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

2021-04-25齐涛张杨王磊许才宇王玉莹营口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辽宁营口115005

化工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抗氧剂二甲基苯乙烯

齐涛,张杨,王磊,许才宇,王玉莹(营口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营口 115005)

0 引言

抗氧剂是塑料制品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助剂,在塑料制作的各个阶段,均需要抗氧剂的使用。塑料中添加抗氧剂,能够抑制塑料的氧化速度,延缓塑料的降解过程,提高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充分发挥使用价值。常用的抗氧剂按其作用机理以及分子结构通常分为四类:受阻酚类、复合类、硫代类以及亚磷酸酯类[1]。受阻酚类抗氧剂又分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而非对称受阻酚型因其结构特殊,抗氧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该类抗氧剂不仅使聚合物制品具有优秀的抗氧化性能、耐热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耐氮氧化物着色性,能够使塑料制品不被环境污染[2]。

由于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是重要的聚合物稳定剂,近年来,相关学者对其做了大量研究。有研究表明,其抗氧化机理为通过氢转移使聚合物生成氢过氧化物,通过捕获过氧自由基生成稳定的基团,进而阻断循环氧化反应。然而,以往的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方法仍然存在产品收率低、需要使用有毒溶剂等不足,需要对其做进一步改进[3]。由于有机溶剂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采用无溶剂条件开展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工作,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具有对环境友好的优点。

1 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典型合成方法

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典型合成方法为:先通过烷基化反应生成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基础结构,再通过加成反应得到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中间体,最后通过酯交换或取代反应得到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以邻甲酚为反应底物,与异丁烯发生反应,得到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基础结构2-甲基-6-叔丁基苯酚,再将其与丙烯酸甲酯反应,合成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中间体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最后,以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为反应底物,与直链缩二醇等有机原料发生反应,得到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然而,此种方法得到的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产品收率低,因此,设计一种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方法。

2 实验部分

本实验以2,4-二甲基苯酚为反应原料,与苯乙烯反应,合成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实验所用反应仪器及试剂、反应条件的考察、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内容如下所述。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烧瓶、电动搅拌器、精馏柱、抽滤装置、烘箱等,主要原料为2,4-二甲基苯酚,苯乙烯,异辛酸锌。利用上述仪器与试剂,开展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实验。

2.2 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方法

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步骤如下:

按一定的反应物配比,向250 mL烧瓶中加入反应原料和催化剂,将其加热搅拌,抽真空,反应一定时间后,然后逐渐升温至合适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

2,4-二甲基苯酚和苯乙烯反应得到目标产物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产品收率的按公式(1)计算:

式中:m1代表粗产品质量(g);m代表理论质量(g)。

产品收率按公式(2)计算:

式中:m2代表重结晶产品质量(g)。

利用公式(1)计算反应合成的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粗产品收率,利用公式(2)计算反应合成的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产品收率,收率越高越好。

2.3 反应条件的考察

实验以2,4-二甲基苯酚和苯乙烯的反应为例,通过考察反应原料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搅拌速率和真空度,优化反应条件。

2.3.1 反应原料用量的考察

在反应温度为150 ℃,催化剂用量为2%的条件下,考察不同反应原料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随着反应原料的增加,产品收率随之增加,当反应原料配比为n(2,4-二甲基苯酚)∶n(苯乙烯)=1.05:1时,产率最高,继续增加反应原料用量,产率反而降低。所以较佳的反应原料用量比例为n(2,4-二甲基苯酚)∶n(苯乙烯)=1.05:1(序号2)。

2.3.2 反应温度的考察

固定反应原料用量比例为n(2,4-二甲基苯酚)∶n(苯乙烯)=1.05:1,考察不同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品收率随之增加。当反应温度到达150 ℃时,产品收率最高;继续升高反应温度,产品收率反而下降。所以,较佳的反应温度为(序号4)。

2.3.3 反应时间的考察

固定反应原料用量比例为n(2,4-二甲基苯酚)∶n(苯乙烯)=1.05:1,反应温度为150 ℃,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品收率也随之增高。当反应时间增加至5 h时,产品收率最高;继续延长反应时间,产品收率反而降低。所以,较佳的反应时间为5 h(序号3)。

2.3.4 催化剂用量的考察

固定反应原料用量比例为n(2,4-二甲基苯酚)∶n(苯乙烯)=1.05:1,反应温度为150 ℃,考察不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当不添加催化剂时,反应时间需要8 h,产品收率为30.9%;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产品收率也随之提高,当催化剂用量为2%时,产品收率最高,继续增加催化剂用量,产品收率反而有所下降。所以,较佳的催化剂用量为2%(序号3)。

2.3.5 搅拌速率的考察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不同搅拌速率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搅拌速率的考察结果

由表1可知,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产品收率随着增加,当搅拌速率为300 r/min时,产品收率达到最大,继续提高搅拌速率,产品收率无明显提高。所以,确定较佳的搅拌速率为300 r/min。

2.3.6 真空度的考察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不同真空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真空度的考察结果

由表2可知,随着真空度的降低,产品收率随之增加,当真空度降至-80 kPa,产品收率最高;继续减压,产品收率不再升高,所以,较佳的真空度为-80 kPa。综上,此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原料配比为n(2,4-二甲基苯酚)∶n(苯乙烯)=1.05:1,催化剂用量为2%,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为5 h,搅拌速率为300 r/min,所需真空度为-80 kPa。

2.4 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

在上述得出的较佳反应条件下,合成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合成步骤如下:向250 mL烧瓶中按1.05:1的比例加入2,4-二甲基苯酚和苯乙烯以及2%催化剂异辛酸锌,将其加热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逐渐升温至150 ℃,反应5 h后停止。通过上述步骤,得到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粗产品,利用一定量的无水乙醇,将所得粗产品在40 ℃左右下搅拌至全部溶解,再将其利用冰水冷却后,经过结晶、抽滤,最后利用烘箱干燥后得到目标产品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实验所得目标产品的收率最高为82.2%。

3 结语

在无溶剂条件下,以2,4-二甲基苯酚和苯乙烯为原料,以异辛酸锌为催化剂(用量为2%),在反应温度为150 ℃下、反应5 h合成了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提出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无需使用溶剂,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此外,所得产品收率较高。希望该方法能为非对称受阻酚型抗氧剂的合成提供一条新路径。

猜你喜欢

抗氧剂二甲基苯乙烯
聚合物用抗氧剂研究进展
新型抗氧剂研究进展
HPLC 分析7 种抗氧剂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中的迁移情况
新型抗氧剂研究进展
全球苯乙烯行业或面临重组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洛阳石化1.2×105t/a苯乙烯项目开工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为什么海风有腥味?