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元市利州区粮油生产现状及对策

2021-04-25王玲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种粮粮油粮食

王玲

为进一步巩固粮油产业基础地位,全面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工作主线,以稳定粮油面积和总产为目标,以农业科技创新和适用新技术推广为手段,大力推广高产、高效适用新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着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推进了粮油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与此同时,利州区还认真落实惠农强农扶持政策,稳定粮油生产面积,坚决遏制农田抛荒现象发生,在确保稳定粮油总产基础上,主攻单产,实现粮油稳产增产,确保了全区粮油生产工作实现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一、基本情况

利州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上游、川陕甘接合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诞生地,素有“女皇故里”“蜀北门户”之称,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低碳发展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也是西部生态环境最佳和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全区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及村(社区)建制调整后,现辖3个乡4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有行政村84个、社区73个,共有50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2万户18.34万人。目前,全区耕地面积为21万亩,农户户均家庭承包面积2.18亩,有水域面积10万亩。全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3万亩。其中,水稻5.2万亩、玉米9万亩、小麦7.5万亩、油菜6.6万亩。全区粮食总产达8.15万吨,油料总产达0.95万吨。

二、主要措施

(一)构建粮食生产责任体系,压紧压实责任

一是构建区、乡、村三级粮食责任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确保实现粮食任务目标。二是区、乡、村各级建立了粮油生产工作专班,实行党政同责,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形成粮食生产有人管、有人抓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区农业农村局科级领导干部包片、乡镇领导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三级联动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抓农村防疫的方法来抓粮食生产。

(二)扩大播种面积,守住安全底线

粮食生产始终关乎国家安全,播种面积是完成粮食目标任务的根本。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充分利用网格员的力量,摸清家底,对不同的家庭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搞互助组,相互帮助,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进行突击;对外出务工无人耕种的家庭将土地流转给当地有条件耕种的农户进行耕种;对撂荒的土地,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进行专题研究,确保复耕;对幼果林采取套种大豆。总之,努力扩大种植面积,千方百计种满种尽,绝不撂荒一块田。

(三)调优生产方式,促进持续发展

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促进粮食生产向绿色生态的可持续方向发展。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推广集中配套技术,实行从种到收全程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持续推进“两减一控”。一是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采取“灯+板+性诱”技术,扩大绿色防控面积。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对农作物实行统防统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二是力争有机肥、配方肥使用率达95%,秸秆还田面积达90%。积极发展“油菜+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玉米(大豆)”种植模式。加大绿肥生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地力水平。2020年,全区油菜扩种2.5万亩、大豆扩种3万亩、花生扩种1万亩,推广稻田养鱼(虾)模式3300亩。结合耕地休耕轮作试点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举办油菜花节、建立田园综合体。鼓励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开展机耕、机插、机收、机防、机烘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引导和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集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粮食生产托管服务、农机综合服务、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粮食生产综合服务中心,促进粮食生产专业化、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推进撂荒土地复耕,提高土地利用率

建立乡镇、村撂荒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制定土地经营权流转优惠政策,加快土地流转。支持村集体股份合作社通过股权联合、股权合作模式发包土地,大力引进国有企业、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来流转耕地,并完善区、乡镇、村三级监管措施,切实保证撂荒土地复耕,集约化管理土地,全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五)推进品牌建设,提升产业效益

按照“一个优势区域、一个公共品牌、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思路,创建粮油产品区域品牌。举办展销活动,集中宣传、集中推介,扩大利州粮油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区域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通过地理标志打造粮油区域公用品牌。支持粮油龙头企业申请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加快全区优质大米、优质油料等地方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实行更高质量标准。加快粮油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产品来源可查明、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质量追溯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实时、可靠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公共服务。

(六)落实惠农政策,调动种粮积极性

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切实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最低收购价和订单稻谷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等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激励效应,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粮油生产,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优化奖补措施,切实保护好企业合法权益。

(七)加强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

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思路,拓宽资金渠道,加大项目投入力度,推進农田整治,完善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山坪塘、渠系配套等农田设施,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八)做好灾情预报,科学防灾减灾

认真做好病虫害监测,及时预报和做好防控工作,力争绿色防控面积达到农业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5%。尤其是做好小麦锈病、油菜菌核病、草地贪夜蛾、稻瘟病、螟虫、稻水象甲的监测和防控工作,采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同时,加强防范春季倒春寒、8月高温、洪灾、秋季寒露风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危害。针对各种灾害提早制订预案,细化措施,确保粮油作物不受灾。要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种苗储备,满足粮油生产需要。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

三、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不足,撂荒地增多

利州区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致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大量土地闲置。

(二)部分农民种粮热情下降

当前,粮食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实际上粮食生产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却持续下降,种粮收入不到家庭总收入的25%。虽然在政策和价格的双重作用下,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种粮面积仍有所减少。这与种植结构向高效益调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加、劳动力价格连年攀升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抱有“压粮扩经”的想法。

(三)种粮主体改变,科技种粮推广不足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价格连年攀升,中青年劳力外出务工不断增多,留下“老、弱、妇、幼”在家种田,使种粮主体发生重大改变。在家的中老年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且文化素质不高,不善于接受新观点、新思想,对新技术掌握较慢,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四)种植成本增加,粮食收益降低

近几年,各种农资生产价格不断上涨,使农民的种粮成本明显增加。而粮食收购价增长幅度不大,粮食产量增长又有一定极限性,导致种粮效益低下,农户种粮积极性大大降低。从整个农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趋势将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五)财政投入不足,水利设施匮乏

目前,全区仍有部分乡镇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不能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据调查,农民对加大基本农田水利建设的呼声较高。水利设施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粮食稳产增产便没有保障。虽然政府对高标准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离群众种粮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靠天吃饭的现象还存在。

(六)部分地块未通机耕路,种粮成本增加

近年来,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基层政府对机耕路的维护措施越来越少。有的因自然因素破坏,有的农户侵占机耕路,从而导致机耕路低洼不平、越来越窄,有的甚至消失。机耕路的损坏和缺失,致使农业机械、农用运输车等无法通行,制约着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四、建议及对策

(一)留住青壮劳力,提高种粮效率

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较多,主因是外出务工收入高。青壮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亟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青壮年在种粮空闲之余有其他的生财之道,切实提高农民的家庭经济收益,留住青壮年劳力,从而提高农户种粮效率。

(二)加强农资调控,确保农民增收

近年来,农资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增加了农民种粮成本,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资价格监督,积极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品质。

(三)加大项目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全面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特别是加大对永久性基本农田和长期撂荒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力度,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避免水土流失。对因灾损坏的耕地,要及时组织修复,为农民复耕提供便利,增强抗风险能力。

(四)加强主体培育,激发种粮热情

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农户采用将撂荒土地互换并地、小块变大块、多块变一块等做法。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集体经济组织选择“农户委托代耕代种代收”“业主代耕代种代收”“合作代耕代种代收”等撂荒地委托代耕代种代收模式,恢复生产。大力推行“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户”模式。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创业投资环境,筑好返乡创业平台,盘活撂荒土地资源,吸引更多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种粮。

(五)加强农机推广,提高现代化种田能力

认真落实补贴政策,鼓励农户积极申请农机购置补贴。在条件允许的地块,鼓励农民采用机械播种、收割,利用科学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力及规模经营水平,            提高农业效益。

(六)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种田水平

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进村入户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以及发技术明白纸和手机(彩信)短信等,使农户了解当前的惠农政策,掌握一些农业的新技術和新知识。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农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丰产丰收。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农业农村局)

猜你喜欢

种粮粮油粮食
中央向实际种粮农民发一百亿元补贴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种粮大户连续7年给农民发巨额年终奖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常山:代表建议催生订单质押融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