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起步作文体验式习作指导

2021-04-25梁小玲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起步作文可持续写作兴趣

【摘要】中年级习作教学是习作起步阶段,但学生写作素材缺乏,写作方法缺失,是起步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的困境。采用多种体验方式促进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在习作讲评中激发写作兴趣,渗透写作方法,促使写作常态化是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起步作文;体验;写作兴趣;写作方法;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3-0066-02

【本文著录格式】梁小玲.统编教材起步作文体验式习作指导[J].课外语文,2021,20(03):66-67.

现使用的统编教材,对习作更为注重,进行了系列化的编排,注重各类文的循序渐进,编进了习作单元。在习作教学中,中年级习作教学是起步阶段,但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写作知识不多。所以,写作素材缺乏,写作方法缺失,是面临的最大的困境。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了“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对今后的习作教学造成严重的困扰。

如何上好统编教材这个起步阶段的习作指导呢?笔者在实践探索中发现,采用体验式进行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体验式作文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习作内容、要求给学生创设真实或仿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习得作文知识,从而解决在起步作文中学生不知写什么、不知怎样写、不想写的三大困扰,有效助力学生学好作文。

一、多种体验方式促进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

(一)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叶圣陶先生认为“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盛,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叶老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外国也非常重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美国将作文引进生活,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提出:作文不仅于观察自然,还应于社会为对象。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不但获得了写作素材,而且在体验中激发了兴趣,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情感。这对解决材料的获得和写作兴趣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统编教材三年级的作文训练的内容很多是跟生活有关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作就是写自己一次过节的过程,很多学生习作内容都是仿写、套写为主,缺乏自己的个性和真情实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端午节这天,联合家委会,带领孩子到敬老院一起跟老人们过节。孩子们用艾叶、竹叶等煮好的水帮这些爷爷、奶奶擦拭身体,还跟老人们一起包粽子、蒸粽子、吃粽子,讲有关端午节的传说等。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第二次的习作课,让学生交流,学生非常兴奋,讲个不停。在之后的习作中,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极为精彩,内容具体,真情流露。有的细致地描写自己怎样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擦拭身体,有的细致描写了自己包粽子时,怎样把里面的米放均匀,怎样把粽叶包结实等。学生在文章中都抒发了这样共同的心声:太有趣的活动了,希望还有这样的活动。

(二)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

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以其“有形”“有情”“意境广远”且“理寓其中”的特点,为学生学习语文,并通过学习语文促进诸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情境教学注重儿童的观察活动,有计划地结合作文教学将“指导观察——发展思维——训练语言——陶冶情操”结合起来进行,选取那些生动的、形象鲜明的、健康的美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描写美的人和事的作文题材,强化感受性,让儿童在感觉中训练感觉。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在情境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师通过创设作文要求中的情境,也就是“有形”,让学生获得作文素材,并促进学生的“有情”,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那次玩得真高興”,写的就是平时学生的玩耍,这题材看起来跟学生日常生活非常贴近,但很多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却是寥寥几句,对玩耍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场面及人物的情感都没有描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平时玩耍中没有意识去观察,也不懂得如何去观察。我在教学这习作时,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学生集体玩“木头人”的游戏,具体的玩法如下:两位学生上到讲台,一位学生负责在另一位学生后面用卡纸出示成语,讲台下的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让讲台前面一位学生根据动作猜成语。在一组做完后,又请其他同学上来玩,这玩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场面,并留意自己的感受。结果,学生的习作写得内容极为具体,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场面等等都能进行细致的描写。之后,再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写自己玩耍的其他游戏,学生对游戏过程描写就很传神、生动了。

(三)在想象中体验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方向由以往注重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向注重学生发现,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而想象能力的培养则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在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巧妙利用想象,可以把一些学生无法感受、体验的抽象的形象、感受转化为学生可体验、可感受的形象和感受。

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写的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学生写出来的习作都显得单一,很多都是写班中几个热爱学习的学生,缺乏题材的个性化和一些细节的细致描写。在这次的作文教学中,我借鉴了王崧舟老师的教法,先让学生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五个人的名字。然后,请学生每次逐一划去自己最爱的亲人的其中一个,并想象他们是离开了自己,并说说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和原因。在划去名单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们回忆起来的事情越来越多,最后,有的孩子哭了。结果,在课后,孩子们写出的都是自己最喜欢的人独特的事例,情真意切,极为感人。

(四)在阅读中体验

在小学中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来体验,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的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是写“国宝大熊猫”。在这次习作中,我让学生搜集大量的有关的书籍、报纸,或者网上查找资料。然后,让他们在班上交换看。接着,让他们交流。最后,让他们小组合作办介绍熊猫的小报。结果,学生不但能办出内容丰富、版面精美的小报,而且写的习作也内容呈现个性化、具体化,学生的习作兴趣也得到了促进。

二、在体验活动中激发写作兴趣,渗透写作方法,写作走向常态化

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的活动,目的是解决学生写作无素材、怕写作文等弊端。但是,有些作文课的活动课看似热热闹闹的,学生到写作时却是抓耳挠腮,寥寥几句,就把作文写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追根溯源,在于教师未能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在体验活动中,教师可采用定格画面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在进行习作指导时,我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看动作,猜成语”时,就采用了定格画面的方法,让学生观察表演学生的头、手、身体、脚等的动作,并且巧妙地渗透文法: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对观察对象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再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我的植物朋友”这篇习作时,在进行体验活动——观察自己或别人带来的花时,我指导学生观察花可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可观察花静止的样子,也可观察花在风中、在雨中动起来的样子;可以边观察边联想,如花蕾像什么、花的叶子像什么等。在体验活动中,我注意渗透这样的写作方法:观察可以多角度;在观察时,可进行联想。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若老师再布置类似内容的作文,学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长此以往,學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有了很强的观察力,就具备了观察日常生活的能力,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又如:在上完“那次玩得真高兴”的习作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后,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进日记本中,并预先告知学生会对作文进行评奖。结果有的学生写了四五篇日记,字里行间洋溢着游戏中的欢乐。可见,在体验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文法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为写作常态化夯实基础。

统编教材起步作文采用体验式进行指导,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增强,达成了语文课程标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的目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显著,习作内容充实,表达清晰,感情真挚,充满生活情趣;学生的作文能力获得了可持续性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提高;采用体验进行起步作文指导,促使教师学习、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会学、学会为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协同活动的崭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窦桂梅.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张云鹰.开放式作文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附    注

本文系茂名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基于统编教材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审批号:mzd2019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小玲,女,1977年生,广东茂名人,本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主要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班级管理及家庭教育。

猜你喜欢

起步作文可持续写作兴趣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如何进行作文起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