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任危机对中国乳制品消费的影响

2021-04-25李宗奇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3期
关键词:消费量奶粉

李宗奇

摘 要:准确估计信任危机对消费的经济影响是事前预防和事后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利用合成控制法SCM的特性,比較了合成中国和真实中国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2000-2008年,合成中国与真实中国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走势基本相同,而2008年以后处理组和对照组有明显的区别,研究结论表明在2008年后的消费量上升阶段:2008年后国民对国产奶粉或乳制品的信心渐渐丧失,开始转而消费国外产品,导致进口奶粉剧增,而从人均消费总量上看是剧烈增长的。在下降阶段:世界的乳品供应主要依赖于新西兰,我国也严重依赖于新西兰进口,而2013年新西兰遭遇严重旱情使国际奶价涨幅超过了20%,同时奶粉价格创出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下国民对国产乳制品需求疲软,进口产品价格超过预期,导致2014年左右断崖式下跌。2014年中澳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可能是之后消费逐渐恢复的原因。

关键词:SCM;消费量;奶粉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3.02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乳制品消费影响因素

程长林、任爱胜等(2017)在分析我国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增强,乳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加的现象背后,发现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他们通过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得出价格、流通以及进口量对打破传统乳制品消费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质量安全事件、基尼系数对乳制品消费水平起到抑制作用的结论。

刘锐、王莉(2013)发现随着中国人口、收入的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乳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中国乳品消费增势显著。

张莉侠等(2007)、施海波等(2013)实证研究表明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决定乳制品需求的主要因素。

1.2 合成控制法综述

鲁斌反事实框架经常被经济学家用来评估某事件或政策的效应,它的作用对象可能是国家或地区。该框架预设该地区未受到事件或政策干预的场景,将其与现实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两者的差异称作“处理效应”。具体的解决思路是,寻找和处理组在各种指标都近似的控制组,也可称为对照组,使得控制组和处理组的唯一区别是处理组受到了实际干预,而控制组受到影响。假设A市受到了某外界因素影响,按照上述思想,我们需要找到A市相似的另一个市作为控制对象,如称之为B市,但是这存在一个问题:B市通常在某些特征上与A市并不完全等同,于是可以寻找其他更多与A市的相近的城市构造控制地区组,如B市与C市、D市共同构造这样的一个对象组,而我们把比较这样的一个控制地区组合与A市在受到这样一个外界因素影响前后的差别称为“比较案例研究”,所以按照这样的想法,关键是这样的控制组合如何选取才能保证客观性。

为此,Abadie and Gardeazabal (2003)提出“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该位学者的想法是既然不能找到一个最佳的A市的参照对象,但是可以找到这样的一些地区群,对他们赋予相应的权重,即可构造一个近似完美的合成控制对象,将这样的合成对象与真实的A市作比较的方法就称为“合成控制法”。这种比较方法的优势是通过数据驱动来计算出各个地区的最佳比重,最大可能的保证选取控制组的客观性。

合成控制法被广泛用于评估经济政策干预和其他感兴趣事件的因果效应,特别适用于调查在总体水平(即国家,城市,地区等)发生的经济事件和影响相对较少单位的事件,这种方法最先应用于加州反禁烟法案。

该法案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1988年通过的禁烟法案,其主要实施措施是按照每包25美分的标准收取香烟消费税,该措施一出,其他各种地方立法纷纷出台。比如在餐馆、封闭工作场所等禁烟。Abadie et al.(2010)采取合成控制法研究该法案对人均香烟消费量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该举措对人均香烟消费量影响巨大,这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在1989-2000年的时间范围内每包香烟销量平均减少了将近20包,人均下降约25%。

合成控制法在国内研究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评估某项政策的效果,如刘甲炎、范子英(2013)将2011年在重庆实施的房产税试点视为一次自然实验,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估计了房产税对试点城市房价的影响,其中控制组选择除重庆外全国30个省份,发现房产税非常大的抑制了试点城市的房价上涨,对比潜在房价,房产税使得试点城市的平均房价下降了156.61~350.80元/平方米,下降幅度达到5.27%。刘友金,曾小明(2018)利用合成控制法分析出开征房产税在工业、服务业的相对产值和相对就业率方面对重庆和上海造成的不同影响,因为要研究房产税对两个城市的影响,所以需要做两次合成控制法,且控制组要选择除重庆或者上海外的其余三十个省份。苏治、胡迪(2015)运用合成控制法,对51个新兴国家1980年至2012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了研究,评估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对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以上均是评估政策的影响,在评估某一重大事件方面的影响文献中,郑义、林恩惠、余建辉(2015)利用合成控制法将除中国外的多个国家进行加权构造了一个反事实依据,评估了三鹿奶粉事件对中国乳制品进口量的影响,并得出了每年的影响变化量,在控制组选择方面,由于中国在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对进口关税有直接影响,所以在时间跨度上选择2002年以后到2015年的范围,且控制组国家选择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员国。

2 研究数据与变量选取

(1)数据来源。使用2000—2017年世界各个国家的数据来实证分析信任危机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出版发行的各种相关统计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网(https://www.fao.org)以及世界银行WorldBank(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本文的实证目标是用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加权平均来模拟未受到信任危机事件冲击的合成中国乳制品消费状况,然后与受到信任危机事件冲击的真实中国的乳制品消费状况进行对比来估计信任危机对乳制品消费水平的影响。由于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并不完全,各年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特征的相似性,从亚洲国家中筛选出包括中国在内的30个国家作为样本,其中中国为处理组,其余29个国家或地区为对照组。

(2)变量说明。按照中国奶业统计资料对乳制品构成的定义,乳制品构成为:液态奶、奶粉、奶酪、黄油、奶粉、酸奶等。由于乳制品消費分散在各个方向,且每个方向的消费数据难以获得,数据质量难以把控,所以直接统计乳制品消费量成为难题。但按照食品平衡表的做法,因供给数据如产量、进口等供给方面的数据一般都是官方统计数据,数据获得性强,数据质量也易把握,所以可以将供给数据和消费数据建立平衡等式,这样只要找到供给方面的数据就可以倒推乳制品消费数据。查阅联合国粮农组织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FAO将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等价变换成了人均牛奶消费量,而官方对人均牛奶消费量的解释为:

人均牛奶消费量是将除黄油外所有奶制品换算为鲜牛奶的量,单位为kg/人/年。该数据由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利用国家一级的粮食商品生产和贸易数据等现有资料计算得出,指的是当年可供消费的人均商品总量。因此本文将借助于FAO的人均牛奶消费量来代替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的测算。

为了考虑合成控制对象的拟合效果以及结果的稳健性,参照郑义、林恩惠、余建辉(2015)的做法,尽可能加入一些影响乳制品消费的重要因素作为预测控制变量,包括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人均GDP、生鲜乳价格、出生率和老龄化率。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代表城镇化率,根据已有研究表明,乳制品消费主要人群集中在城镇,农村消费水平乏力,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越高,乳制品消费量越大;人均GDP影响居民各方面的消费水平,包括乳制品消费状况;同时根据对国内外乳制品消费影响因素的总结归纳,生鲜乳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也是决定乳制品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口年龄结构包括出生率和老龄化率,婴幼儿和老年人对乳制品的需求旺盛,在不同年龄段中占比明显。

3 数据处理过程

由于本文选取的六种研究指标的数据来源自两类数据库,且数据较为离散,内聚性较弱,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观察指标没有集中在一起存储而是分散在六个数据表,所以在进行处理的时候要以国家或地区的名称为纽带将六个分散的数据表联系在一起组成一张汇总数据表,进行统计,此过程笔者采用Excel的Vlookup函数进行处理,将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名称的特征数据匹配到一张表;另一方面在匹配的过程中发现有同一个国家但名称不一致的情形,这种情况要保证一致性;同时每个数据表的样本量并不会完全一致,有的国家在某个指标上可能存在空白数据,这时候要取几个数据表的交集;某些国家在某个指标上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年份上没有数据的情况,笔者采用取其余有数据年份的平均值来填补残缺数据的方法进行数据插补。

4 实证结果

合成控制法是一种数据驱动型的方法,无论事件发生国家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处于何种水平,只要合成控制对象在事件发生之前能够较好拟合事件发生国家的人均乳制品消费趋势,就能反映该信任危机事件对乳制品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

基于所选取的潜在对照组集合和预测变量,运用合成控制法合成了虚拟中国作为对照组。合成中国的权重构成由表可知。各个权重值依次为阿塞拜疆0082,文莱0059,伊拉克0061,韩国0083,斯里兰卡0211,马来西亚0136,泰国0368,其余国家权重为0。

由潜在比较组合成的中国与真实中国的预测变量,预测变量分为三个方向,经济因素:人均GDP、城镇化率;人口因素:出生率、老龄化率;市场因素:生鲜乳价格。

模拟结果图描绘了真实中国和合成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的变动趋势。从图像可以看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两者的变动路径几乎完全重合,合成中国比较好地复制了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的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的变动路径。然而,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两者的变动路径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虽然真实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还保持上升趋势,但是在2014年陡降,人均消费量跌入谷底,增长速度低于合成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且消费量总体看有下降的趋势。

5 研究结论

从处理组和对照组合成图像的对比来看,2008年以后合成中国有明显的上升和下降阶段,而对两个阶段的解读如下:

上升阶段:2008年后国民对国产奶粉或乳制品的信心渐渐丧失,开始转而消费国外产品,导致进口奶粉剧增,而从人均消费总量上看是剧烈增长的。

下降阶段:世界的乳品供应主要依赖于新西兰,我国也严重依赖于新西兰进口,而2013年新西兰遭遇严重旱情使国际奶价涨幅超过了20%,同时奶粉价格创出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下国民对国产乳制品需求疲软,进口产品价格超过预期,导致2014年左右断崖式下跌。2014年中澳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可能是之后消费恢复的原因。

从结论上看,国民对乳制品是有持续的需求的,只不过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乳品消费的结构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参考文献

[1] 马彦丽,何苏娇,高艳.以乳品加工企业还是以奶农为核心?——中国奶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政策反思及改进思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6):146-156+162.

[2] 程长林,任爱胜,王永春,等.中国乳制品消费水平变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乳制品价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02):150-152.

[3] 苏治,胡迪.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否有效?——来自合成控制法的新证据[J].经济研究,2015,50(06):74-88.

[4] 刘甲炎,范子英.中国房产税试点的效果评估: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3,36(11):117-135.

猜你喜欢

消费量奶粉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奶粉危机
奶粉只能冲着喝?牛奶们可不这么看!
妹妹的奶粉钱
你家奶粉只能冲着喝?这些妈妈们把奶粉做成了这个样子!
2015年全球废钢消费量同比下降
2014年国际橡胶消费量增加6.7%
N2015083 中国铜铝消费量料在未来十年达到顶峰
下漏式奶粉勺
洋奶粉的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