在跨区域灾害救援过程中,各级战勤保障队伍虽然已建立联勤保障,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社会联勤单位以各种理由不能有效履行保障协议,很多情况下未能实现同步保障,缺乏强制约束力,存在“联而不实”的现象。加上参与现场保障的其他力量因体制、领导、隶属关系和日常联动训练等原因,在各类灾害现场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相互协调、统一指挥的保障机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参战力量的作战能力。

二、大应急下的消防战勤保障几点思考

(一)着眼形势任务需要,不断完善战勤保障机制

1.健全战勤保障体系。在内部建设上,利用现有消防战勤保障力量和资源,结合《灭火救援战区组建方案》,完善总队战勤保障中心、6个战区战勤保障分中心、35个支(大)队战勤保障队即“1+6+N”战勤保障网络,不断提升战勤保障能力。在科学构建队伍内部保障力量的同时,重视利用社会保障力量,建立以内部保障力量为主体、地方保障力量为补充的战勤应急保障力量体系,不断完善战勤保障体系。

2.理顺遂行现场指挥体系。战勤保障力量到达作战区域后,应纳入作战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并根据情况设立战勤保障指挥部(组),由总队、支队当日战勤保障值班干部或到场最高后勤领导担任,统筹解决组织不够严明、指挥不够有力、统筹调度观念较为淡薄、保障过程“乱、散、慢”的现象。

(二)着眼应急保障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体系

1.储备品种要合理。应根据执行不同任务的需要,合理确定、适时调整物资储备的品种,如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集贸市场较多的片区,主要储备侦检、破拆、起重等抢险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在化工类灾害事故突出的片区,主要存储泡沫和特种灭火药剂等;在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事故较多的片区,主要储备充足的冲锋舟、救生衣等抗洪器材。另外对重要的、专用的、战时不易筹措的物资要储够备足。对易于筹措、平时使用消耗少的物资,要降低储备数量,减轻储备压力。

2.储备形式要科学。坚持钱物并储,对急需和难以临时筹措的物资、使用周期长和不易变质的物资要实行实物储备,对使用周期短和极易变质的物资实行经费储备。要将储备物资纳入平时正常周转,用旧储新,用零存整。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大型超市、油料公司等企业协调联系,采取定点设库、实物储备、委托代储等方式,使储备方式更加科学、灵活,更好地满足任务需要。

3.储备方式要模块化。编制不同灾种、不同规模保障力量编成,建立通用模块和专业模块。通用模块主要包括基本防护、灭火、破拆、照明、医疗、饮食、宿营类等装备,专业模块主要包括水域、地震、山岳、建筑物倒塌、抗洪抢险类等装备。同时对不同模块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实行分色管理,便于快速识别和在不同交通工具间无障碍转换运输。

(三)着眼保障打赢目标,进一步强化能力素质提升

1.完善应急保障预案。要坚持以中心任务为牵引、以实战需要为背景,紧密结合实际,从经费、物资、医疗、人员、装备等方面,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保障预案。总队要完善跨区域增援战勤保障预案,战区牵头单位要完善本战区大型灾害事故战勤保障预案,各基层单位要完善本单位的战勤保障预案。通过预案,进一步实现人员、车辆装备的最大组合,做到情况设想周全、任务区分明确。

2.强化后勤保障训练。坚持在完成日常保障任务中提高后勤保障效能。按照先基础后应用、先技术后战术的思路,有计划、有标准地把后勤保障训练和日常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用战时保障的要求来衡量、约束和规范平时业务保障工作。物资保障组可结合装备管理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快速装卸,紧急收发等科目训练。技术保障组可结合岗位工作,有步骤地开展“营区精修、野外能修、战时快修”训练。生活保障组可结合实际,开展帐篷搭建、宿营车辆展开等科目训练,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

3.加强演练和完善。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情景式设计灾情,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预案拉动演练。通过预案演练总结预案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修订预案,不断明确、修改、完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环节中,谁来做、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的问题,不断强调预案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四)着眼任务实战需要,充分利用整合社会资源

1.主動融入应急保障大体系。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不断强化应急保障工作,逐步建立起了应急筹措机制和物资储备数据库,建立了国家与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跨区域与单一行政区域多方一体、布局合理、系统配套、相互兼容的新型保障网络体系。并制定资源共享办法,完善资源共享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消防救援队伍要在完善自我保障体系的同时,主动跟进融入,实现资源一体。

2.完善联动机制。要善于“借力”,主动与航空、铁路、公路运输部门建立应急运输保障机制,与消防船、消防车、远程供水泵组等特种装备生产企业技术力量建立遂行出动机制,明确战时协同保障关系,确保任务需要时,能够为连续作战提供交通运输、物资器材、技术维修等保障。目前,总队与重庆航空、重庆交运集团签订交通运输保障协议,与成都铁路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提升跨区域救援战勤保障能力提供了坚强支撑。

参考文献:

[1]宋陶金.浅谈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建设[J].科教导刊,2017(19):85-86.

[2]吴炳成,何平.特大灾害事故现场后勤保障探析[J].武警学 院学报,2003(01):21-24.

[3]库桂生.军事后勤新变革[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